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中国主场举办斯诺克公开赛,球迷干扰比赛被裁判赶出
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们国内对于斯诺克比赛仍不普及,也还不是主流运动项目,国内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斯诺克文化氛围,所以呢,才会有部分观众低素质的表现。随着斯诺克运动项目的逐渐推广,良好的文化氛围就会逐渐出现,观众们的欣赏水平,赛场表现等等就会提高,也就懂了怎么看球,怎么鼓掌,怎么喝彩,一定是这样的。
传统举办地观众基本都是台球爱好者,观看比赛的氛围也比较专业了,如北京、上海等。偶尔也会有个别干扰比赛的行为出现,提醒后就会收敛。而玉山这种台球荒漠地区的观众首先是看热闹的多,专业性不强,就跟看地方戏一样。这种影响比赛的行为在赛前多提醒,有必要在购买球票是附上一张观众须知,会一年比一年好的。
其实斯诺克比赛中观众不文明的观赛行为影响比赛的情况,从斯诺克进入到中国以后就一直存在,至今也没有太大的改进。因为职业的原因多次多地现场观赛,无论是历史较久的北京进行的中国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还是新近的广州进行的中国锦标赛和玉山世界公开赛,观众都会出现无法保持安静、随意使用手机相机拍照、喝倒彩瞎鼓掌、随意走动等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是分情况的,每个人群表现出的问题都有各自的原因:
第一类肯定是喜欢看斯诺克的球迷,但是却因为素质和个人认知问题,无法遵守观赛要求。这类人往往会连续几场或几年的持续观赛,可以看懂比赛的大部分内涵,也知道很多观赛的须知和要求(比如超分和破百时应该鼓掌)。但是由于个人素质和教养的问题,仍然会出现指点江山、走动拍照的违规情况,只能是依靠不断提醒和个人素质的进步来提高。
第二类是那种看不太懂,并不熟悉规则,也不熟悉球员的观众,往往都是跟随亲友前来观赛。就比较容易出现随意拍照,交头接耳,胡乱鼓掌和喝彩等问题。这种比较多的出现在新近的赛事中,像刚刚的中国锦标赛,广州观众就出现很多次进一球鼓一次掌的情况,显得很不专业。
还有一类是完全不懂,此前也从来不看,获得赠票等情况后纯粹来体验和凑份子的观众,这种人更加容易大惊小怪,出现影响球员比赛的情况,而且往往因为随行的人也不懂球,身边连个提醒的人都没有,自己犯错都不自知。
当然国外也存在一些低素质的观众,并非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只是程度更严重一点。因为中国球迷和观赛人群的构成太复杂,这种情况可能还会长期存在下去。
应该说很正常,干扰任何比赛都应该被裁判赶出去。
第一,该名观众根本就不应该被称作球迷。台球迷,至少会知道斯诺克的比赛规则和观看礼仪。不发出干扰比赛的声音、闪光是最起码的要求,在恰当的时候鼓掌和叫好能增加选手的信心和荣誉感,同时也能够增加比赛的档次。
第二,开赛前应该向观众反复的强调观看的规则和礼仪。中国刚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到工业社会,遵守纪律的习惯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所以反复强调就显得特别重要。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培养是有绅士风度的斯诺克球迷也需要时间。就算是在足球氛围浓烈的英伦三岛足球流氓也不是很少。
总之,按游戏规则出牌游戏就有得玩,反之就不需要接着玩儿了。
你指望一个感情用事讲义气大呼小叫惯了的民族,在短时间完全融入异国文化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按照规则那些观众是该被赶出去,这真的没什么。规则在前,理应遵守。这其实是彼此尊重,你没尊重别人受到谴责实属情理之中,不要大惊小怪,下次安静些好不?
《银翼杀手2049》值不值得去电影院观看
谢邀!
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拍了一部电影,打造了一个充满末日气息的未来城市,并探讨了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人是什么?
后来,这部影片被奉为神作,成为与《2001太空漫游》比肩的科幻片经典之作。
对部长来说,《银翼杀手》无论是赛博朋克的视觉风格,还是影片所探究的核心主题,都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简直酷得不要不要的。
如果你是影迷,有一定的阅片量,有一定的影片基础,那么,这部电影是很值得你去看的。
如果你不是影迷,对电影没什么兴趣,或者对科幻电影没什么兴趣的,可能看这部电影就会有些很难喜欢的。
不过,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有一件事很有必要做,那就是去看一遍1982年版本的《银翼杀手》——也就是《银翼杀手2049》的前作。
之所以要看第一部,主要是让你对这个电影有所了解,无论是故事还风格。
在这部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影片里,它呈现了一种对后来大量科幻电影产生影响的影像风格:黑暗的夜晚、阴冷的雨天、遮住天际线的高楼与道路、霓虹灯闪烁却照不亮的街道、高科技充斥却依旧脏乱差的城市......这种元素组成的风格,被渐渐称为“赛博朋克”。
一部受众群体极为有限的架空世界科幻电影,主角乔作为新型复制人,受人类摆布,同时也被复制人当做革命的牺牲品利用,他存在的意义就如围棋对弈中的一颗关键棋子,一方是人类,一方是复制人,他是筹码,是工具,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价值。将近3个小时的观影时长,大量的留白摄影让电影节奏变得极其缓慢,对一些喜欢快节奏科幻作品的影迷来说,观影感受不是很好。
我的回答是值得,但是可能要先做一点功课,避免看的时候抓瞎。
这部号称地球上的人都应该看的影片评价两级分化。
有觉得经典得不行,恨不得三刷的:
有觉得莫名其妙,看得困得不要不要的:
它在几十年前上映时,恶评如潮,却在几十年后被奉为经典,连著名的《黑客帝国》系列都要喊它爸爸。
它几乎是漫威宇宙电影的反面,对于如何取悦观众毫无兴趣,一点都不爆米花。很多人在看完以后都只觉得:难以名状的牛逼(瞎几把讲啥玩意)
那么如何优雅的观看这部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科幻影片呢,这部观影指南可能会帮到你。
当然值得去电影院观看!
《银翼杀手》的艺术价值与影响力,已经在它诞生后的35年里,一次次地被历史证明。它是由顶尖科学家评出的影史最佳科幻片,是无数大导演的心水之作;它催生了赛博朋克这一科幻流派的产生,像《攻壳机动队》与《太空堡垒卡拉狄加》这样的科幻神剧,同样将本片作为美学方面的首要影响。它在三十多年里建立起了强大的粉丝基础,单单是它的幕后制作过程,就催生了一本四百多页的书籍,和一部接近四小时的纪录片。而对这部电影的文本分析,更是汗牛充栋,似乎每位学者都对这部电影有着不同的理论,且都能自圆其说。
但与此同时,《银翼杀手》的问题和它的亮点一样让人无法忽视。它的节奏迟滞缓慢,它的调子阴郁冰冷,它的主人公缺乏魅力,它的叙事也有些含混不清。似乎在导演、编剧、制片人与电影公司的多方内斗中,所有人都忘了自己最初想说的是什么。如果雷德利·斯科特在当时就拿定了主意,这部影片或许也就不需要等到第五个剪辑版本,才能最终定稿了;如果《银翼杀手》真的是一部毫无缺憾的电影,那么它大概也不需要等到影片上映数年之后,才能真正获得影迷与评论界的认可。
然而,《银翼杀手》的一部分魅力,也恰好在于它在人们心中激起的矛盾情感。它也许比任何一部杰作都更能证明,电影是一门充满缺憾与妥协的艺术,只有接受它的不完美,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它的闪光点。本文所试图做的,也正是在这部电影的种种不完美中,挖掘出它的闪光之处,并希望这些亮点能让曾经因为本片的缺点而将其拒于千里之外的观者,爱上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