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如何从曹操手中逃脱
刘备投奔曹操以后,终日闷闷不乐,以种菜打发时间。韬光养晦,静待时机。终于有一天,机会客户来了。《三国志 先主传》有记载:曹公遣先主(刘备)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先主据下邳。灵等还,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就是说曹操派刘备打袁术的时候,刘备借这个机会外出打仗,杀了车胄。占领了他的地盘。
刘备出逃,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出自陈寿的《三国志》,一个则是胡冲的《吴历》。
按照《三国志·先主传》的说法,当时淮南袁术企图经徐州逃往冀州,投奔袁绍。曹操闻讯后,刘备主动请缨,要求出兵拦截,曹操未多思考,便满口应允,结果刘备不仅离开了许县,后来又借故留在徐州不回,之后更是举起反曹大旗,与曹操反目。
而《吴历》中则说:曹公数遣亲近密觇诸将有宾客酒食者,辄因事害之。备时闭门,将人种芜菁,曹公使人闚门。既去,备谓张飞、关羽曰:“吾岂种菜者乎?曹公必有疑意,不可复留。”其夜开后栅,与飞等轻骑俱去,所得赐遗衣服,悉封留之,乃往小沛收合兵众。
刘备总之是个比较很有城府之人,投奔曹操之后很是听曹操的话,最后在得到信任之后,让刘备带精兵五万劫杀袁术。
其实刘备走以后曹操就后悔了,立马让许褚和张辽去追。追上之后刘备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且摆好阵势准备应战,无奈许褚二人才五百将士,只好回去向曹操复命。曹操想了想反正你刘备是去替我讨伐袁术的,兵又要不回来,而我这边又要对付袁绍,不能再竖强敌。
刘备带领五万精兵把袁术打败后,袁术就自杀了,死前还说刘备还是个厚道人。袁术死后留下的传国玉玺刘备就拿走了,然后挥师徐州,用曹操给的兵符骗开徐州城门,斩杀车胄,徐州各郡县全部落入刘备之手。从那之后刘备以徐州为据点,实现三分天下!
隆中对后,刘备又遭到曹操的大军进攻,于是离开新野南逃,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团团包围。刘备抛却妻子部属民众,只带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突围而走。赵云孤身怀抱刘备弱子刘禅,杀出重围;张飞在当阳桥头喝退曹操大军,都是三国之中的传奇故事。后来刘备与孙权联合,在赤壁火烧曹操水军,击溃曹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在《三国演义》中幽州被袁绍破了,公孙瓒全军覆灭,全家自杀身亡,而袁术呢?由于内部矛盾的激化,不得不再次投靠袁绍,此时刘备心生一计,那就是请求带兵在徐州击败袁术,曹操并没有多虑,爽快地答应了刘备的要求,随即出兵五万供刘备调遣,刘备逃出。
《三国志 先主传》有记载:曹公遣先主(刘备)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先主据下邳。灵等还,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
就是说当时曹操派刘备随同朱灵、路招进攻袁术,还没到,袁术就病死了。后来,刘备就杀了徐州守将车胄,乘机占据了徐州。
演义里写车胄是关羽所杀,实际上是刘备杀的。
那么曹操为什么没有杀刘备呢?刘备韬光养晦的计谋瞒得过曹操吗?每天种菜,表现得胸无大志,曹操就信了吗?如果相信,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还明确指出,天下英雄唯操与使君尔,他为什么还给兵派刘备前去呢?大家谈谈看法吧?
刘备出逃事件,历史上有几种说法,甚至《三国志》同一本书,就有两种记载。
问题就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就是刘备去拦截袁术,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还是曹操派他去的?
《三国志•先主传》的说法让我们感觉到是曹操派他去的,叫做“会见使”,这个“会”就是碰巧被派出去了,所以刘备不是贪生怕死,不是背信弃义,是身不由己,这是为刘备做了一个掩饰。但是《三国志•程昱传》的记载不一样,《程昱传》怎么记载呢?就是刘备带兵去拦截袁术以后,程昱和郭嘉得到消息,马上去找曹操,然后程昱说了一句话,程昱说什么呢?
“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
“借之以兵,必有异心”。这句话怎么理解?就是刘备不但主动地要求出去截拦袁术——因为当时袁术准备和袁绍会合,而且还向曹操借了兵,曹操还借了军队给他,程昱说这就是刘备有异心的证据。曹操听了以后后悔,派人再去追,追不回来了。然后刘备一到徐州就把徐州刺史车胄杀了,自己占了徐州,当然他运气出奇地好,碰巧这个时候袁术又死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来,刘备是主动要求去拦截袁术的,而他去拦截袁术是一个借口,实际上是要逃离曹操的控制。
搜索
赤壁之战后曹操是怎样逃走的
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
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