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华网批腾讯: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
其实说这种看法,如果你站在商人的角度去理解,绝对会被喷子喷死的,你只有现在所谓的道德方面去理解,别人才会觉得你好。是这样,游戏哪个国家都有,而且不仅青少年玩,青年人玩的也不在少数,你不可能一棍子打死吧。所以,很多时候就顺便说说,毕竟腾讯每年的税钱可不是白交的,这就是保护费啊。再说,如果一个孩子沉迷于游戏,腾讯的确有责任,但是更多的责任应该来自监护人吧,腾讯只是提供了一个工具,本来的意愿并不是让你沉迷,只是青少年的自制力差,所以才会沉迷。如果按照腾讯有错的角度,那以后持刀杀人就不要抓犯罪的了,抓卖刀的啊,因为是卖刀的提供了工具。
我倒是想问问:我还要写多少篇文章才能改变这种表面正确的观点?
家长们还要反思自己多少次才能发现问题不在游戏上面?
张口闭口我家孩子,我同事家孩子玩游戏怎样怎样,仿佛这些例子生动可信,就在身边,游戏还真的在残害孩子。
且不论这些个例被这些人到处宣扬的扩大,再说这些孩子的颓废真的是游戏导致吗?游戏作为表象,作为孩子颓废的表达行为就能把所有锅推给游戏?
你怎么不想想是为什么导致你孩子不想学习,不爱社交,不爱运动呢?
当然,按你们的逻辑,你们立马反击:游戏好玩啊。这是当代鸦片啊。
那怎么能有其他孩子,就比如我,既玩游戏也能照顾学习,也爱运动呢?游戏真如毒品一样让人产生生理的依赖?那你怎么不爱玩?更多是心理依赖罢了。
家长不顾及孩子,引导不到位,对学习不鼓励,考差了打一顿完事等等这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才是孩子逃离学习和社交,去选择容易获得肯定和满足的游戏世界的深层诱因吧。
自制力不好?你不去教孩子如何提高自制力,就知道千方百计封堵游戏,然后在网上大诉苦水,痛骂游戏,我就可以说,你或许可以堵住游戏,以后夜场,蹦迪,哈草,任何一样东西都会让你那没有自制力孩子废掉。
这样你又可以骂其他东西了。
游戏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消遣娱乐的方式,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是家长监管小孩没做好,社会诱惑这么多,在不适当的年龄接触就容易沉迷。
游戏对于有天赋的人来说就不是负面的东西了,如今电竞行业这么火,小孩通过兴趣进入游戏,通过训练也可以做到职业选手,为国争光的。
所以不要把腾讯游戏看作洪水猛兽,游戏是没有属性的,只是看我们怎么对待它!新华社站在他们的立场说这些话无可厚非,有没有人复合,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多少道文件?其实如果真的想做,一道文件就够了!
比如:广电总局不予审批游戏上线。别说腾讯,就是腾讯➕网易➕所有的大型互联网游戏厂商也不敢把未经审批的游戏上线。
再比如:干脆一点,不允许制作、发行网络游戏、电子游戏,但凡制作发行的单位一律吊销营业执照!
还有:不允许引进国外制作、发行的网络游戏、电子游戏。
再有:移动、联通、电信,不允许给网络游戏及其经营者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问题是,即便如此,所有的少年儿童都没有网络游戏可以玩,他们真的就能够自愿坐下来认真读书吗?他们会不会坐下来认认真真打麻将呢?
新华网能够发出这样的声音,只能说明新华网的发声者都是不打游戏的一群人,年纪在四十岁往上甚至更高!等80、90、00后占据媒体发声位置的时候,还会有舆论发出这样质疑网络游戏的声音吗?正如同40后占据媒体中心的时候担忧60后被交谊舞、霹雳舞给带坏了一样!
过几天高考结束,问一问各个省区市的状元们,你们打游戏不?没有游戏的话你们的成绩会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