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舍得吃、喝、穿、游玩的人,他们活着的精神支柱是什么?意义又在哪里
这种人,大多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从小吃不饱,穿不暖,养成了省吃敛用的习惯,舍不得错花一分钱,舍不得丢掉一粒米,舍不得倒掉一碗剩菜,从不出去旅游,从不进大酒店,从不买件名牌衣服…唉,这些饱经风霜的老人,一辈子为了啥?他们饿怕了,怕再遇到天灾人祸,还可承担,有时防无时,老思想老习惯老传统,永远改不了!



原因就是希望,也是一种信念,它能支撑着人,暗示着人坚强地向前走去,向生命的尽头走去,把生命的道路尽可能延长。他们相信人一辈子用的东西是有限的,过早用完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你说的这种人还真有,老伴的一个同事,夫妻俩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今年七十多了,老头一月六千多的退休金,就是舍不得花!
你要问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儿子,孙子!
意义是什么,这个我也不明白,我想,省吃俭用,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生活习惯,根深蒂固,这就是他们不舍得花钱的意义。
他们的思维,生活模式和常人不一样,说起来让人生气。
老太太心脏病,关节炎,十分利害了,走一步路都喘半天,就是不去医院,只买点抗药,老太太的妹妹忍不住,把姐姐接去济南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老太太才捡回一条命,当然钱是妹妹出的啦!
老两口关系还挺好,就是怕花钱,不去医院!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咱们不能要求别人都和自己一样,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他们也乐在其中!
说句实话我就是这样的人,生活在社会底层,从小家里穷,吃不饱饭,不说是衣不遮体,也穿着打了补丁的破旧衣服,工作了,自己留十元钱的生活费,其余的全部交给父母,弟弟妹妹都小,希望他们过的好点,后来结婚了,妻子在家还是那样留下生活费其余的交给父母。妻子有了孩子就跟我到单位,两人也是省吃俭用,给家里些接济。再后来孩子大了单位改革企业不景气,半年生活费都不发。闹的工作被迫罢工,要求活命要求生存。中央部里来人处理,出现了煤炭热,可领导把钱都当做储备金工人一点实惠没得到。扩张煤炭建设失败钱没了,领导没事,被债的是企业和工人,退休了工资两千多,流血流汗一辈子。儿女工作都不理想,工资不高。家中还有八九十岁的父母(农村的)脑梗父亲不能自理快十年。现在工资涨到三千多了。苟延残喘的活了六十多了,也不知道精神支柱是什么?勤勤恳恳工,奖状没少发。你说我的一生失败吗?
这种人生活中真的不少。
农村生活困难的先不说,我有个姨丈,儿女们都是做生意住别墅开一二百万的小车,可他穿衣服买便宜的,早餐从来都是在家煮白粥配萝卜干,说外面买早餐太贵,若请他去酒店吃饭从来不肯去,还骂你浪费钱,更不用说去旅游了。
我认为不舍得吃、喝、穿…他们的精神支柱是儿孙们过得好,觉得像我姨丈这样人生没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