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泡果奶哪个国家的
2018年6月1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通知,停止播出“O泡果奶”等违规广告。其中宣传“O泡果奶”“莎娃鸡尾酒”的电视广告,部分内容含有表现学生早恋和少男少女饮用酒精饮品感受等情节,价值导向存在偏差,易对未成年人产生误导,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O泡果奶、邦育特等广告被停播,如何看待广告中存在的早恋、夸大宣传等成分
禁播原因:
一、宣传“O泡果奶”“莎娃鸡尾酒”的电视广告,部分内容含有表现学生早恋和少男少女饮用酒精饮品感受等情节,价值导向存在偏差,易对未成年人产生误导,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二、宣传“邦瑞特植物防脱育发露”“汉方育发素”“飘宣秃大夫发根活力素”的电视广告,存在夸大夸张宣传、误导受众等严重违规问题。
根据《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同时第十条规定,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
结合新闻内容看,案涉的几款广告均存在违规情形,故而广电对此类广告采取下架行为并无不当。
广告,广而告之的必须是真实事实
广告由来已久,广而告之并没有什么,但是很多商家会利用媒体,对自身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进行过分夸大甚至是无中生有。
但是回到根本上面来说,广告的根本作用就是将自己真实的情况广而告之出去,这才是广告的本质。
其实是非常常见的。
广告具有夸大的性质,可以说是众所周知。
比如我们看到的各种洗发露广告,那种柔顺的丝滑感觉,甚至各种放大到细节的图片,其实都是存在夸大成分。
比如一个下面是一个洗发水广告的拍摄过程。
首先我们看到的头发飘逸,是这么拍出来的,后面用一个和幕布背景相同颜色衣服的人进行操作,然后这样后期处理的时候就可以只看到模特而不用看到后面的人,并且呈现出了飘逸的感觉。
比如如果模特头发太少,需要植入假发来让广告片拍摄的更加美好。接了假发,这样头发更加浓密,也更加有质感。
最后就是我们电视上看到的广告效果。
因为家有小孩,所以经常看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还有北京台卡酷少儿频道等等。经常在看这些频道节目中间,有时候看一些广告,有一种吃苍蝇般的感觉,真是让人无法忍受的。
这些广告,很多价值观是极度扭曲的,比如说存在着提倡或者怂恿攀比的这种行为,让孩子们觉得买某一款的产品就有面子,他如果没有的话在同学当中会被看不起这样的一个价值观埋在广告里面。
当然像题目所提的O泡果奶、邦育特等存在传播早恋的一些因素,在类似的,央视少儿频道也是存在的,就比如说那个旺旺碎冰冰,有一个广告词叫“你一半我一半,你是我的另一半”,这完全是一种成人化的一个广告词,放在少儿频道,真的是很不伦不类。
还有一些儿童广告就是卖智能故事机或者机器人这样的一些儿童机器,几乎就把成这些产品打造成,无所不能的教育设备,有了这些机器,再也不用家长和老师操心了,小孩有了这些产品以后学乖懂事了、成绩变好了等等等等。这样的过分夸大宣传,无疑是对于整个教育观念的一种扭曲,会把家长的陪伴重要性虚无化,把教师、学校的教育功能彻底矮化。
现在像各种少儿频道的广告,真的是各种垃圾广告的集中地,堪比一些面向中老年群体的那种卖包治百病神药的垃圾广告。如今面向儿童、老年群体的广告成为各种扭曲价值观泛滥的重镇。所以真的是需要好好整治整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