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几好玩
三位一体一共有四部,其中最好玩的版本是第四部。
《三位一体4:梦魇王子》,他重回了一、二代中被玩家所热爱的2.5D美术风格。
在玩家的视角转换以及解谜操作等也都回归了初代的风格。熟悉的玩法、熟悉的操作、熟悉的体验重新回归到玩家的视野。
陆基、海基、空基“三位一体核打击”中,哪一方面更为重要?威慑更大呢
你有俄亥俄那样的核潜艇,还有B2那样的隐形轰炸机,就海基和空基好,毕竟能到你家门发射,威力还大,空投一枚核弹几百万上千万吨当量,俄亥俄的三叉戟2导弹,携带8到14枚47.5万吨的W88弹头。
如果没有,就自己陆地发射,携带几枚十万二十万吨当量弹头,飞行一万多公里去打,途中遭遇陆基中段的洲际外空间拦截,还有多个宙斯盾平台的标准三1200到2000公里距离,500到1500公里高度的多次外空间拦截,再入大气层时遭遇萨德的拦截,进入大气层后被爱国者拦截。
补充,就是如上拦截都是直接撞击的动能拦截,每次拦截按照估算的百分之五十的拦截率,就算百分之三十,你觉得多少能到目标?
最后,不太懂的人以为陆基核发射威力最大,其实最大是空投,一颗弹头几吨重,数百万上千万吨当量,其次是海基潜射——说白了就是美国三叉戟2和w88弹头(不仅是所有潜射导弹里威力最大的也是所有导弹威力最大的)最后才是陆基。
最直接的威慑效果要数空基核力量,但是最根本的核威慑还是海基核威慑力量。陆基,海基和空基分别代表陆地部署的公路机动/发射井洲际弹道导弹,弹道导弹核潜艇搭载的潜射弹道导弹和远程战略轰炸机携带的核弹。这三种核打击方式,各有各的特点,陆基发射井核打击射程最远,但是发射准备时间长,机动性差。公路机动虽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但是却需要极大的国家战略纵深作为掩护。海基核打击是战略核潜艇,最大的特点是隐蔽性,主要承担二次核打击和核报复的任务。
空基拉出来说,空基核打击最大的特点在于机动性!目前世界上真正掌握空基核打击能力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我国虽然将原始的图-16轰炸机仿制的轰-6轰炸机魔改到了现在航程摸到8000公里的轰-6K。但是因为平台的限制,轰-6K其实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美俄两个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进行核威慑的第一选择就是,部署战略轰炸机,给对方施加军事压力。比如这次美国对伊朗施加军事压力,就在第一时间向中东地区紧急部署的战略轰炸机。
普京就曾经说过一句非常豪气的话:“谈判桌上谈判一百次,也不如战略轰炸机扇动一次翅膀!”这句话非常形象的描述了空基核打击的特点,机动性强,威慑力直接,是最有力的谈判筹码。战略轰炸机不仅可以携带核弹,还能够携带常规弹头,或者是巡航导弹进行作战。但是在防空导弹和战机疯狂发展到今天,战略轰炸机的使用已经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了本质性的区别。一般是在己方夺取制空权之后,战略轰炸机才出动进行毁灭性打击。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现代战略轰炸机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谈判的手段。两个国家针锋相对,一个有核一个无核,那最有力最直接的核威慑是什么?就是派出战略轰炸机绕着它的国土溜一圈。陆基和海基都是藏起来在背地里要你命的,对方压根不到威胁,是用来真正打击的。试想一下,根本看不到的敌方陆基/海基核力量和一直在自己头顶转圈圈随时种蘑菇的战略轰炸机相比谁的威慑更为直接一些。
陆基/海基和空基不同,空基要尽可能高调,而陆基/海基则要低调。目前拥有陆基核打击力量的国家只剩下中美俄,这三个国家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公路机动发射车的部署那都是绝密中的绝密。而核潜艇也一样,弹道导弹核潜艇是每个国家的机密,发射阵地更是藏得很深。这两种核打击的作用就是,警告对方有核国家不要轻易动手,我手里有反击手段,而且你还不知道我要从哪里打你。
特别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更为隐蔽,其核威慑也是最根本的,是国家安全的最后一张底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运用是按照预定航线,依托惯性导航和海图地形匹配到达发射阵地,然后下潜保持无线电静默,保持噪音管制。等到来自本国的超长波台的通讯,然后按照通讯指令迅速上浮,根据不同的发射代码将导弹发射出去。地球上一大半都是海洋,只要隐蔽做的到位,敌方根本不知道导弹从哪里发射而来,根本来不及做出对应措施,只能鱼死网破。总得来说,空基是用来吓吓你的,陆基是用来干死你的,海基是用来同归于尽的。
陆基因为发射距离远,易遭到拦截,但有威力最大的优势;空基以大型轰炸机作为平台,送出一程,速度更快,部署也比较灵活;海基最隐蔽,主要作为第二次打击使用。这样算下来,空基似乎好一些,这也是美国竭力发展轰炸机的原因呀。此前苏联,极力发展陆基移动核打击装备,因其地理上有优势,为实现核力量平衡,当作重要的打击平台。核大国投送手段的发展说明,国力是实现平衡的重要基础,因为他们既有技术条件实现,又通过几十年力量的集聚,打造了令人恐怖的核数量,不是一般国家所能比拟的。要说到重要,都重要,取决投送平台的先进程度,美国有隐身的轰炸机可以使用,相对国力弱小的俄罗斯,在陆基和海基多有努力。
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同等重要,缺少任何一种,都不是完整的。面对核力量威胁,多种手段多一种选择,只怕其少不嫌其多。就这样比拼到现在,越造越强,越来越先进,俄现役弹头最多,却比不过美投送平台先进。俄罗斯以陆基先进而称,美国却在阿拉斯加大量部署高端防空系统,抵消了俄一定陆基优势,因此,俄罗斯打造了射程更远的“萨尔马特”作为回应,绕开阿拉斯加,瞄准其防御软肋,再次将核力量恢复平衡。为此,美军一面积极推进空基和海基建设,一面谋夺太空优势,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比拼靠国力
且不说数以万计的核弹头,需要多少真金白银,强者更强,美俄同时作为拥核强国,从不曾放弃过点滴努力。一点点向前突进,都想使自己的核优势,变得更加强大。现在的俄罗斯自知国力衰弱,比不上美国,但做为重点建设目标,一直在向前推进,世上叫响俄罗斯数款核装备大名,甚至有将“末日列车”入役的打算。有所为,有所不为,美国以其强大的国力,对核力量建役有所侧重要选择,对陆基核力量只停留于维护和升级,主要集中精力来打造空基和海基,不能不说是明智之举。天长日久,把精力都弄到了这劳什子身上,任何国家也消受不起。
对于核武器而言,陆基、海基和空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各有战术优势,同样的也不可避免的拥有一些弊端和缺点!
陆基核打击力量分为机动式打击平台和发射井发射平台,但总体而言,陆基核打击力量,拥有发射重量大的优点,从而带来充足的射程和投放当量及数量!但同时陆基发射平台由于固定发射井、车载或者轨道载具的原因,容易遭受敌方的探测和打击!目前主要核大国都在弱小或者彻底抛弃陆基核打击力量!例如美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服役的民兵三系列陆基发射井式弹道导弹,美国在该款导弹服役后,再也没有研发新的同类导弹,只是不断的对该导弹进行升级和延寿!同样的俄罗斯也在将发射井发射的核弹规模逐步缩小,号称打击能力极强的北约代号撒旦,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英法基本上已经完全放弃了陆基核打击力量!
空基核打击力量拥有反应时间较短的优势,但有碍于飞机的起飞重量和尺寸,大多数核打击方式都是依赖战略轰炸机携带可以挂载核弹头的巡航导弹的方式,拥有非常优异的突防能力,但对载体要求比较严格,目前拥有研发维护战略轰炸机的国家仅美俄两家,英法基本上是有重型战斗机负责空基核打击力量,例如法国就是使用幻影系列飞机搭载装备核弹头的巡航导弹,执行核打击任务!
海基核打击力量是目前核大国重点发展的核打击力量,一般执行的都是二次核反击和战略威慑任务,即遭受敌方核打击后,对敌国发起战略核反击!
海基核打击力量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一般的都是采用可以潜航数月的核动力潜艇作为打击平台,对这类平台一般的成为战略核潜艇,战略核潜艇在大洋的掩护下,可以隐蔽行踪的机动至地方防空能力薄弱的地区,发起第二次战略打击任务!当然要拥有这样的核威慑能力,必须要拥有非常雄厚的工业能力和综合国力,而维护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一般的国家是很难拥有这种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