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战略轰炸机很难吗?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中美俄拥有
严格按照洲际战略轰炸机的标准,中国并没有,只有美俄才有,包括图-95,图-160/B-1,B-2,B-52。
国际上对于战略轰炸机一般有两个纬度来定义: 一是大航程,大载弹量,二是能挂空基核弹头实施战略威慑以及洲际轰炸,从第二点来说,轰6K可以算作战略轰炸机或者准战略轰炸机。
但是从国际范围,对比美俄的图95, 图160,B52,B-1,B-2来说,轰6K确实还有相当的差距,毕竟轰6K的原型来自苏联的图16,先天不足,中国已经魔改到极致了。
大飞机的研制,涉及的东西太多,材料,电子,化学,机械,空气动力学以及国家综合工业实力等,不是简单的将小飞机机体放大即可,而且战略轰炸机要服从国家整体战略需要。
如果真的不计成本来做一款战略轰炸机,以空客以及欧盟的技术实力,也不是做不出来,但美国以及北约不允许呀,而且太烧钱,研制出来也装备不了几架,价格会是天价。
研制战略轰炸机当然很难,这是一个国家科研能力和制造能力的结晶,涉及空气动力、发动机、电子、信息处理、材料科学等各方面的研究和制造,只要存在短板就难以成功。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在一些前沿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这些核心技术没人肯卖给你,必须自己攻关,比如隐身技术、雷达技术、发动机技术等。我国的轰炸机研发是从仿制苏联的图系列轰炸机开始的,吃透技术后仿制出轰六轰炸机,然后进行魔改,形成轰六系列。但由于发动机的短板仍然存在,轰六怎么改都没达到远程轰炸机的标准,充其量只是中程轰炸机,威胁不到美国本土。号称世界第一制造强国的中国研制轰炸机尚且困难重重,更何况其它小国家?
为什么国际上能买到战斗机,却买不到战略轰炸机
为什么买不到战略轰炸机?因为卖方不卖啊!何为战略,战略是对战争全局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决策,既然下了战略,那绝对是大杀器。世界上仅有美俄两国有战略轰炸机,比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还少,可见制造难度有多大。
研制战略型轰炸机的其中一个前提就是要有这种需要。但是对于许多国家来说,根本就没有这种战略需求,所以也就没有十分必要去研制战略型轰炸机了。要知道,现代的战略型轰炸机的航行距离通常超过1万公里,能够携带数十吨的炸药对敌方目标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另外,它还可以作为大型的反舰或者巡航导弹的空基发射平台使用,像这种战略型的作战任务,许多国家根本就用不到。
以枪骑兵和白天鹅为例,都具有战略轰炸机所具备的弹量多,威力大,航程远等特点,作为核三位一体打击的空中力量,是核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一点,有核的国家都在研制或者仿制战略轰炸机,没核的国家买到也没用。


题目都写明了是‘战略’轰炸机,那就是关乎一国之根本,一国之大局,如此重要的东西怎么可能卖给别的国家!
两国相争,比拼的就是实力,我有而你没有,这在关键时刻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