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中,卧龙和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后面还有一句是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后半句中提到的子初,就是大贤刘巴。刘备在攻打益州之后刘巴归附了刘备。而刘巴这个人并不喜欢刘备,当年曹操征讨荆州的时候,刘巴便宁可投降曹操,也不投靠刘备。造化弄人的是刘巴最后还是落到了刘备手上,刘巴在益州的声望使得刘备多次登门请求刘巴辅佐自己,最后刘巴深感刘备乃是真仁义,于是便出任为官,刘巴第一大的贡献就是解决了蜀地的经济问题。
刘备在白帝城弥留之际读懂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所以刘备才托孤的时候才要求诸葛亮不可轻易再北伐,刘备也深刻的感觉到了蜀汉对于其他两股势力而言的弱小,毕竟乱世打的还是实力。而诸葛亮也发出了是自己没有尽到臣子本分的感叹,还说道如果孝直在的话一定可以劝住刘备,就算没有劝住,那么也不至于输的这么惨。


谢谢邀请。
卧龙和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差不多就是针对荆州和益州的人才勾勒的理想智囊团,换句现代话形容就是全明星班子。
四人分别是:诸葛亮、庞统、刘巴和发正。
刚好是高低搭配和左右齐整,奈何诸葛失凤雏,法正失刘巴,全都成了跛脚鸭,所谓的得天下和兴汉室都化作泡影。
其实也别太在意,顶多就是荆、益两地的人才相互间的吹捧,对人才缺乏的刘备集团的确很宝贵,但对人才济济的曹魏和人杰地灵的东吴而言实属过誉。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司马徽说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有着“卧龙”之称的诸葛亮和有着“凤雏”之称的庞统,是当时被誉为是最有能力的人,但这句话的后面有一句话,那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暗示了蜀汉的灭亡。
那么,“子初”、“孝直”又是谁呢?为何两者亡其一则汉室会难兴呢?
“子初”即是刘巴。刘巴,字子初,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县、邵东县一带)人。刘备和诸葛亮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刘备:“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诸葛亮:“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他的才干,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当初为了把他请出来,刘备阵营几乎是全部动员。但在刘备称帝不久的章武二年(222年)去世。
“孝直”即是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擅长军事谋略,是东汉末年的谋士。刘备对法正的信任诸葛亮都要忌惮三分,也是刘备的好基友,善于奇谋;在汉中之战胜利后,刘备踌躇满志,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七月进位汉中王,达到一生事业巅峰。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但好景不长,第二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的死让刘备十分伤心,并追谥法正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连奸雄曹操对法正都常常感叹:“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刘巴与法正去世之时正是蜀汉政权初创之际,他们的离去,令到蜀汉失去了两个顶梁柱,从此蜀汉仅剩“卧龙”在独自强撑,最终蜀汉也没能得天下!
在从前有这样一句话流传度很广,很多人一定都听说过它。这句话就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里边的“卧龙”和“凤雏”指的就是诸葛亮和庞统,这句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夸这俩人的能力很是厉害,可以有安天下之大能,这我就不再过多解释了,可这句话后边确实还是有一句话,一直以来,一直被世人所忽视。
后一句话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子初和孝直,也是当时很有名有才华的谋士,甚至在历史上比诸葛亮还要聪明,只不过是他们两个人去世的比较早,而《三国演义》有太过于神化诸葛亮,这才导致了他们两个人很少有人知道。
关于子初和孝直这两个人,其实我个人而言,是真心认为他们也是很优秀的谋士的,而对于“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这句话,是有足够资格和“卧龙凤雏”比肩。先说一说孝直吧,他自从到了刘备的阵营里边以后,就立下了很多的大功,而且还被刘备封为尚书令,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很高的职位了,在他死了以后,刘备哭了好几天,十分的不舍。
还有就是《三国志》的作者说,孝直的能力是可以比肩郭嘉的,而郭嘉是什么人,那可是三国第一谋士,所以孝直的聪明才智,在这里就可以看的出来了。
接下来再说一说子初,子初这个人,是诸葛亮亲口承认的厉害,诸葛亮曾经说“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子初这个人,在还是刘备敌对方的时候,就准确预料到了刘备的一举一动,虽然他当时的主公没有听他的话,还是被刘备打败了吧,但是刘备亲口下令说,谁敢动子初一点,我就诛他三族!
这也可以看的出来子初的厉害了。正式进入刘备阵营以后,子初解决了刘备的财政问题,非常果断干脆。不过可惜的是,这两个人都英年早逝,也是一种时代的悲哀吧。
再说一说庞统,庞统也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毕竟是和诸葛亮比肩的,但是他的死,确实很离奇也很让人遗憾。很多人好奇他的死和诸葛亮有没有关系,毕竟都说一山不容二虎,是诸葛亮感觉到了危机,所以故意整死他的吗?这个问题在历史上的记载来看,是和诸葛亮一点关系也没有的,完全是庞统看诸葛亮立了不少的功劳,心里着急,这才极端冒进,拼死也要去攻打,然后被弓箭所伤致死的。不过这个事件确实是有一些的疑问,但是无从考证,毕竟在当时的环境之下,什么都可能发生。
最后有人好奇,庞统要是不死的话,汉室是不是就兴起了。这样的假设其实没什么意义,庞统不死的话,刘备用人自然就宽裕一些,或许也没有了大意失荆州,但是也许还有一些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呢?毕竟看上去,诸葛亮对庞统,算不上太友善。
所以,历史尘埃未定,一切皆有可能,现在历史已留汗青,再怎样遗憾也无济于事了。
得一人,安天下,开创天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诸葛亮未出茅庐知三分天下,神一般财智,未做事,知天下大势。风雏,因为刘备马,骑了刘备马,结果倒在落风坡。最后,剩下诸葛亮,担大梁。一将难求,一相更难求。又能当将,又能当相,更难求。诸葛亮不但管好蜀国,还要领兵打仗。不但保持力量,不败,不损失大力量,慎重用兵,慎重考虑,对战争保持理智。同时还能保持国内,不内乱,保持平稳发展,多难得。做到事必亲躬,操劳一生,直到倒在战场上。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现诚诺,体现忠心耿耿,报国!
卧龙凤雏分别指什么?与他们有关的一个情节是什么
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当时人们称为卧龙先生,凤雏指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就是凤雏出,结果火烧赤壁,害得曹操大败。
转而投奔刘备,不幸的是死于落凤坡。卧龙和凤雏是当时智慧和谋略的代表。卧龙是指的诸葛亮。凤雏指的是庞统。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庞统字士元号凤雏。当时刘备还在新野,投靠在刘表帐下。有一天被请到荆州参加活动,其实蔡瑁早就想杀掉刘备。
就假借这个机会除去蔡瑁,但是伊籍提前告诉刘备消息,刘备就借口先走,骑着的卢马逃脱了,最后来到一个隐士名人的住所,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
他就向刘备说,你有很多厉害的武将但是没有厉害的谋臣,最后说了一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卧龙凤雏指的是谁
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凤雏指的是庞统。
这个词原本是《三国演义》中的水镜先生司马徽说的一句话:“得卧龙凤雏其一,可得天下。”原本是一个褒义词。而这两个人正好都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最后刘备能够建立蜀汉政权也离不开他们二人的帮助。
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凤雏指的是庞统。他们都是三国时期的蜀国谋士。常说的卧龙凤雏得一人就能得天下。刘备两个人都得到了。只可惜凤雏庞统死的太早了。也许是命中注定吧,他死的地方就叫落凤坡。此人如果不是过早去世,对刘备的大业也会有很大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