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安全难题有哪些?该如何破解
汽车这种产品是一种集工业大成于一体的结晶。涉及到工业领域的方方面面。光是材料就包括钢铁,铝材,玻璃,橡胶,塑料,皮具,织物,科技面料……涉及到的领域更是包含材料学,力学,热力学,空气动力学,精密加工,电子电力,智能化……
汽车是交通工具,其最基本的属性应该是安全,可靠;其次是性能,质量;再其次是外观,舒适性,经济性和智能化。
一个好的汽车品牌是需要有多年的工业积累和技术储备的。现在有些汽车品牌横空出世,打着“互联网”,“智能汽车”的旗号,堆砌概念,搏取眼球。其实只是拿着投资人的钱,扛着新概念的大旗,找一间代工厂,得益于现代汽车工业和国内零部件厂商的发展成熟,硬是拼凑出一台所谓的“智能汽车”。
这种车完成度非常低,没有经过长期严格的各种测试,也没有一代一代的技术革新。仿佛是一间空中楼阁,经不起风吹雨打。
这种急功近利生产出来的产品。有何安全性可言?拿着一款完成度连五成都不到的产品就上市销售,这是拿车主的生命财产开玩笑。

厂商宣传的重点都是大屏,互联网,智能驾驶,华丽的外观,花哨的功能。这些都是看的见的东西。那看不见的东西呢?悬挂,底盘,焊接工艺,耐腐蚀性,结构刚性,发动机/电动机耐用程度?有测试数据吗?就那么点销量还频频报出各种匪夷所思的故障。
我双手赞成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我也赞成汽车智能化,网络化。但我不赞成某些拿到投资一拍脑袋就要造车的做法。

回到问题,汽车是交通工具,汽车的智能化应该是由传统车企升级而成,而不是互联网思维下的一蹴而就。要解决智能汽车的安全性问题,只能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的实现,绝对不是把车主当测试者和小白鼠“摸着石头过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