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的日本动画《宠物小精灵》现在却叫做《神奇宝贝》
《神奇宝贝》第一部叫《精灵宝可梦 无印》就是没有副标题,在第二部《精灵宝可梦 超时代》给《神奇宝贝》加了“无印”,所以除第一部《神奇宝贝 无印》外,后面都有副标题。1996年开始在电视上播放的动画及相关电影、短篇集、放送局和特别篇的统称。
第一部 《精灵宝可梦 无印》第二部 《精灵宝可梦 超时代》
第三部 《精灵宝可梦 钻石与珍珠》
第四部 《精灵宝可梦 超级愿望》
第五部 《精灵宝可梦 XY》
第六部《精灵宝可梦 太阳&月亮》
其实这两种叫法都没问题。
宠物小精灵是港版翻译,神奇宝贝是台版翻译,我们玩游戏则习惯称口袋妖怪,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翻译不同,就好像路飞台版翻译成鲁夫一样。
但我比较喜欢口袋妖怪,这名字比较好听一点,神奇宝贝也很贴切,主要看你看的是什么版本,译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海贼王一样很多名字。
神奇宝贝的原名叫POKEMON,2016年2月26日,在精灵宝可梦直面会上,石原恒和公开了主系列的第七世代新作《精灵宝可梦太阳·月亮》,于2016年11月18日发售,还宣布了精灵宝可梦这一官方译名。
其实也不想这样的,不过想神奇宝贝这些名字早被注册光了,无奈只能重新弄一个名字,现在就成了精灵宝可梦,其实感觉并不怎么好听,也没有以前顺口了。
准确的说,题主所说的有关这部作品的两个译名都非官方译名,大多数的日本动漫在正式被引进中国之前都会现在港台地区播放,正因为地区不同作品会出现差别性的译名,往往这些译名都非官方的统一译名,《宠物小精灵》正是这部作品众多译名之中的其中之一,除了作品本身的译名之外,甚至有些角色的名字都会改变,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皮卡丘”与“比卡超”这两个音译。
该日本动画原名为《Pokémon》,香港译名为《宠物小精灵》,台湾译名为《神奇宝贝》,大陆方面的译名则是游戏译名《口袋妖怪》以及《口袋怪兽》。
题主最开始看的版本《宠物小精灵》是动画最早期的作品,由“深圳电视台”引进“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译制,当时与香港地区使用了相同的动画译名,而后期改名为《神奇宝贝》是因为引用了该动画的台湾配音,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看到的动画名字都是《神奇宝贝》。
而在2016年的直面会上,制作人之一的石原恒和公布了作品的真正官方译名,尽管大家更为熟悉的是香港译名《宠物小精灵》以及台湾译名《神奇宝贝》,但是为了将已成为世界共同译名的“Pokémon”之名传播出去,官方借着游戏首度发行中文版的机会将名称统一改为《精灵宝可梦》,其中的“宝可梦”既是我们所熟悉的神奇宝贝们的统称,是“Pokémon”的谐音译名。
之后原本为《口袋妖怪》的游戏版与为《神奇宝贝》或《宠物小精灵》动画版都继承了官方译名,统一更改为《精灵宝可梦》。
自此,我们熟悉的那部经典的童年作品正式告别了多种译名,有了统一的官方译名。
不过对于官方译名,网友们依旧是脑洞大开,很多网友也曾推测之所以没有沿用我们熟悉的名字,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名字已经被注册而无法使用。
为什么宠物小精灵改名叫宝可梦
是“宝可梦”喔,因为这个系列的英文名字是“Pokémon”,音译过来也就是“宝可梦”。“宠物小精灵”是香港的翻译名称,另外还有台湾翻译为“神奇宝贝”,大陆民间“口袋妖怪”(主要是游戏作品的命名)。不过现在最通常的叫法还是“精灵宝可梦”,可以在近期任天堂发布的该系列作品官方命名中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