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袁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曹操会是什么命运?历史会怎样发展
以袁绍志大才疏,好谋无断的性格,就算他侥幸赢了官渡之战,袁绍也无法统一中原。袁绍比曹操有优势的地方就是他的出身,会有大批世家人才投奔,张鲁,蔡冒望风而降的事情大概率还是会发生。但是袁绍从骨子里看不起寒门人才。按照历史的发展,三国鼎足之势依然会形成。如果袁绍赢了官渡之战,那么最后统一天下的只能是刘备和孙权了。
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了袁绍,数年后,曹操灭了袁氏一族,统一了北方中原。袁绍灭亡以后,曹操又发动了赤壁之战,但却战败了,随后中国进入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国分裂局面。
在官渡之战前,袁绍的实力确实很强,当时曹操也认为“袁绍势大,不可敌”,只有曹氏宗族和荀彧郭嘉等人极力劝说曹操发动官渡之战。当时的袁绍可谓是东汉最强大的势力,袁绍家族四世三公,而他本人也是一个贵族子弟。
和袁绍相比,曹操出身官宦之家,他的家族背景和袁绍的家族背景不可同日而语,曹操实施屯田招揽流民,抑制豪强,唯才是举,重法家刑名之学,所以后来曹操才会得到大部分人的拥戴。
很多人认为当时袁绍在河北很得人心,这只是一种片面的观点。袁绍所得的人心是他的家族背景给他带来的,那只少数人支持袁绍罢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他么对袁绍的统治并不满意。当时刘备去河北的时候,他发现袁绍统治下的冀州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土地兼并严重。而曹操灭袁绍后,在河北实行的“分贵族田地”的举措,得到了广大平民的拥戴。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假如官渡之战袁绍获胜了,那也是世家大族时代的提前到来。以河北和汝南(袁绍的老家)的旧贵族为代表,一场新的土地兼并局面就会到来。而汉末黄巾起义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东汉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导致流民四起,如果袁绍再实施这种政策,那中原的局面就未曾可知了。
答:郭嘉对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
原文是这样的:“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
被他言中了!就算官渡之战袁绍击败曹操,曹操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因为曹操已经做好了后撤的准备。“五年,与绍连战。太祖保官渡,绍围之。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仪欲还许以引绍。”主动权掌握在曹操手中,即使是撤退到了许都,官渡让给袁绍,曹操仍然存在着胜利✌️的机会!或许就是许都之战也未可知?!由于荀彧的坚持✊,曹操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也就是说曹操如果是在官渡失败了,那么许都也能获胜;袁绍如果是在官渡胜利了,在许都也得失败。
历史的发展是曹操就是胜利者,袁绍最终还是曹操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