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何选择股东与合伙人的模式
在乱世当中,资源和名声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卖草鞋出身的刘备,他不具备这些东西。
从最开始讨打董卓开始,他就一直处于势单力薄的状态。然而要改变这种状态。只有吸引很多的追随者。
然后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要如何创业?站稳脚跟。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他需要更多的合伙人。到为了吸引别人,就需要用到股份制了!
刘备虽然贵为皇叔,一腔热血,想要兴复汉室,但是自己又无权无势,所以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与曹操,孙权抗衡,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时候,就需要有其他人的帮助,共谋大事,因而才有刘关张桃源三结义,一点一点的依靠别人的力量慢慢的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大大的提升自己的实力。
这玩意不是刘备想的,刘备迫不得已啊。自己能力太弱,刚开始就得靠拉投资过活,投资的钱还经常画完,为了笼络住兄弟们,那只能靠合伙人模式了。
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谁都想独资。独资需要实力的。
这玩意跟创业一样。没资金,就得找投资。自己一个人干不了,就得需要兄弟扶持。
股东+合伙人,这里面的股东当然就是刘备了,那合伙人自然就是关羽更张飞了。
在 《三国演义》里,最成功的三个人是曹操,刘备和孙权,我们先说曹操。
曹操字孟德,早在汉朝未乱之时,他就在洛阳做官,官至骑都尉,而曹操的父亲曹嵩更是官至太尉,历经了四朝。所以曹操在财力 声誉上都占有较大的优势,并且实力雄厚,具备了可以起事的资本,。正因如此,前来投奔他的人很多,曹操起事是轻而易举。
而孙权,可以说比曹操更加幸运,其父孙坚,号称江东猛虎,为江东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兄孙策,号称小霸王,更是把自家的领土扩大到了整个的江东。孙权不费丝毫力气变接过了父兄的基业。
刘备就比较悲催了,织席贩履出道,虽有大汉皇叔的美誉,但手中确无兵无权,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要想成事,必须要依靠别人的力量,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和张飞就以兄弟的身份出来辅佐他,因为刘备早期的基业本就是关羽和张飞打下的,所以关羽和张飞很自然就成了刘备的合伙人。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其实并不是刘备选择了这种模式,而是形式所迫,刘备必须要用这种模式。
当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起事的时候,经济社会地位,数张飞最有财力和号召力,“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张飞是个有资产的庄园主。刘备虽然自称皇族后裔,其实早已是个没落的贵族,不过是个“贩履织席”,的小贩之辈,刘备在楼桑村时,曾拜过卢植为师,文化水平自然要比关张二人高一些,后来又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刘备指点江山,举荐人才,打着“匡扶汉室,讨伐逆贼”顺理成章的这面大旗,江山都靠手下打下来的,所以选择股东合伙人模式是他睿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