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终结者:黑暗命运》
一分给打斗。这次的动作戏绝对是一大亮点。IMAX大屏幕的冲击力也是无与伦比的,我不知道其他观众怎么样,但是我每次看到打斗戏的时候,紧张得脚趾头都勾在一起了,气氛确实做得很好。
一分给莎拉康纳的出场。全片里我唯一的泪点就在老年莎拉康纳的出场了。虽然是情怀加分,但是可以制造情怀点,也是影片本身实力之一。她拿着机关枪,戴着墨镜出场的瞬间,伴随着那句:I'll be back,眼泪瞬间就出来了。
一分给阿诺德施瓦辛格。作为我一直以来尊敬的偶像之一,不管是他的身上的肌肉带给我的触动,还是他为我们留下终结者T-800这一经典形象所带给我的感动。施瓦辛格的出场当之无愧的成为本片最大的荣誉。在这里我已经没有资格去评价演员本人和角色本身了,因为他,就是终结者,而且不再会回来。
剩下的四分留给电影。其实电影除了三大亮点之外,我个人认为是没有什么亮点了,即使有卡梅隆的回归监制,我依然觉得剧情非常鸡肋。影片节奏断断续续,所有的话都不一次性说完,感觉不像在看电影,而是再玩一款闯关游戏,并且过程磕磕碰碰。
作为施瓦辛格的告别作,终结者最后一章,本片确实值得一看
久违的经典IP《终结者》终于和卡梅隆、施瓦辛格一同回归,卡梅隆的监制和编剧身份,意味着这一版才是所谓“正统”续集、天然具有“法统合理性”。
这一次,他还请回了昔日女神,也是现实中他的前妻。
28年后琳达·汉密尔顿再度持枪而立,网友神总结“你大娘还是你大娘”!
两代女主正面对峙A气爆棚,谁还需要什么男主角?
有意思的是,电影里戏份最多的两个男性角色,都不是“人”。
2019年版本的重点明显更女性化。
从前那版“因你的子宫中会诞生未来领袖”而被追杀的故事,变成了“你就是未来的威胁”,女性的角色功能被从“生育载体”中剥离出、以更独立的个体意义存在。
1984年的版本中,琳达饰演的莎拉,是一个毛手毛脚的餐厅女招待、职业能力专门给客人添堵的那种,端个盘子都能端出大型事故现场。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是,重心放在了致敬《终结者2》的动作戏上,对终结者系列的世界观拓展不够,无论是时间穿越悖论、人工智能、人类身体改造的科幻元素都是浅尝则止。于是你只能看到情怀和打不死的老套路,无法带来肾上腺素飙升之外的思考。可惜可惜
《终结者:黑暗命运》给全球影迷带来的最大期待是:卡梅隆以监制身份回归,参与了最终剪辑,甚至还力邀《审判日》的女一号莎拉·康纳(琳达·汉密尔顿饰)重返银幕,与施瓦辛格联手带来一部货真价实的《审判日》正牌续集。但是,就如同老年“莉亚公主”和“天行者卢克”强行回归《星球大战》一样,我们宁愿让一切记忆都停留在逝去的时光中。
这确实是一部让人不忍苛责,但又无法进入状态的电影,即便本着回味童年、找寻情怀的目的去看,也很难从中得到基本的审美愉悦。归结起来,《终结者:黑暗命运》讲述的依旧是一个末日救未来的常规故事,升级版的Rev-9机器人,论本事确实比28年前的液体帅哥长进了八丈高的段位,但全片,充其量只是一场无比漫长的追逐大战和一篇匆忙的时空概念大注解。至于到底是谁承受了“黑暗命运”,相信我,没有一个人会在意。
影片由曾执导过《死侍》的蒂姆·米勒坐镇,但这位擅长将恶搞喜剧与动作元素完美结合的导演,并没有为《黑暗命运》带来什么有趣的干货,他所做的,只是想尽办法烧掉预算,扔出海量疯狂镜头和爆炸场面。
当开场的追杀戏几乎让电影情节停摆时,琳达·汉密尔顿出现了,她依旧是个沉默、强悍、如谜一样的女人,她似乎可以扭转影片跌落俗套的局面,但可怕的是,琳达阿姨和之后出现的施瓦辛格,都只是这条单一、苍白、潦草的叙事轴上的糖葫芦而已,决战之后尘归尘土归土,施瓦辛格那句“I won’t be back”竟没勾起一丝泪点。


终结者6格蕾丝扮演者是谁
格蕾丝的扮演者是麦肯兹·戴维斯。
麦肯兹·戴维斯,1987年4月1日生于温哥华,加拿大影视女演员。
2015年11月25日,与马特·达蒙、杰西卡·查斯坦联袂主演的科幻电影《火星救援》在北美上映。
2017年,出演了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在片中饰演玛莉艾塔。
2019年7月29日,与琳达·汉密尔顿联袂主演的科幻电影《终结者6:黑暗命运》在北美上映,在片中饰演新一任女守护者格蕾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