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牛手游网,重度软件行业发展门户!

文章更新 | 热门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  攻略 → 《重生之三国霸主 重生三国之三国霸王 小说

重生之三国霸主 重生三国之三国霸王 小说

2025-09-07 06:59:31      小编:来源于网络      我要评论

三国最大的霸主是谁

是曹操,一代枭雄,统一半个中国,与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

连诸葛亮在隆中对也说“诚不可与其争锋”

最后还是晋朝[前身是曹魏]统一中国。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

曹操少年机警,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迁济南相,奏免贪吏,禁断淫祀。征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家。

及董卓擅政,乃散家财起兵,与袁绍等共讨董卓。初平三年(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军,自此兵力大振,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部。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东),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

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主力,又先后削平袁尚、袁谭等势力。建安十二年(207年),击破乌桓,统一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丞相。同年进攻荆州,与孙权、刘备联军展开赤壁之战,败归。建安十八年(213年),封魏公。建安二十年(215年),征张鲁,取汉中。次年进爵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病死于洛阳,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葬于高陵。

曹操,孙权,刘备作为三大霸主,他们各自的用人特点是什么

曹操主要是在北方利用世家大族、寒门士族的矛盾,不断制衡,最终达到壮大曹氏 夏侯氏的目的。

刘备则是以荆州世家集团打压蜀中贵族,所以后期才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

至于孙权嘛,因为孙家在东吴之地势力弱小,顶多也就算个盟主罢了,江东世家一联合,甚至能左右江左局势。所以孙权一直是作为江东政局的制衡者存在的,等孙权一死,江东之地很快就陷入无尽的世家内斗之中,甚至连名将陆抗也不能幸免。

这三个汉朝末年的地方霸主性格特点迥异,曹操生性多疑;孙权不苟言笑;刘备平易近人,用现代企业领导思维来理解可以有以下解释。

曹老板对任何人都抱着怀疑的态度,所以曹老板注定不会对身边的人从始至终的信任,只会不断的更换亲信。从“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就可以看出来曹老板绝对不会是一个仁慈的主儿。给曹老板打工一定要见好就收,千万不要感觉自己是元老就蹬鼻子上脸。在利益面前,曹老板是不会心慈手软的。如果触犯曹老板的逆鳞他会分分钟让你卷铺盖滚蛋,而且是不会给你一分钱的补偿的。曹老板属于阴晴不定,很难把准脉门,不放权,不信任,所以想要在曹老板那里通过打工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刘备刘老板相对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主儿,念旧。这是优点也是缺点,当年关羽关大将军华容道放走曹操本该被问斩的,但是刘备顾及兄弟情分,在军师诸葛亮面前替关羽求情,关羽才免于一死。这也为后来曹操平定三国一家独大埋下祸根,优点在于关羽通过这件事情之后更加的对刘备效忠。刘老板企业属于家族企业,七大姑八大姨的只要有需求都可以在刘老板手下混饭吃,企业发展注定不会长远。

孙权孙老板相对中规中矩,比较理性。给这种老板打工相对比较安全,但是前提是你要足够的优秀。周瑜能力出众,孙老板就完全放权,兵力派遣调动指挥权全由周瑜安排。看似是不闻不问的甩手掌柜,实则是一个懂得用人的合格的老板。虽说最后东吴没成气候,那是因为给孙老板打工的职业经理人意外夭折,导致无人可用。但是就用人和企业管理来说孙权绝对是一个合格的企业老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曹操收揽天下人才;孙权重用当地名流;刘备用人是一时之需。

曹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借汉室朝廷的名义招募天下有才之士。曹操号称有上将千员,这千员武将一部分是招募到的一部分是敌阵营归降的。曹操用人会量才适用,招募到的人才放在哪个位置完全取决于这个人擅长什么。例如曹操手下的夏侯惇,夏侯惇是最早跟随曹操起家的武将之一,而且在曹操阵营可以做到第二把交椅。夏侯惇作为八虎骑之一但夏侯惇不擅长攻城掠地,而是善于防御战。在三国时期夏侯惇每次带兵出征都是大败而归,但是却没有记载夏侯惇防御老巢时被打败的记录。所以曹操后期几乎不派遣夏侯惇出站,每次都让夏侯惇驻守老巢。

孙权

孙权手下除了早期跟随孙权父兄的武将、谋士,其余的大部分的都是江东名士。孙权为人多疑猜忌,重用名士确不能完全信任。孙权的性格可能是继位时年龄过小不能服众,形成的被迫害妄想症。东吴也算是人才济济,但是越是名气大的谋士或武将越会受到孙权的猜忌。

东吴在三足鼎立时期不能想外扩张领土,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些当地的名流。这些人不愿意离开故土,也不想让江东受到战火的侵蚀。孙权本人又听信小人谗言,导致整个三国时期东吴就像个墙头草一样。

刘备

刘备重用的人都是自己在本阶段或者下一阶段最需要的人。需要武将撑起场面重用手下的关羽、张飞、赵云。在荆州偶然得到了徐庶,看见徐庶军事才能卓越就把徐庶摆在军师位置,地位甚至高于关张赵三人。入川得到了法正,对法正的重视又超越了诸葛亮。刘备渴望统一天下,所以刘备重用的多是有军事奇谋的谋士和威震八方的武将。

总结:三足鼎立曹魏最强完全归功于曹操对部下的量才适用,让每个人的长处都得以发挥。曹操的用人特点成就了他自己,而刘备、孙权也败在目光短浅上。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答:三国时期,曹操讲求“唯才是举”,哪怕“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的网罗。

刘备用人和笼络人一定要分开!他更出色的是笼络人心,而不是用人。关羽、张飞被他笼络如兄弟;赵云、孙乾被他笼络的奋不顾身;黄忠、魏延对他感恩戴德

  •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渝公网安备 50011802010619号

渝ICP备2022002092号

本站为非盈利性网站!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