蜜蜂移箱怎么处理
蜜蜂箱搬走以后,一定要把原来的位置打扫干净,用水清洗,把蜂巢的气息尽量冲走,减少对回蜂的吸引力,回蜂就可能会少一些。
如果还有回蜂,可以用一个空蜂箱,里面放上一张空巢脾,吸引这些回蜂进入,然后把蜂巢脾合并到迁移蜂群。
可以的话,把原来的蜂箱位置燃烟,让回蜂不能靠近,迫使回到迁移蜂群。
意蜂迁移蜂群以后,一两次就没有多少回蜂的。如果是固执的中蜂,可能就难以消除。
蜜蜂怎么移箱
蜜蜂具有识别本群蜂箱位置的能力,如果将蜂箱移到它们飞翔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新地点,在一段时期内,外勤工蜂仍会飞回到原来的巢位。因此,当对蜂群作近距离移动时,需要采取有效方法,使蜜蜂移动后能很快地识别新巢位,而不再飞返原址。
(1) 逐渐移动如果少量蜂群需要进行10米20米范围内的迁移,可以采取逐步移位的方法。向前后移位时,每次可将蜂群移动1米;向上下左右移位,每次不超过0.5米。移动蜂群最好在早、晚进行。每移动一次,都应等到外勤蜂对移动后的巢位适应之后,再进行下一次移动。
(2)直接移动迁移的原址和新址之间有障碍物,或有其他蜂群,或者距离比较远,不便采取逐渐移动时,可于晚上关闭巢门打开后纱窗,将其搬人通风的暗室,关闭3天后,再搬到新址。待清晨蜜蜂未出巢之前打开巢门,用青草堵塞或虚掩巢门,蜜蜂在巢内急于出巢便啃咬堵塞在巢门的青草,同时青草经太阳渐渐晒干,草间的缝隙增大,经过一番努力蜜蜂才能从巢内钻出,以此加强它们巢位变动的感觉,而重新进行认巢飞翔。同时,原址放置一个蜂箱,内放空巢脾,收容返回的蜜蜂后,合并到邻群。
(3) 蜂群的间接移动所谓的间接移动,就是把蜂群暂时迁移到距离原址和新址都超过5千米...
把蜜蜂箱从200米外搬回家怎样做才好
今年诱了不少的野蜂,对此深有体会,给你点意见:
200米算近距离,如果直接搬回去,会有很多回蜂,甚至会引起盗蜂或逃蜂,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操作都一样。搬运的过程就不说了,这个养过蜂的都知道,这里就说说怎么防止回蜂问题。
首先时间选择在下午4点后,用收蜂笼或者其他工具将蜂群重新抖散收一次,让蜜蜂觉得这个地方已经不再安全,将箱子和空脾搬到你需要放置的位置,收蜂后静置几个小时,差不多已经晚上了,再放进蜂箱。
过箱后,将巢门关闭至一只蜜蜂能进出的位置,或者用野草纸巾之类的塞好门口,蜜蜂第二天咬开出来,就基本没什么回蜂了。
把蜂箱从200米外搬回家,这完全是不成任何问题的。作为怎样才能够安全的搬回家,和搬迁时和以后应该注意的事项,作为沒有搬迁过的蜂友,确实是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因为这项工作我每年都要进行。就是春繁时把蜂箱从一百米以内搬到背风向阳的地方。到了夏初又把蜂箱从背风向阳处搬到通过遮阴的场地,已经有二十年的过程了,年年如此。因为你这是二百米,距离稍微远一点,但是里面的过程细节是完全相同的。

下面是把蜂箱搬迁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主要是回蜂问题,因为凡是工作蜂在搬迁后的第二天早起,出外采集时回来后,它会全部飞回原来的蜂箱位置,在那里聚集飞翔。原来蜂箱的位置地方就象分蜂的情况一样,但是这样并不可怕,蜜蜂不会飞到其它地方,因为那个地方没有蜂王。这些工作蜂会在那个地方飞翔几个小时,或者聚集在原来蜂箱的位置。大约二三个小时后,会有一部分工作蜂会飞回到新的位置,因为距离较远,要是近的情况下,大部分工作蜂就回飞到新的位置。只有少量死硬蜂不停在原来的位置飞翔聚集。
这时用二张空巢脾放在原来的位置,这些工作蜂会先爬到一张脾上,等到这些工作蜂爬到巢脾上一定数量后,把这张巢脾连蜂拿到新的位置就可以了,也可以用二个空箱这样交替搬运二次。等到中午以后就会基本正常。但是还会有有一部分蜂在原来蜂箱处飞翔聚集,等到傍晚将这些反巢蜂全部在拿到新的蜂箱处巢门前让它爬回蜂箱。第二天就不多了,这些反巢蜂通过短占飞翔就会飞回新的住处。需要搬迁的晚上,要关闭巢门,打开箱盖上面的天窗。用绳子捆绑蜂箱,两个人用木棍抬起来搬运,这样不会惊动蜂群内的蜜蜂。最好不要用车子搬迁,因为用箱子搬迁,由于巢脾的松动,容易造成巢脾相互磨擦,会碰死,擦伤蜜蜂。把蜂箱搬迁到新的位置以后,打开巢门。在第二天早起蜜蜂出动前,尽量在蜂箱门前设置障碍物,让出来的工作蜂尽量在新的蜂箱位置,多停留飞翔时间,这样会造成出外采集的工作蜂对新的位置的记忆力。只要通过上面的做法,就可以安全无有任何损失的,把蜂箱从200米外搬到新的地方。

把200米外的蜜蜂箱搬回家,这是一个很容易做的事。不需要考虑的那么复杂。必竟是200米的距离,几分钟搞定的事情。
蜜蜂箱如果少一根扁担两根绳子,不需要再加固什么,在一个傍晚轻轻的担回去妥妥的。

如果多用一辆车,搬运时轻拿轻放,放在车上后,开车的只要缓慢前行,要起步稳,中途不煞车,停车稳,几分钟就回到家中。根本不需要复杂化了。现在路都平整好走。搞那么多的无效程序干么。必竟是200米。不是长途跋涉。
不过我们也不要把话说绝了,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道路真的不好走,人工担又费劲,那就必须固定巢脾,以免运输中,道路不平左右摇晃,造成蜂脾摆动挤伤蜜蜂,为了省事而把蜜蜂造成伤害也是不可取的。
其实我们都是局外人,自己的事自己知道如何处理。我们只是参考建议。不管怎么样蜜蜂安全第一。

200米回蜂问题是总要有点,问题不大,乱一天,大部分回蜂还能回到老家去。少量顽固性蜂,可以在傍晚放一蜂箱收集。然后拿回去。问题就解决了。
200米距离短途转场主要需要注意蜂群回蜂、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蜂群飞逃,以及蜜蜂受巢脾挤压出现损失的问题。

我的蜂群都是定地养殖,按理说我不该回答这类问题,但恰巧我的诱蜂场与养蜂场距离不远,还比你上面说的搬运距离还少100米。我那个诱蜂场每年都会来蜂,每次来蜂都会先把诱蜂箱里的巢脾都割下来,然后通过绑脾的方法过到活框箱里面再搬运回养蜂场饲养。看着虽然步骤多了一些,但是每次搬运都没有出现过逃蜂和回蜂现象。下面,我就从蜜蜂运输和防止回蜂这两方面来讲解我的操作过程,希望对你有帮助。
短途搬运蜜蜂如何避免蜜蜂受损或蜂群飞逃?
相比你那些原箱搬运来说,我诱蜂场里诱到的蜜蜂都经过了过箱处理,因为巢脾刚刚绑上巢框,并没有原箱运输的那么牢固,所以我会在搬运前先利用电钻在巢框边连同箱体钻一小洞,然后再用螺丝刀把螺纹钉钉进去固定住巢框,这样巢框就和箱体固定在了一起,搬运过程中也不会担心巢框与巢框之间相互碰撞压坏蜜蜂。
固定巢框避免蜜蜂受损之后,就该考虑蜂群受颠簸出现逃蜂的问题了。其实诱蜂群搬运回养殖场之后出现逃蜂的可能性会比原箱搬运时大很多,但我在搬运诱蜂群回养殖场时几乎没有出现过逃蜂。为了避免蜂群因剧烈颠簸之后出现逃蜂,我搬运时都是轻抬轻放,避免蜂箱晃动幅度过大,搬下山之后在用车拉之前先在蜂箱底部垫一些稻草等缓冲物,遇到坑洼多的路尽量缓慢行驶。

短途搬运蜜蜂如何防止回蜂?
短途搬运蜂群,很容易引起回蜂,即搬运蜂群到新场地之后,有部分采集蜂会飞回原场地结团。为了避免蜂群出现回蜂,我通常的做法是改变原场地周围环境,然后让蜂群在新场地上重新认巢,这样操作下来基本不会出现蜂群回蜂。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下面我一一讲解。
就拿我诱蜂场搬运诱箱里的蜂群回来饲养来说吧,改变原址周围环境只需要把之前的蜂箱搬离远处,然后在原址放一些乱树枝等物品来破坏现场环境。而让蜂群到达新蜂场之后重新认巢也不难操作,可以在傍晚搬回来之后在巢门口堵上一些纸巾,让蜜蜂第二天自行咬破,这样它们出巢之后就会重新认巢,即便有一小部分蜜蜂飞回原址也不会在那里停留过久,最后还是会回到新巢址。

以上操作最好是在晴暖天气进行,要是寒冷阴雨的天气,蜜蜂出巢后会因为长时间在外界徘徊出现损伤。其实短距离搬运50米、20米,甚至10米以内我都试过,利用以上的搬运方法搬运,也极少出现回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