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常有指挥官说“十点方向有敌人”,十点方向是怎样计算的
一个钟表拥有360度,分为12个钟一个钟就是30度,那10点钟方向就是300度的样子,
自己正前方为12点钟方向。
依靠钟表原理,定位10点钟方向,在大脑里有个大概印象。知道在什么方位。
“几点钟方向”是一种快速简便地指示方向的办法,属于最简单的导航指示手段,通常需要加上一个前提,即相对于什么的几点钟方向,而这通常所指的是命令下达者或者受命者所正面朝向位置的几点钟方向。
这种导航指示方法,假设受命者或者命令下达者是处在钟表的中心位置,所面对的方向假设是钟表表盘上的12点钟方向,那么就很容易判断口令“几点钟”方向究竟所指的是什么位置,例如10点钟方向,实际就是受命者的左前方位置。
再举一个具体运用的例子,这种方位指示,不仅适用于军警行动、野外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使用。例如约会,打电话告诉对方如何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让对方到达某地进门后看几点钟方向,那么此时就是以对方到达某地进门时面朝的方向为12点方向,这样就很形象地知道应该朝哪个方向找人。
当然,这种导航方法只能大致指出一个方位,并不能做到十分精确。
我们先拿一只钟表作为参照物,最先把钟表作为军事方向指导用途的是十九世纪末的英国海军,正真在三军全免推广的是二战。其实用钟表时针作为军事战术方向很简单,比如以自己阵地为中心点,敌对阵地为十二点正时方向展开指导。再比如,小队进攻都是以小队指挥员为中心,指挥员会在给下属战斗人员下达任务时会做一个敌对面十二点的方向手势为统一指导方向,在下达其他人员作战攻击方位,战术动作指导命令。再比如防御时,指挥员也会划分指名明一个敌对方位为正时十二点为统一方位作为临时简易指挥地形,这样可以方便各个战士在最短的时间内分辨战事防御敌进攻方向,做出相应的做事动作。

几点钟方向有敌人的说法,属于战术术语,是军事上常用的概略方向定位方法,称为时钟定位法。
一、时钟定位法
为说明这种简易方法的原理,首先,我们应该有个钟表的概念:即以自己的站立点为表的中心位置,十二点方向就是你的正前方,以正前方为基准,三点钟在正右方,六点钟在正后方,九点钟在正左方。大致情形如下图所示。
在具体情况下几点钟方向是以发号施令者为基准。即以发号施令者自身为圆心,环绕它一周的空间按照时钟的方法被分为12份,每份为30度左右,即发号施令者的正前方为12点钟方向,正后方是6点钟方向,右手方为3点钟方向,左手方为9点钟方向,如此类推,10点钟方向就是发号施令者向左平转30°方向。 这些只是大体上的方向,不能表示军事上的具体方位,只是利于指挥者的临时指挥。
如图所示,问题中指挥官说的的十点钟方向有敌人,即为箭头所指的站立点的左方偏上30°。
时钟定位法一般都用在基层排、班或战斗小组级别的战术战术指挥,主要功能是确定大概行动或攻击方向,快速向部属指明敌人、我军和友军目标所在位置。
一是简便。试想在子弹纷飞、朝不保夕的战场环境中,战士们又要射击又要保命,谁有精力和心情再去看指北针或使用地图去判定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东南西北)。但时钟定位法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只要指挥员大声喊出来就行。
二是快捷。不管是指北针还是地图,想要熟练掌握使用技巧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训练时间。但使用时钟定位法就不需要了,时钟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东西,因此使用时间定位法可以让指挥员快速的向部署指明敌我进攻或行动的大概方向,并能够使大多数人立即理解并执行命令。
三是有效。前文说过,时间定位法主要用于排、班或战斗小组的战术指挥。指挥员指挥的人数最多20-30人,最少可能加上自己只有3个人,战术单位爆发的战斗一般都是遭遇战,快速判断敌人来袭方向就非常重要了。在指挥官喊出:“10点钟方向有敌人,射击!”时,稍经训练的士兵都会在瞬间下意识的把头和枪口转向左边大概10点钟的方向并立即开伙。
第一战场指挥官男主角
赵卓茕。《第一战场指挥官》是一本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退戈,讲述了穿越的男女主在战场上从无名小卒成为战地第一指挥家的故事。赵卓茕是小说《第一战场指挥家》的男主,与女主连胜是在小说最后成亲在一起了。
第一战场指挥官男主角是谁
付教官是小说《第一战场指挥官》里面的男主角。
付教官负手站在排前,看着众人道:“今天没有规定的路线, 随意选择山上的位置开始跑动。每个人带上记录仪, 运动量不跑够今天不能休息!跑不完就不要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