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的舰炮防御系统有多强?能扛住饱和式导弹袭击吗
实际上第一个问题根本没有必要回答。三炮ak1130近防炮,三套海红旗10,在航母里面算不错了,但是还是一个茶几....
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扛得住饱和打击。更不用说区区一艘航母了,饱和式打击的意思是啥,海陆空一体发射大量导弹,塞满舰队的所有武器通道,让航母舰队根本无法应对的情况。
这咋拦?反舰导弹海啊!就是拿舰载机撞导弹都拦不住啊.....
利用水面舰艇、潜艇和作战飞机等携载反舰导弹,采用大密度、连续攻击的突防方式,同时在短时间内,从空中、水面和水下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向同一个目标发射超出其抗打击能力的导弹,使敌航母编队的海上防空系统的反导弹抗击能力在短时间内处于无法应付的饱和状态,以达到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概率和摧毁目标的目的。
能够被抗住的饱和打击都没有资格叫饱和打击.....
目前中国海军装备的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舰是辽宁号,这是在从乌克兰引进的瓦良格号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一款中型航空母舰。辽宁号航空母舰的近防系统是由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其中包含1130多管近防系统和海红旗10近防导弹系统。这些系统是被部署在辽宁号航空母舰的左右两舷。1130是我军目前最先进的近防系统,保守估计每分钟可以发射超过10000发的炮弹,可以说是一款“万发”近防系统。
1130是辽宁号的唯一的舰炮的系统,也是打击来袭导弹的一个方式。目前如果要发动对于辽宁号航空母舰的饱和式导弹攻击那就得突破舰载机和预警机搭建的防御圈,实际上要突破这个就非常难了。辽宁号航空母舰不是单独作战,一般航空母舰都是按照航空母舰打击群的形式进行部署,除了航空母舰之外还有各种导弹驱逐舰和导弹护卫舰,在水下还有攻击型核潜艇等。在如此严密的防卫状态下,敌方的战斗机想要突破来进行发射反舰导弹本身就比较困难,更别说发动饱和式的攻击了。
对于辽宁号航空母舰来说,一旦遭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仅仅凭借1130近防炮是无法抵挡的。辽宁号的1130近防系统只能打击来袭的近距离的反舰导弹之类的目标,而且只能反击有限数量的反舰导弹,这个是与1130的装弹量相关的,不要以为1130可以实现“万发”就有1万发炮弹,实际上1130的装弹量非常少,这里就不具体阐述了。
1130近防炮可以打击海红旗10导弹反击的漏网之鱼,要依靠1130抵挡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是不现实的。辽宁号航空母舰真正的防御措施就是利用歼-15战斗机获得制空权,这个才是关键。实际上任何航空母舰都无法抵挡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
辽宁号航母的近防炮系统,不是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厮杀的“白袍将军”,而是充任最后一道防线的“御猫”展昭,强则很强,可有效应对任何点目标,每分钟的战斗射速高达万枚以上,使火力密集到空前恐怖的地步,它的声音,不是哒哒哒,而是嗤嗤嗤那种撕油布的声音。天哪,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弹药精神,每秒166发,如水银泻地,水泼不进,真是见鬼杀鬼,绝不会留下任何一条漏网之鱼。它的设计与防御饱和式导弹攻击,不是一个概念,它要捉住的是冲破层层拦截,能蹿出的最后的那一条鱼,要构成最后的绝杀之势,这便是近炮防的设计理念与初衷。辽宁舰共有3组近炮系统,与3组红旗-10,对任意方向点目标共同来完成封杀。
所谓饱和式导弹袭击。在对方岸防导弹,空中飞机,水面战舰,水下潜艇,一次性对单只战舰,同时发射多枚导弹,使对方毫无招架之力,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必须突破航母层层设防之后,才可以。航母防御层,一般分为远中近,分别由外围的潜艇、主力驱逐舰和航母舰载武器来担任,前呼后拥。要在航母这种装备,天生就不是打防御的装备,它的出动以编队的形式,先以舰载机来制空,拿下制空权后,再以编队舰只配合下,以空制海,在夺取全面海上优势后,即开始对陆打击。所以设想所谓饱和式导弹袭击,必须能先存活下来,才有这种可能性,否则的话,正是奢谈。
我们的1130。还是蛮厉害的,有过美国“密集阵”,其战斗射速只有3000发,口径也只有20毫米,我们称为1130的意思,就是11管30毫米炮,所以威力巨大。要研制这么一门射速如此密集的炮,首先要突破电机伺服系统,过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难题,近防炮一度只能进口。现在我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第一次成功运用在辽宁舰上,使1130的大名不径而走,成为航母御前一级带刀护卫。
辽宁舰的要你命3000近防武器,不是用来打灰机的,是用来捡漏的。
任何航母,包括美国的核航母,单舰,单舰,单舰都无法对抗敌军的饱和式导弹袭击。单舰去扛敌军饱和式导弹袭击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发生这事,海军总司令和海军参谋总长,可以集体上军事法庭了。航母舰长不用负责任。
图一:美女表示辽宁舰防空武器很先进。
航母反导弹,主要有三个办法。
航母的正确用法,是跟农药里的射手一样,尽量拖远交战距离,让舰载机从尽可能远的距离发起打击。最好能躲到敌军反舰导弹射程以外,去偷偷摸摸地放一堆舰载机。美式的单向打击,才是王道。而苏俄拿航母当坦克用,想突到美军航母面前,空脸射几发,这是邪道。
图二:1130近防炮威猛无比。
航母一定会带一大堆小弟才敢出门。潜艇和反潜护卫舰用来清扫敌军潜艇。驱逐舰的远程防空导弹,负责防守100千米以外的空域。护卫舰的中程防空导弹,用来防守40千米左右的空域。
经过舰载战斗机的拦截,远程防空导弹的拦截,中程防空导弹的消耗,敌军的反舰导弹基本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辽宁舰上的炮不多。而且口径不大。
中国购入该舰后,在后期的改造工程中拆除了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并且改装以适合其它用途。舰尾两侧各配置1座H/PJ-11近防炮,也就是俗称的1130,1座18联装红旗-10防空导弹发射装置,1座24管干扰弹发射装置,1座12管反潜火箭发射装置;在舰首右侧配有1座近防炮;左侧配有1座18联装红旗-10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如果单说舰炮的话只有三座1130近防炮。1130近防炮如果单说性能的话可以算世界第一。11根炮管30毫米的口径保证了射速能有每分钟11000发,也确保了单发炮弹的威力。不得不说选用30毫米的口径是非常明智的。确保了1130武器系统一发命中。就能够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中国因为钨的储藏量是全世界第一,所以毫不吝啬的给1130也配上了钨合金穿甲弹。对于逼近的导弹或者无人机等有着恐怖的杀伤能力。
辽宁号的近防炮是PJ-11型11管30毫米舰炮,是外媒口中的世界第一近防炮,我国的1130近防炮具有超级强大的瞬间火力输出能力,在口径大小、输出能力、反应时间、自动化程度、自身重量等方面都十分优异。由于是配合自身的火控雷达一起工作,一次可以锁定48个目标,自动向来袭目标开展攻击。据悉1130近防炮对4倍音速的来袭导弹具有拦截能力,在测试中的拦截成功率高达96%。1130近防炮的工作不依赖外部指令,自动识别、跟踪、捕获,并根据威胁程度自动评估、判断打击顺序,同时自动计算和评估战果。除了1130近防炮,辽宁号上还安装了HQ-10舰空导弹,可摧毁高度1.5米至10米的来袭导弹,但是再优良的近防系统也是有限度的,航母自身是非常脆弱的,也是无法抵御导弹大批量的饱和攻击的。
对于辽宁号航母来说,抵御饱和攻击依靠的不是自身的防御体系,是依靠整个舰队的防御体系。通常一个航母编队包括2至3艘驱逐舰以及2-3艘反潜护卫舰等,由于目前052D、054A以及055大驱等舰都具有很高的防空能力,所以整个舰队都可以为航母提供保护,对于整个舰队来说,具备很高的抗击打能力,通常情况下是可以扛得住饱和攻击的。当然通常情况下想对辽宁号发起攻击也是非常困难的,突破航母的防御圈本身就是十分危险的,从舰载机开始远在几百海里以外就层层设防了。
现代舰船的反导系统能否做到防御二战时期战列舰的舰炮
答案是——无法拦截但可以躲开
一。反导系统可以准确地捕捉战列舰炮弹(下称炮弹)的弹道和弹着点,但现役的拦截弹都无法摧毁炮弹或使炮弹变向(以406炮弹为例)。
1.反导拦截弹是通过撞击(20、30速射炮)和破片(57、76炮以及反导导弹)摧毁来袭导弹。而406弹是要撞穿数百亳米的装甲的,所以它的弹体很结实(即使高爆弹也是如此)。拦截弹的弹丸或破片打在406的弹体上毁伤效果近乎零。
2.406的引信在弹体内(后半部),通过撞击时的加速度效应引爆炸药,拦截弹无法通过命中引信引爆炮弹。
3.406弹重一吨,拦截弹弹重两、三百克,拦截弹无法用撞击使406弹偏航。
二。反导系统可准确预测406的弹着点,以20千米交战为例,炮弹飞行时间约40秒,出膛后5秒,反导系统能算出弹着区域(406是六发或九发齐射),有大约35秒的时间让军舰驶离弹着区。二战时小驱和轻巡的方法是冲向对方上一轮齐射的弹着点,因为两轮齐射很难落在同一区城,当然,这也是撞大运。
这个是不可能的,以俾斯麦级的380MM炮弹飞行速度来看,战列舰炮弹的飞行速度普遍达到2倍音速甚至3倍音速上。现在的防空导弹系统主要由雷达制导和红外制导锁定目标。但在海上,海上杂波多,战列舰炮弹正面投影小,红外热信号低,防空警戒雷达可能很难提供准确的数据引导防空导弹和密集阵进行拦截射击。但是不排除密集阵的密集的弹幕提前引爆战列舰的弹头装药。
超音速的目标对于防空体系的压力本来就很大,何况面对全钢制造少量装药的的高音速重型穿甲弹。密集阵再密集也不可能直接击毁这个铁疙瘩。而127MM舰炮和76MM虽然有能力击毁重型穿甲弹,但是实在是很难在对方发射的一刹那。瞬间计算出其炮弹的飞行速度,飞行弹道用大口径舰炮打击。所以从现实来看,战列舰舰炮是根本进行拦截的。
战列舰虽然火力很强,但是早已不适合时代,就是再差的雷达也能找到战列舰这么大的目标并引导其克星舰载机和反舰导弹进行攻击。战列舰若是想从舰队警戒圈外进行攻击除了在物理上无限加长炮管的倍径数,就只有电磁炮才能完成这一“壮举”。美国和中国目前已经开始了相应的电磁炮设计研制工作,据说可以将非常轻的炮弹发射到数百公里外的距离,但是这么远的距离,炮弹的存速和穿甲能力都值得质疑。未来舰炮的发展更多的可以参考美国的AGS-155先进舰炮炮击系统,发射制导炮弹,也能有非常远的打击距离。但是以现代的反导系统用来拦截舰炮也不是不存在,只要有更快的反应能力和更快的出手速度就可以做到,就让我们静观未来的发展吧。
应该能。
这两张图片就是赫赫有名的衣阿华级战列舰上的MK-7型406㎜×50倍主炮和大和级94式460㎜×45倍主炮图片,这两种炮弹丸重量非常大,并且破坏力也非常巨大,目前的3000吨级战舰要是被它命中一发在巨大的重力加速度和爆炸能量的打击下很可能被拦腰截断。
图片上就是骇人的406㎜主炮的MK8型高爆弹,与前面的那个战士身材相对比,体积之大是让人吃惊的!
那么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能否拦截这样破坏力的炮弹?回答是当然可以!首先,不论406弹或者460弹,它们的射程都在40公里左右,况且炮口初速并不高,406炮在使用高爆弹的时候炮口初速度是820米/s、使用穿甲弹是762米/s,也就是说炮口初速度均在2.5马赫左右,并且弹丸飞行距离越远速度会越慢的,在飞行35公里接近目标的时候很可能降低到2.5马赫以下,而大和级的94式460炮发射高爆弹或者穿甲弹的时候炮口初速均在780米/s,与406炮弹相当。
那么现代舰空导弹的速度是多少呢?根据公开资料,我军目前的海红旗9、海红旗16和海红旗10飞行速度都在1300米/s也就是说,接近了3马赫,这个速度要是拦截460和406弹正合适!况且炮弹的飞行弹道是很固定的不会像导弹那样变换飞行轨迹,拦截会更容易一些。
这是我军演习的时候,发射海红旗10导弹拦截超音速靶弹的图片。
一般舰载防空导弹拦截炮弹都是先由 雷达发现来袭的炮弹,火控计算机解析出炮弹的飞行轨迹、飞行速度,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防空导弹火控室,确认目标后发射导弹拦截,速度很快的最多5秒钟,其实导弹拦截炮弹不是啥新鲜事儿,以巴冲突当中,以色列的铁穹防空导弹多次拦截的 哈马斯武装的 卡桑火箭甚至迫击炮炮弹。
不但导弹可以拦截二战期间战列舰的炮弹,目前军舰上的近防炮也能,以我军1130炮为例,一秒钟发射166发炮弹,这个发射频率是专门为2.5马赫以上来袭的反舰导弹量身定做的!
2015年也门内战的时候,我海军临沂舰抵达港口停靠后730副炮高扬,随时消灭来袭目标,也门内战双方没啥高科技武器,最多火箭炮、一般陆军身管火炮,或许有一些 反坦克导弹,这些飞行速度较慢的弹药,730炮都可以拦截!
目前美军测试的在研制型 近程高功率激光拦截系统
也许到了10年以后高功率近程激光炮有可能上舰,替代近防炮,到了那个时候不论多快的马赫数的导弹、炮弹相对于光速来说都是静止的!拦截炮弹、导弹会更容易一些。
这个问题有点架空了吧。二战时期的战列舰早已退役了,不可能似乎的情况了。当然,讨论了一下也不错。
从理论上说,现代舰载反导拦截系统能够防御二战时期战列舰的舰炮,但是也仅限于技术理论上,实际上毫无意义。
战列舰的舰炮口径在356毫米,406毫米也不少,其炮弹重量要比现代反舰导弹重,个头也不小。以现代雷达及探测技术来说,发现与定位它并不是很难,且其弹道为抛物线式,那就更容易了。
可以发现目标,那么拦截就相当容易了。只不过炮弹的速度要高一点,远比一般的反舰导弹速度要高许多,拦截的难度相当高。
但是这仅仅上理论,实际上毫无意义可言,如何真要让现代舰艇与战列舰相比,只要遇上战列舰的炮击。别想什么拦截了,开足马力跑吧,S形机动路线,以机动保命吧。
原因很简单,战列舰主炮对目标的射击讲究齐射,一次打8到9发炮弹,这些炮弹将在3秒内,发射完毕,如果快的速[ 度等于饱和式攻击,现代舰载反导拦截系统根本没有如此之大的承受能力,通常一次对抗1个目标,至多同时对抗3个目标,超过3个,第4个目标将被无视。
如果一次打过来8发炮弹,只能对付其中的1到3枚,百分百的成功率,也等于有5枚漏洞,有意义可言吗?
反导系统对来袭目标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超过的部分无力对抗的,它并不是大家那样,将火力对准某一方向发射,而是计算,让导弹去迎头拦截目标,或者炮弹打到某一个点上,而这个点正在好在目标必经之处,漏掉目标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对抗多目标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