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方破获手机“卧底”软件窃取个人隐私信息大案,全国6万人被监听, 你怎么看
幸亏是6万被监听,现在被及时发现和受到法律的制裁也是大快人心,如果受到的监听是6千万或者6亿呢?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不得不说现在就连咱们平时使用的APP那个没有监控我们呢》我们现在基本都是信息都在暴露在那些手机APP商家那里。就连现在日常使用的各种app安装时候就是需要你的各个权限甚至一些权限取消还不能使用呢?这也是一次警钟,同时更需要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等。
这是很严重的问题,现在很多团伙弄一些卧底软件,偷偷在手机偷取手机使用者的隐私个人信息,我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如果有自动弹出来的广告,一般别去点击,退出来。现在也说明手机厂家需要在手机使用安全方面做更多的措施,来解决手机被卧底软件窃取信息,还有手机杀毒软件设计公司,希望他们在手机安全方面下足功夫,保证手机安全,总之,手机使用者、手机生产商,安全软件设计公司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手机网络安全的使用环境。
分别杀害女友的南京洪某和杭州许国利,两人有什么相似之处
杀害女友的南京洪某和杭州杀妻案,两个案子有一定相似之处。
犯罪嫌疑人都是受害人至亲的人
杭州许某为来某的丈夫,南京洪某为李倩月的男友。都是身边最亲近的人。防火防盗防枕边人,真的不是一句笑话。
在过去其实也有很多的女性失踪案件,也都是被害于枕边人。

案件性质相似
都是以失踪案件进入大众视线。引发媒体和网民高度关注。最后都是以凶杀案为结局。都是熟人作案,让人唏嘘不已。
这也说明长时间莫名失踪时,基本都是被害了。

案件嫌疑人人品不佳
杭州许某婚内出轨,抛弃妻子,为逼迫前妻离婚,以索要性命相威胁。后又想夺得来女士财产,矛盾激化后不惜杀人分尸。
南京洪某与女友同居期间经常为琐事争吵。案发前一天两人发生激烈争吵,第二日在云南将女友杀害。
无论一段关系最后如何恶劣,都有很多种处理的方式。夺人性命就是最糟糕的方式,不仅给受害人家属带来巨大的伤痛。自己也比必将接受法律的严厉制裁。
现代刑侦技术越来越发达,监控覆盖越来越广泛,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逃得了一时,绝对逃不了一世。

第一种相似之处:都是蓄谋已久,对枕边人下手
这是很可怕的。在女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男方却暗暗筹划着杀她。
洪某与另二人合谋杀害李倩月,三人肯定提前商量好的,把她骗到她想去的地方动手,以遮盖事实。
李倩月刚毕业,跟洪某同居。洪某的做法太缺少人性。让我想起林黛玉口中的三个字“臭男人”!这臭男人太坏!
而许国利把与自己结婚十几年的妻子杀害分尸,也是提前他谋划好的。他选择在一个下雨天,暗暗露出“恶魔”的爪子,伸向妻子。
洪某和许国利的做法,惨绝人寰,颠覆人们对人性的认知,令人发指。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法律制裁。
第二种相似之处:反侦察能力强,案发后谎言欺骗人,主动报警
洪某称7月10日联系不上女友李倩月,调他们居住的小区监控视频发现她7月9日上午10点42分离开小区,之后下落不明。
杭州来女士案和现在的南京女大学生被害案,其实还是有几个相同点的:
都是对亲密关系人(配偶/女朋友)下手
这也是两个案件引起如此大网络争议的地方,一个是结婚多年的二婚夫妻,一个是同居的男女朋友关系。都是最亲密的枕边人。

来女士是在夜里被自己的丈夫许国利杀害并分尸;而李某月则是被男友洪某某从南京哄骗至云南勐海县郊外小树林杀害并埋尸。一个是亲自动手,另一个则是找的另外两个同样是二十出头年轻人的曹某光和张某青动的手,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

案发后都有报案行为,心理素质过硬
杭州来女士案在来女士“失踪”36个小时候后是凶手也就是来女士的丈夫亲自报的案,并通过“讲故事”误导警方的侦察方向,导致警方一开始把此案当成了失踪案调查,但最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便他作案手法缜密,面对警方丝毫不乱还是被揪了出来。

而南京女大学生案同样实在受害人李某月失踪仅一天,凶手洪某某就陪同被害人的父亲去报案,当时被害人父亲并不知道他是凶手,还呼吁大家不要对他过多关注,怕给他太大压力,而凶手洪某某早就和另外两个凶手商量好了“故事情节”,以应对警方的调查。

都是蓄谋有计划的杀人,而非冲动杀人
杭州来女士在深夜被丈夫杀害并分尸,其丈夫被抓后表示光处理尸体就处理了很久,如此冷静面对警方面对记者都面不改色,必定事前早就做好了心理建设。处理尸体也需要事先想好方式方法,而他每个节奏都稳而不乱,必定蓄谋已久。

南京女大学生李某月更是被从南京哄骗到云南边境杀害,并且除了男友外还有另外两个犯罪嫌疑人亲自动手,这更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谋杀案。男友早就制定了严密的计划,包括怎么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