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战神霍去病,为什么敢在皇家猎场射杀李敢
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为打击匈奴立了大功。而且,汉武帝也很欣赏这两位自己亲自培养的将军,两人都被封为大将军。
在一次与匈奴的决战中,李广因为迷路,没有达到卫青部署的战术要求,虽然还是胜利了,卫青感觉没有达到好的效果,原因就是李广因迷路没有起到作用。卫青问责李广,按律当斩。李广悲愤之及,说我已年过半百,为国家征战七十多次,无不奋勇杀敌,如今我怎能受如此羞辱。李广在悲愤之中自杀了。他的士兵和边境的百姓,无不伤心。
卫青班师回朝后,李广的儿子李敢也正好打仗回来。李敢也是汉武帝很欣赏的一位年轻的将军。他听说父亲李广去世,迁怒于卫青,竟然自己找到卫青指责并动手打了卫青。霍去病听说舅舅被打,很是生气。在一次与汉武帝去围场打猎时,霍去病竟然报复,用箭射死了李敢。汉武帝知道后痛骂霍去病,要求封锁消息,就说李敢是被野鹿顶死的。并命令霍去病立即赶赴边关驻守躲避,可惜,霍去病还没有到驻守大营,就突然去世了。
李敢找卫青指责,卫青根本没有在意,卫青是位很大度的人。霍去病执意射杀李敢,主要是为舅舅出气,而且也是年轻傲气,那么年轻就是大将军了,士气正旺。他敢射杀李敢,与汉武帝的袒护是非常有关系的。
有关霍去病这个人,其实说句实话,我个人对他是没什么好感的。因为他的个人品质,说好听点叫孤傲,说难听点就叫公子气太重。
对于霍去病的私德,《汉书》和《史记》写得都不多,而且基本相同,我在这里摘录出来:
这段记录,主要说的就是这么几件事:
1、霍去病话很少,而且比较敢想敢干;
2、汉武帝想教他兵法,他不学;
3、皇帝要赐给他大宅子,他不要;
4、霍去病出征的时候不体恤士卒,自己锦衣玉食,士兵快饿死了。
喜欢霍去病的,认为这是他很酷、敢于破旧、淡泊名利的表现(最后一点我实在没法洗)。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呢?
话少还敢干,不就是人狠话不多?
卫青,西汉名将,汉武帝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卫青的三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二姐卫少儿是霍去病之母,所以卫青是霍去病的亲舅,汉武帝是霍去病的亲姨夫。
李广是秦代著名将领李信的后人,汉文帝时,李广才气并使,在北地极有守边之功。汉景帝"七国之乱"再与三十六将军平叛,再次成名。但李广比较耿直,说话直接,做事情也不会拐弯,与他同期参军且战功平平的堂弟李蔡都封侯,位列三公成为丞相,他还是一个没有封侯的将军。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决定给匈奴致命一击。60多岁的李广闻之消息后,主动请缨,要求担任先锋官率先突入匈奴境内。汉武帝本不想让老迈的李广参与,但经不起李广再三请求,但又暗授机密于卫青,不让李广担任先锋一职。
由于没有合适的向导和其他各种原因,李广所部迷失在沙漠之中,结果没有如期抵达战场,等李广赶到的时候,单于已经逃走。汉代军法严苛,卫青派了一个无名小卒来问询为什么李广误了和自己混合的期限,以至于让匈奴单于逃跑了。
战功赫赫的老将李广觉得一个无名小卒来问询是对自己的羞辱,只回复说“都是我李广一个人的责任,跟我手下无关。我会自己和跟皇帝说”。结果汉军在返回途中,李广就自杀了。
李广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是李当户(李陵的亲爹),二儿子李椒,三儿子是李敢,其中李当户和李椒早亡,唯有李敢一直跟随父亲李广身边,与匈奴作战。
不过这可以惹恼了官二代霍去病,霍去病在汉匈大战中,深入漠北大败匈奴,封狼居胥,被汉武帝封为万户侯,大司马骠骑将军。卫青受辱,少年得意,壮气凌云的霍去病自然激愤莫名,外甥为了维护舅舅而出手杀人,这在当时那个可杀不可辱的时代里,是最正常不过的应激反应。
一切皆因李广而起。
李广出生于骑射世家,年少时便弓马娴熟,从军后,与匈奴作战时异常勇猛,每每冲锋在前,立功无数,逐步被提拔为任骑郎将。他算是年少成名。
但成名太早,真的不是好事。步子迈的太大,灵魂会追不上。年少成名者,往往自视甚高,自我要求非常严格,一旦遭遇失败,往往变本加厉,会想方设法的证明自己,目标如果还是无法企及,就容易孤注一掷,走向极端。
李广性格巨大缺陷就是过于偏执。
李广射箭技能非常了得,常常箭无虚发,下属无不佩服。但下属的称颂,反倒让他骑虎难下,每次都想提升命中率。为了神射手的虚名,常常敌人临近时,他才肯射箭,命中率确实提高了,但也多次让他深陷危险之中。
李广好虚名,还曾为面子杀人。李广被贬为庶人后,有一天,和朋友外出打猎,晚上在野外喝了点酒,回来的稍晚。回来到了霸陵亭,亭尉不让李广通过,随从说了句“这是前任李将军。”没想到,亭尉丝毫不给面子,怼了一句“现任将军都不给过,别说前任的了!”李广因此怀恨在心,后来他被重新启用时,就借故杀掉了亭尉。
李广自视甚高,他觉得,凭他的资历,他的成就,封个侯应该没问题,何况自己的下级很多都封侯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活了大半辈子的他,还是看不开。他偏要追求这些虚名,就算放弃生命也在所不惜!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决定给匈奴致命一击。汉武帝起先并不想让老迈的李广参与,但经不起李广再三请求,答应了。
平心而论,若是就军事能力而言,李广和李敢这对父子,倒也不逊于卫青和霍去病这对舅甥。可是,武将打仗除了军事才能以外,还有许多决定胜负的因素,也正因如此,历史上才会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说法。而李广之子李敢,则是惨死于少年战神霍去病之手。
古往今来,无论存心与否,选边站队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而争功也是武将中常见的行为。说起李敢之死,还得从他父亲李广的悲情人生讲起。
李广原是汉代名将,在抵御匈奴的战争中也算是九死一生。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位将领始终未能取得骄人的战绩,甚至在领兵与卫青会师的过程中因遇到风沙而迷路,延误了时间。结果,多年郁郁不得志的李广,在失去立功的机会后,因激愤而自尽。
眼见父亲一生兢兢业业,最后死的稀里糊涂,李敢便将这股子怒火发泄到了卫青身上。李敢觉得,卫青对李广的责备有些严重,甚至认为这是一场不公正的责罚,而自己的父亲之所以自尽,在很大程度上与卫青的发难有关。所以,年少气盛的李敢,揍了位高权重的卫青。
卫青被揍后,并没有追究。卫青为何不处罚李敢,已经很难说清,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自己也觉得李广死的可惜。所以,卫青并没有为难李广的儿子李敢。
然而,看到自己的舅舅被李敢揍了一顿,当时最为得宠的霍去病却火气很大。就这样,在一次狩猎行动中,霍去病将自己的箭对准了李敢。在皇家猎场里,霍去病在众目睽睽之下杀了李敢。
李敢是当时的名将,而且也取得过不少战功。可是,比起后台更硬、声明更大的霍去病,李敢却犹如砧板上的鱼肉,不仅任人宰割,而且死的不清不楚。惨案发生后,汉武帝并未追究,而是随便找了个借口,说李敢是在狩猎过程中意外而死。
逆战创世光环和战神光环区别
战神光环:
自身血上限+50,回血2%(每5秒),攻击力+6%,切枪换弹大幅提速
团队血上限+12,回血1%(每5秒),攻击力+2%,切枪换弹大幅提速
战魂光环:
自身血上限+20,回血1%(每5秒),切枪换弹提速
团队血上限+5,回血0.5%(每5秒),切枪换弹提速
可以认为一层战神,顶两层战魂,血量还要多点,还有攻击力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