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秦昭襄王时期,战国七雄国力及军力排名顺序是怎样的
观点简单粗暴,个人观点,一家之言,欢迎评论区斧正。
第一名,齐国、秦国
一个是经济超级大国,一个是军事超级大国。当然齐国是被五国伐齐之前的齐国。甚至于历史上有有“齐秦互帝”的说法。严格意义来说秦始皇都不是第一个皇帝,而是第三个。当年秦国齐国都互相承认对方的实力。
第二名,赵国
实力雄厚,民风彪悍,尤其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实力大增,从三流国家一越成为一流强国。战国后期都可以和秦拜拜手腕。
第三名,楚国
地大物博,实力雄厚。但中后期被秦国爆锤,实力一再缩水。但也有为数不多侵占秦国领土的胜仗。排名第三。
第四,魏国
人才输出地,其他六国人才加在一起也没有魏国的人才出名。
第五,韩国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我是浮沉的历史,这个问题的我来回答一下。

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两个时期,战国七雄的国力和军力排名在各阶段都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有四个关键的阶段,第一个是魏国在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中两次被齐国击败之后、第二个是五国伐齐之后、第三个是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之后。
在战国的早期实际上七国的实力相差都不是很大,除了已经崛起的魏国和幅员辽阔的楚国为头等强国外,秦国、齐国、赵国和和韩国四个国家则都是半斤八两的,而燕国在那个时期是一个完全没有存在感的弱国。第一档:魏国、楚国。第二档:秦国、齐国、赵国和韩国。第三档:燕国。

魏国在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中两次被齐国击败之后 ,魏国的国力在连战连败后严重下降,魏国头等强国的地位已经失去。最为击败魏国主要力量的齐国一跃成为头号强国,与楚国并列为第一档国家,而秦国虽然已经变法,也从魏国那边获得了不少的领土,但是其实力还是很有效的,只能排在第二档的第一名,魏国则排在了秦国之后,其他国家的排序不变。
在公元前284的(秦昭襄王二十三年)五国伐齐之战后,齐国在五国联军的打击下从此一蹶不振,燕国顺势逆袭而上成为了第二档的国家,秦国则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而韩国、魏国和楚国在之后的一段时期都被秦国胖揍了一顿,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后灭掉中山国后默默地发展着。

到了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战国形势已经更加的明朗了。秦国第一的位置无人能够撼动,赵国凭借击退秦军的战绩稳居第二,接下来的排名为楚国、魏国、齐国和燕国,四战之地的韩国则永远的沦为了最弱小的一个国家。
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国力排名及变化
战国时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魏国独霸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
2、齐秦争强 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进入了齐、秦争强时期。3、一枝独秀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战国后期,七国综合国力大致为,第一梯队:秦;第二梯队:齐、楚、赵。第三梯队:韩、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