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牛手游网,重度软件行业发展门户!

文章更新 | 热门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  礼包 → 《曹操别嚣张 曹操霸气吗

曹操别嚣张 曹操霸气吗

2025-07-29 03:02:15      小编:来源于网络      我要评论

曹操专权跋扈但不敢弑君,为何司马家嚣张跋扈肆意弑君

在曹操的心目中不是不敢弑君是不能弑君。

一,曹操没有做皇帝的初心。“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才是曹操的理想,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汉朝大厦将倾之时挺身而出,他最初的目的并不是取而代之。

二,客观条件不允许,东南的孙权,西南的刘备还具备一定的实力,国家没有统一,不做皇帝能团结更多的人,他知道“务虚名而处实祸”的道理。

三,曹操不用担心内部的敌对势力。在许昌,邺城,或者洛阳,只要是曹操的地盘,他有绝对优势,魏王府是实际上的皇宫。

四,曹操多少顾忌舆论上的压力,毕竟他是汉臣,也打着为汉朝皇帝请命的旗号。

五,大汉朝末代皇帝刘协的配合,刘协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 几斤几两。

司马家弑君,主要是司马师废掉曹芳,司马昭弑君曹髦

一,司马懿并没有弑君。他在实力不对等的前提下偷袭了曹爽,抢夺了权力。

二,司马师废掉曹芳是因为他还是不自信,废掉皇帝用来检验原来曹魏的原大臣们,也用来树立司马家的威信。

三,司马昭杀掉曹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曹髦自找的,不到二十岁的皇帝血气方刚,怎么能任人摆布,他亲自带兵杀向司马府,司马昭的人也是在一时情急之下杀了皇帝。大家都知道,弑君是大罪,但司马昭只夷灭了直接行凶者成济三族。

曹操自小受儒家文化影响,本身对汉帝有一定的恐惧,而当时的形势也不允许他弑君,一但弑君,他名义上最大的资本“奉天子以讨不臣”就会失去,孙刘两家亦有讨伐他的借口;而司马家族生于乱世,本身对曹氏无甚感觉,况且三家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孙刘也不能为曹氏复仇啊!

说实话,虽然个人不喜欢司马家,不过这事真不怪司马家跋扈,曹髦是傀儡皇帝里唯一一个直接大张旗鼓起兵反击的,司马昭也是真心没的选。

曹髦是曹丕的孙子,司马师废立曹芳以后,立曹髦为帝。不过此时司马家已经掌控了朝中大权,曹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当然,没一个皇帝想当傀儡,曹髦也不例外,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摆脱司马师的控制。

255年,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在淮南起兵反对司马专政。司马师率军平叛时,文鸯率军劫营,司马师受惊过度导致眼球掉落,战后不久病重死去。

曹髦一度想借这个机会夺回权力,于是命司马昭留守许昌,由尚书傅嘏统帅大军回洛阳。但是司马昭却拒绝奉诏,自己统帅大军回京,并派遣亲信控制了洛阳的军队。曹髦没能实现目标。

此后司马昭一直小心翼翼,加强对朝政的控制。曹髦不仅权势日衰,而且司马昭对他也越来越不客气。一般的傀儡皇帝也就认命了,不过曹髦还是相当有血性的,居然直接带着宫中侍卫和奴仆数百人大张旗鼓去讨伐司马昭。

屯骑校尉司马伷率部拦截,但是手下不敢和皇帝打,都逃散了。中护军贾充也率军来拦截,但是曹髦亲自带头冲杀,贾充军也难以抵挡。最后没办法,贾充只能命成济冲上去杀死曹髦。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也是司马昭唯一的选择了。

曹髦起兵的胜算确实不大,也有可能他只是存心恶心司马昭一把。这事也确实让司马昭很尴尬,不得不杀了成济等人以平息舆论,就是这样,他还是成为篡位者里名声最糟糕的。

相比之下,汉献帝可老实的多,所以曹操不用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去杀死他。要是汉献帝也和曹髦一样血性,估计曹操也得头大。

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会去弑君的。即使是残暴不仁如董卓,也没有想到去弑君。董卓是一天到晚都痴心妄想着汉献帝能够禅让皇位给他。最后,王允诛杀董卓,也是派李肃去假传皇帝要禅让的圣旨。董卓也是昏了头了,也没有认真分析一下事情的真伪,立即屁颠屁颠地跑到皇宫去接受禅让。结果被吕布当场诛杀。

皇位的吸引力如此之大,董卓的行事如此没有底线,都没有弑君自立,而是耐心等待着皇帝的禅让。聪明的曹操,怎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弑君呢?要知道,白马之盟是:

称王,天下都要共击之,何况是弑君呢?曹操之所以一直没有弑君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曹操不敢弑君。

弑君是大罪,再大的罪行莫过于造反了。弑君就是最严重的造反,作为大臣犯罪莫此为甚了。任何一个人,包括董卓那样无底线的人也没有考虑去弑君。曹操更不会去冒此天下之大不韪。

第二、曹操不想弑君。

曹操的策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弑君了,还挟哪门子天子。曹操自始至终,也没有弑君自立的打算。他最理想的做法是等待着汉献帝禅让。达到功德圆满以后,他再名正言顺地行使皇权。

第三、汉献帝还有利用价值,曹操不能弑君。

  •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渝公网安备 50011802010619号

渝ICP备2022002092号

本站为非盈利性网站!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