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有迫击炮吗?怎么样
兔哥回答;二战日军是有迫击炮的,而且型号比较繁杂,有多种迫击炮,但数量都不大,所以很少见到它也就不奇怪了。日本二战时步兵也装备炮,而且和炮兵装备的炮分开称呼,二战时日本把迫击炮分为两个兵种装备,口径90毫米以下的迫击炮成为曲射步兵炮,归步兵部队使用,把90毫米以上的成为迫击炮,归炮兵部队使用,其实都是迫击炮,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另外,日本的掷弹筒也属于一种拉发式的小口径迫击炮。
日本二战时有哪些迫击炮(含步兵曲射炮)我们找几个曾经装备的说明一下;
(1)大正十一年式70mm曲射步兵炮;这门炮的口径小于90毫米所以叫步兵炮,而且是曲射的,服役时间段从1922~1945年,装备日本步兵,射程约1550米。
(2)九七式81mm曲射步兵炮;服役年代:1937—1945年,射程约2850米。
(3)九九式曲射步兵炮;1939—1945年,主要是伞兵,特种作战部队,这个只是在九七式曲射步兵炮的基础上把炮管缩短了近一半,射程约2000米。
(4)九四式90mm轻迫击炮,1935~1945年,射程3800米,装备日本炮兵部队。
(5)九六式150mm中迫击炮;日本把15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称为中迫击炮,这种炮通常是装备独立的炮兵联队。1936年~1945年曾在日本军队服役,射程约3900米。
(7)九七式150mm短迫击炮;属于把九六中迫击炮的炮管缩短了,1941~1945年服役,射程约3200米。
(8)二式120mm中迫击炮;属于日本炮兵部队,1942~1945年,射程4200米。
二战时日军有迫击炮,而且品种还不少。
其实日军接触和研发迫击炮的时间很早,现代意义上的迫击炮,其雏形就出现在日俄战争中。当时俄军首先发明了迫击炮,用于攻击躲在战壕里的日军。由于效果很好,所以日本也展开了研制工作,不过在战争结束时尚未成功。不过此后日本还是仿制和研制了多种迫击炮。
日本第一款迫击炮研制于1922年,因为正好是大正十一年,所以叫十一年式曲射步兵炮。该炮口径70毫米,最大射程1550米,最大的缺点是重量较重,达到了65公斤,运动不便。
十一年式曲射步兵炮
此后日本陆续开发了十四年式重迫击炮、九零式轻迫击炮、九四式轻迫击炮等多款迫击炮,二战期间日本研制的最后一款迫击炮是1943年定型的二式十二厘米迫击炮。二战里日军陆续装备的各种迫击炮,其口径从70毫米到305毫米不等。
九四式轻迫击炮,口径为90.5毫米
日本还研制了类似迫击炮的九八式五厘米投掷机,主要用于发射炸药包、爆破筒等物,用于破坏地方铁丝网等,主要装备工兵部队。日本甚至研制过300毫米的自行迫击炮,不过最后没有投入使用。
此外二战里日军普遍装备的掷弹筒,在很多国家里也把它归类到超轻型迫击炮,所以在二战里,日军的迫击炮并不算少。
不过在战争初期,日军对迫击炮并不重视。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日军重视精确射击,而迫击炮的射击精度较差,因此陆军高层认为迫击炮浪费弹药,并不喜欢。此外日军当时装备的九二步兵炮具备曲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迫击炮,这也影响了迫击炮的推广。
九六式150mm中迫击炮
所以在二战初期,只有海军陆战队等单位因为携带火炮不便,看中了迫击炮轻便易机动的优点装备较多外,其他部队很少使用迫击炮。
二战日军有多种迫击炮:94式90mm迫击炮、96式150mm迫击炮、97式90mm迫击炮、97式150mm迫击炮、97式150mm迫击炮、2式120mm迫击炮。
日军的单兵掷弹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轻迫击炮,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不远。可以伴随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支援。由于单兵携带且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它的隐蔽性很强。掷弹筒由特制的弹药袋携带。日军在二战中使用了大正十年掷弹筒和八九式掷弹筒。

二战中日本军大量使用的掷弹筒就是迫击炮的一种。日本军人要经受大量的训练使用掷弹筒。因此在使用掷弹筒时能打出非常高的精度。日军使用掷弹筒主要是攻击中国军队的机枪手,他们往往能使用掷弹筒直接攻击机枪掩体,造成机枪手的伤亡,进而防御体系瓦解。这也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伤亡巨大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