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航母编队的指挥部不在航母上,而是在驱逐舰上,这是为什么
拥有顶级配置的055型驱逐舰一直被外界认为生来就是航母的"带刀侍卫"。但实际上航母编队中的指挥官或许不是航母本身,而是这艘超级大型驱逐舰055。
055拥有世界顶级的指挥、通联和传感器系统为航母分担指挥压力理所当然。也许有人疑问,指挥舰不应该是航母编队中吨位最大的航空母舰吗?怎么会轮到驱逐舰作为指挥舰呢?其实,航母是个比较特殊的例子。

航母相当于一个海上的移动机场,其它舰只必须围绕它来展开作战,还要配合它的航空作战。所以整个战斗群的航母指挥还的是航母上的编队指挥所自己来。但是其它方面一般就不需要航空母舰去操心了,首先我们来看看在编队中重要的防空作战指挥。

像055和'提康德罗加'这种大型舰都拥有非常强大的对空监测,空情保障以及联通引导能力,这是他们作为防空指挥舰的基础。055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三套相控情报雷达,对各种目标,尤其是隐身目标和导弹目标,可以说都有极强的侦测能力,随时分析复杂的敌我态势,准确而迅速地进行敌我识别。另一方面,它们可以在强烈电子干扰下同时进行多通道舰舰和舰空通讯。在防空作战时及时接收其它舰只和飞行报知的情况,并且迅速告知其它舰机该去哪里和该干什么。

反过来说,如果把这些指挥功能都放在航母上进行,航母上设备庞杂,军舰本身和搭载的战机之间电磁兼容性又比较复杂,容易产生电子干扰,明显是不合适的。我们来看个实例,海湾战争之时期,2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轮流担负航母联合编队中的统一防空指挥任务。
所谓航空母舰联合编队,同时包括了3个单航母战斗群,分布在最大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区内,两艘巡洋舰队轮换进行对空指挥任务,包括态势警戒,空情保障空中管制以及引导,2间以12小时为一班,不断进行轮替和接替。除此之外,"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同时还兼顾对海和对岸作战的指挥,战斗能力强,在用"战斧"巡舰导弹攻击重要岸上目标的时候,它就可以发挥重要目标的作用。"提康德罗加级"能做到的,我们的055将来也能做到在,必然还做的更好。

编队中的反潜任务同样重要,除了反潜的舰艇,就必然还得有舰载固定翼反潜机以及反潜直升机,055作为编队中的反潜指挥舰,除了要获取和处理声学信号,还得协同大量兵力,不仅要指挥舰艇,还得指挥飞机,这些指挥任务通通难不倒配置齐全的055.
谁说的?美军航母编队只有防空指挥部在巡洋舰上,其他全部在航母上
美军一个航母战斗群司令部编制人员达到100人,如果算上辅助人员以及下辖的各功能性作战指挥部,总编制人员可以达到200~300人。一艘驱逐舰总共也就200~250人的编制,哪里来的空间装下那么多人员?而且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军官,不少还是高级军官,可不是可以随便挤在一起的普通士兵,个人生活空间要保证足够,军官休息室也不能少。如果一艘驱逐舰要满足上述那么多人员工作生活的话,还有毛个作战能力??
更何况驱逐舰级别的也远远无法满足航母指挥中心所需要空间和设备,如果仔细观看辽宁号航母的话,可以看到航母两侧有很多像钓鱼竿一样的东西,这就是长波通讯的鞭状天线!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指挥通讯要求极高,要能够满足远至后方海军基地司令部,近到战斗群内各军舰,上至空中的战斗机,下至编队的核潜艇建立通讯联系。所以需要这些大型鞭状长波天线,请问这玩意驱逐舰能装的上吗??
辽宁号航母侧舷的鞭状天线
鞭状天线起竖状态,请问那艘驱逐舰能装上这种大型天线??
实际上美军航母战斗群,战斗群司令部以及五个功能性作战指挥部中的四个都是放在航母上,为满足战斗群司令部工作需求,专门建造了一层指挥舰桥,与航母自身航行指挥使用的舰桥分开。唯一不在航母的是防空作战指挥部,但他也不是在驱逐舰上,而是设在巡洋舰上面。这也是美军航母战斗群里面,巡洋舰和航空母舰是捆绑行动的,而护卫的驱逐舰则是各驱逐舰大队轮流抽调。尼米兹级航母的多层舰岛,核动力航母舰岛较小,所以需要多层才能满足指挥部的空间需求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美军宙斯盾系统更适合指挥防空,所以美军把防空作战指挥部设在巡洋舰上,由巡洋舰统一指挥各驱逐舰进行防空作战。辽宁号航母的护卫驱逐舰也是各大舰队抽调的,北海一支队、东海六支队和南海九支队先后充当过航母护卫,如果指挥部设在驱逐舰上,请问是哪一艘??
美军其他四个指挥部分别是空袭指挥部,指挥官由航母舰载机联队联队长兼任,除了制定和指挥空袭行动外,还负责指挥水面舰艇上的战斧巡航导弹的发射和攻击。水面作战指挥部,指挥官由航空母舰舰长兼任,除了负责指挥海战外,还负责对海区和地面进行监视。反潜作战指部,指挥官由驱逐舰中队长兼任,但工作地点依然在航母,不过并不在舰桥上,而是在专门建立的反潜指挥中心里。电子战指挥部,指挥官由司令部的电子战参谋兼任,这个指挥部是与司令部一起在指挥舰桥上。
相比较下,只有前苏联/俄罗斯的舰队司令部不是放在航母上,不过那是因为他是有排水量高达2.4万吨的基洛夫级核动力战列巡洋舰,有足够的空间安置指挥设备和人员,而且防御能力更强。
谁告诉你的,中国第一艘航母的就在航母上,瓦良格上就有舰队指挥部,辽宁号当然也继承了,中国自己造的在不在不知道。法国,英国,甚至日本的那个小豆丁舰队指挥部都在航母上,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舰队指挥部不再航母上的只有美国。但人家也不在驱逐舰上,舰队指挥部即使精简到最少那也得有几百多人(包括海图制作,情报监听分析,指挥调度,气象判断,后勤管理一系列的部门),驱逐舰总共也就200到300人,怎么可能装得下,就算这些人睡觉吃饭休息全部堵造过道上,那你觉得这些人怎么指挥怎么放他们的设备。美国的舰队指挥部在专门的指挥舰上,比如蓝蛉号这玩意有1.9万吨,就为了装这些指挥部人员。
蓝蛉号
航空母舰打击群的指挥部就是在航空母舰上!在航空母舰上!在航空母舰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题目本身阐述“指挥部在驱逐舰/巡洋舰上”这个说法根本就是错误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航空母舰打击群的指挥部不在航空母舰这种说法,显然很多朋友不了解航空母舰打击群指挥部和下属部门的结构,将所谓“防空指挥部”当成“打击群指挥部”,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就以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打击群为例看一下整个打击群的主要指挥官及其驻扎的位置。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打击群的指挥中枢为“航空母舰打击群司令部”,司令部位于航空母舰(旗舰),打击群司令部司令(CCSG)为美国海军资浅少将(一般任内会晋升为海军少将),参谋长为美国海军上校,其主要指挥岗位如下:
上述指挥岗位中,除打击群司令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防空作战指挥官、打击指挥官和水面战和潜艇战指挥官。其中防空作战指挥官主要职责为协调整个编队防空作战任务,“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设有专门的防空作战区;打击指挥官职责为协调飞行中队实施攻击,必要时调动水面舰艇和潜艇中的“战斧”巡航导弹协同打击;而水面战和水下战指挥官负责水面对舰打击和对潜作战。
而设立在航空母舰上的核心指挥机构位于03层甲板(机库和飞行甲板中间位置),该区域包括指挥官工作舱室和居住舱室。其指挥机构包括如下几部分:
航空母舰情报中心CVIC
水下战分析中心
舰载情报侦查中心SESS
战术旗舰间指挥中心TFCC
海上作战中心
航母战术支援中心CV-TSC
的确,航母打击群的编队指挥部门一般都在护航大型舰艇上,并非设在航母上,这是目前各国海军通用做法。为什么会这样?下面我们来详细的分析一下。
首先,来谈一下指挥舰的概念。指挥舰言外之意就是在一艘作战舰艇上安装完备的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能够分析、处理汇总各种情报信息,并将各类信息及时准确的分发至各个单元,从而保障海上编队的正常运作,就如同是空中预警机发挥类似的作用。
指挥舰是现代舰艇的重要一个分类,除了美国专门研发过一款蓝岭级大型指挥舰之外,其余的国际上普遍采用现役的大型作战舰艇进行指挥模块优化,从而兼具发挥指挥舰的作用,或者说着重突出指挥的功能。比如我国在发展051系列驱逐舰时有051Z型“Z”就是指挥型的意思,另外深圳舰就是一艘不错的指挥舰,服役后长期担负南海舰队旗舰。
相对于其他作战舰艇,但就指挥这一功能模块,指挥舰显得更加专业,安装的舰载海上联合编队作战指挥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备,指挥效率也更高。指挥舰的出现,将大幅降低航母自身资源的紧张性,更有助于发挥航母的最大作战效能。
其次,我们从构造上看。航母舰岛有别于其他水面作战舰艇,主要有航海和航空指挥两部分组成。我们知道航母主要以舰载机为核心战力,因而在有限的空间内,航空指挥部门的作用更加突出,因而在设计之初就极为注重航空部门的建设。
受到飞行甲板与舰岛尺寸之间的天生矛盾,未来搭载更多的舰载机和保障舰载机的出动能力,航母的舰岛尺寸是越小越好,因而世界各国在发展航母时都在尽可能的简化航母舰岛设计,从而最大程度的缩小航母舰岛的尺寸,这与提升航母舰载机的作战能力并不冲突。航母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作战系统,需要保证航母自身的运作,因而在有限的舰岛上需要集成尽可能多的功能,这就大大降低了航母自身的编队指挥能力。反之,大吨位驱逐舰或者巡洋舰在构造上更加便捷一些,至少是实现指挥模块集成更容易一些。
集成了指挥功能后,相对于其他的同类舰艇,只不过是在部分功能上进行一定程度的缩减,问题并不大,整体作战能力影响并不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将指挥系统集成到大吨位驱逐舰上的重要原因之一,简单点讲就是空间更加充裕。
回到主题,航母编队体系中,由编队护航舰艇担任指挥舰角色更加适合一些。能够大幅缩减航母舰岛的工作量,将更多的空间应用到与航母作战息息相关的舰载机上,实现航母战力发挥的最大化。尤其是在舰载信息设备处理能力上,航母本身就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将指挥的功能移架出去,能够优化航母编队的作战体系。说白了就这么简单,并没有太多层次的考量,对于一款武器装备来说,如何发挥其最大作战效能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理论上说,舰艇编队指挥官可以把指挥部设在自己指挥的任何一艘舰艇上,如果他愿意,非要在救生艇上指挥舰队也不是不可以。当年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甚至能拿潜艇当旗舰。
所以指挥部未必要放在最大的军舰上。
不过指挥作战总要考虑便利性,现代海战是信息战,最重要的是信息处理能力,因此要搭载编队指挥部,舰艇上必须有一个规模较大的情报中心,这样才能及时获取并分析研判有关信息,提交指挥官决策。这一条硬件下来就可以将大部分小船排除出候选行列了。美国人甚至建造过专业性的“蓝岭”级两栖指挥舰,而这种奢侈玩意绝大多数国家是用不起的。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航母编队指挥官还是会把指挥部设在航母上的,毕竟航母才是编队主要战斗力,直接在一线掌握情况比较方便;而且航母体量大,空间也比较充裕,方便搭载较大规模的指挥部。
但是现代战争专业化分工非常明显,一个舰艇编队未必只有一个指挥中心,制海、攻陆、防空、反潜工作可能都有专门的指挥中心负责,这样庞大的指挥机构都挤在一艘军舰上就不合适了。另外现代军事指挥也要求扁平化,分散指挥功能也是大势所趋。
于是航母可能保留制海攻陆指挥功能,防空中心可能就移到专职防空驱逐舰上,这种军舰上也有装备大型相控阵雷达,可以承担防空指挥任务,一般由该舰舰长协调指挥防空作战。相应的反潜中心也可能设在专职反潜驱逐舰或护卫舰上。
至于说编队指挥官在哪里,就要看该编队的作战任务了,如果是制海攻陆,一般还是呆在航母上,如果以防空反潜为主,就可能转移到驱逐舰上了。不管在那一艘军舰上,他都是最高指挥官,有权指挥编队中每一艘军舰。
在航母刚诞生之际,航母编队的指挥部确实是在航母上,因为航母本身就是一座可移动的“无坚不摧”的堡垒。而且当航母编队遇到火力打击的时候,航母能够有效规避危险,因为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要都会保护航母的安全,而且这些类型的军舰灵活度高,可以主动出击迎战敌军。
但是随着现代化战争的发展,航母大国都开始逐渐将指挥部转移到驱逐舰上,因为驱逐舰与航母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能够将防空雷达、反潜声呐、反舰的各种探测器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而航母不可能像驱逐舰一样能够随意行动。驱逐舰除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还能集防空、反舰、反潜等功能于一体,可以充分保障自身安全。
航母虽然也安全,而且防御能力极强,但太容易成为敌军的集火点,一旦战争爆发,航母肯定成首要打击目标,就算航母不会轻易被击沉,但是关键设备如果被损坏,也会影响指挥部的数据汇总与分析,从而影响整体的作战指挥。
其实之所以不把指挥部放在航母上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让航母发挥出最大利用价值,航母有两大价值,一是可攻可守的堡垒,二是“移动的陆地”。如果把指挥部放在航母上,就减少了航母两大价值的利用空间,要么是携带武器装备数量减少,要么是舰载机数量减少。如果把指挥部的空间腾出来部署舰载机,那么在作战时能够同时起飞更多的战斗机对敌方实施空中打击,这样也有利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
担任中途岛海战日方航空母舰主攻舰队指挥是谁
指挥官是南云忠一海军中将进攻中途岛舰队是中途岛突袭机动舰队,司令官南云忠一海军中将共四艘航母,编为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南云忠一,兼;第二航空舰队,司令长官,山口多闻海军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