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扫福可以到相册里扫吗
不可以。支付宝扫福的功能是通过摄像头对着红包图片扫描实现的,而相册中的图片并没有摄像头的输入来进行扫描。因此,要使用支付宝扫福功能还需打开摄像头才能正常进行扫描。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支付宝扫福时间了,大家对这个活动目前有什么想法
今天的支付宝集五福很没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往年都是头破血流的想要扫到一张敬业福,或者是用沾沾卡从朋友那里复制一张过来好到朋友圈去炫耀一番。
今天却异常的顺利,1月13日凌晨12点开始的活动,瞬间就有80多万人集齐了五福!第二天早上人们也开始疯狂扫福,集齐了很多人,当然我也不例外,但是事与愿违过多的都是扫到富强、爱国。
花了一天的时间我去网上看了各种扫敬业福的骚操作,发现还是有那么一丢丢道理,于是我就收藏了部分有趣的福字,比如中国移动,可口可乐等等定制福。
就在今天早晨到公司上班,我的同事接二连三的扫到了敬业福,我酸了。昨天我扫到一张沾沾卡,让同事把其他福卡都转移到我的支付宝上,只留下一张敬业福让我去复制,结果是:失败了,没有沾到。我有点失落,不过好在我还没有去扫过福。
没想到扫了几张昨天收藏的图,第三张就顺利出了敬业福,我瞬间集齐了五福,还发了个朋友圈炫耀,再接下来第9张又是敬业福,天啊?一天之内我竟然集齐了2套五福,活动刚开始第二天啊?是不是太顺利了?还是说支付宝今天的套路改了?
再来说说全家福,去年12月支付宝搞了一个家庭成员组合,每天签到啥的,集福活动也可以获得福卡,它的作用是只要你是家庭组合成员,谁获得全家福就可以有机会抽取全家还花呗的大奖名额,就有点像去年的花花卡一个性质,不同的是去年花花卡可以送人,今年的全家福不可以赠送,但是只要一名家庭成员抽到,全家成员都能受益享受支付宝帮你还花呗。
最后我想说的是,没人会在乎你支付宝在大年三十五福开奖瓜分到了几块钱?往年五福到了,年味也就到了。集五福就是一种过年的氛围和情怀,不得不说今天的集五福似乎毁了这一切。你们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支付宝扫福活动今天刚刚开始。我觉得大家应该正确看待:
①:这是一个商业活动,不要太在乎最终分到多少钱?因为最终抢到免还花呗的毕竟少数,而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卡背面都是商家的推广宣传优惠券;
②:这是一个祝福活动,我们在乎它的祝福形式,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一起扫福,集福,一起交流祝福,是一件比较快乐的事情。
③:这是一个发红包活动,最后大家领到多少都应该高兴,毕竟阿里是直接掏出5个亿来发祝福给大家。
今年这个活动从周围的朋友圈看到的情况是没有去年那么红火,我个人觉得其中的原因:其一是通过去年集福活动热乎劲过去以后吧,回想起来也没啥意思,纯粹是跟着大家瞎起哄!
另外一个呢也是最主要的,今年由于玩抖音呀、火山、头条等心视频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大家参与某宝集福的热情自然就会有些消退!
支付宝是为了培养用户习惯而做的集福活动,随着集成五福之后每年红包变少,如果抱着领取大红包的心态去集福,估计很有可能会失望,心态要平和,当成一个春节游戏,集福过程中会跟亲朋好友有共同互动话题,有年味,这应该才是最重要的!

一年一度的支付宝集五福活动又来了,当然头条也有啊,貌似去年瓜分了8.88元,但貌似不知道花了多大功夫才集齐五福,也不容易啊,你瓜分了多少钱呢?
目前差不多已经有70万人集齐了,速度还是相当快啊,大清早上班就听见公司妹妹们在讨论,互相赠送副卡,兴趣就是这么高涨。
从我们自身看,收集类的活动通过让自己拥有主宰权和这一核心驱动力的情况下促进用户收集行为,让我们产生拥有感,通过自己努力设法,调动自身资源的本质下激发用户收集行为,让用户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来之不易的钱,同时,用户有足够的时间、情感投入,这恰恰是短期上线的运营类活动很难保证的。
再让你获得小额收益,同时抱有大额幻想的情况下,支付宝能够促进用户流量的提升,因此,在做玩法设计时,首先要尽可能地提升收集物的价值(尤其是感知价值),其次要与其它的行为动机相结合,产生更多玩法,给用户足够的理由完成收集活动。
根据“目标实现效应”理论,用户开始行动,实现从0到1是最难的。
而越接近达到目标,完成任务的欲望就越强烈。哪怕看上去好像有了一些进展,也会有很好的激励效果。
所以,设计师要帮助用户快速取得进展,而不是让他从零开始。在用户进入游戏时就想办法给他第一个收集物,这样做的好处除了有效激励外,还可以实现用户投教,告诉用户你的收集物是通过怎样的行为获取的。
比如,集五福的活动中,用户会轻而易举的获取到除“敬业福”以外的副卡,然后在促使用户从不同的方法,角度,获取敬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