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号这么远是怎么和地球联系的?地球工作人员是如何控制它的
这和其它宇宙飞船的测控基本相同,采用无线电通讯和遥控,唯一不同的是:由于相距太过遥远,飞船和地面测控站之间出现的信号时间延迟6个多小时,因此就通讯而言,新视野号传回地球的所有资讯都是滞后的,若要根据传回的资料进行实时控制是不可能的,所以地面测控站会使用超级电脑对新视野号的运行轨迹进行提前6小时多的实际测算,即保证地面控制信号在精确到秒的情况下提前6小时多发出并基本做到遥控信号到达新视野号与实际点相符。随着新视野号的不断远离,超级电脑会加上新的时间延迟以保证同步。
但新视野号自身在前行途中会碰上如陨石等突发状况,这种情况新视野上的雷达等装置会自主进行智能判断并进行规避,同时将变轨等状况发回地球控制站,让控制中心能根据状况进行运行路线的适当调整。当然随着新视野号更远或飞离柯伊佰带,其能量耗尽或受到冲出太阳系后的其他影响,新视野号与地球控制中心的联系将越来越不容易,最终消失在浩瀚宇宙中,但新视野号对地球人类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将是巨大的。
陆上测控站,海洋上的远洋测控船队,各种测控装备把地面人员的指令转变成电子,激光等等形式的信号,以光速向宇宙飞船,探测器等等传递而去,接收而来。大致原理就是这样的。
还可以有中继卫星等等传递,乃至加强信号,例如科幻小说《三体》中,叶文洁
就把太阳当成了"信号放大器"向宇宙空间发出了地球的信息,结果引来了"三体"星人。
没空深究此问题。
看看元旦前关于新视野号的报道吧。
光速每秒约30万千米,天文探测,控制传递的信息差不多也是以这个速度传播的。
陨石飞行轨迹名称
陨石飞行轨迹称为流星。当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高速运动所造成的摩擦力将空气加热并形成亮丽火光,同时由于摩擦和压力导致陨石物质大量蒸发和复合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形成流星体。
流星的轨迹是瞬间的,形状各异,有的高速穿越天空,有的呈慢速转动、炫彩斑斓。流星的数量与活动强度随季节、地理位置和大气层情况变化。
陨石飞行轨迹通常被称为陨石流星。当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空气摩擦和压力,它会排放出明亮的火焰和尾迹,这种现象被称为流星。 陨石流星产生的光芒和火焰是由高速飞行的陨石撞击大气层时所激起的,一旦它们进入大气层, 就会不断减速,最后熔化并烧毁,因此很难找到摔落的陨石地点。陨石流星是一种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