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为什么包括游戏漫画
首先信息邀请二次元是指人们在网络上心灵里出来的人物,漫画,动漫,游戏什么的都算是二次元。根据网络越来越发达,所以说二次元包括也被越来越多人熟知,而且包括是人们。自己幻想出来,通过程序写出来的人物,所以说都是二次元。漫画游戏都包括在二次元。
二次元领域,动画和游戏哪个影响力大一点
迄今为止,还是游戏的影响力更大一些,有数据为证。
2016年,狭义动画市场/制作公司销售额达到2301亿日元。而单论主机游戏一项,日本游戏厂商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994亿日元,这还是连续几年市场萎缩后的结果。
2017年的单机游戏日本销量排行榜也说明了这一点。
第一名的《口袋妖怪:究极日月》、第二名的《喷射美少女2》单款销量都破了200万,《勇者斗恶龙11》3DS版加上PS4版销量超过了300万。而日本动画领域很难出现这种爆款,一般一部深夜动画的BD销量能上万就是大成功,而动画电影除去《你的名字》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神作之外,一般动画电影的票房搞得好也就是小几十亿日元,和游戏领域的爆款差距还很大。
不过动画爱好者没必要灰心丧气,这其实是游戏和动画两个产业比较的常态。拿我国来说,爆款二次元手游的月流水都是千万乃至上亿级的,可国产动画呢?除了《大鱼海棠》、《大圣归来》这种稀有的存在能获得几亿票房,大多数国产动画还谈不上盈利,完全是原作方为了宣传和提升内容和烧着钱做出来的。
导致游戏比动画更有影响力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拥有的用户基数不同。
人类都喜欢游戏,无论技术高低,都能在与程序和他人的互动之中获得乐趣。可动画这种视听作品就不同,就算内容再卖肉再耸动,也只是单方面的观看,还能比得上拿着冲锋枪突突突吗?
说实在话,她俩是无法比较的,这就是所谓的神仙打架,不分胜负,因为她们都是绝对无法替代的东西。
我们单纯从日系作品,也就是ACG体系中的动画和游戏分析。我认为,动画代表了视觉欣赏上的最佳表现,而游戏则是娱乐交互上的最佳形式。可以说,动画强调的是传达,因而注重画面与表演,而游戏强调的是参与,因而强调的是游戏性与体验。两者都具有艺术表达和情感回馈的作用,同时又是一种能够切实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虚拟抽象产物。她们各有所长,同时又可能相互结合,共同为娱乐与艺术的最终目的服务。
我同样反对一种观点,就是作为游戏的“第九艺术”能够囊括我们现今所知的任何其他表现形式。我认为并不是包括与不包括的关系,准确来说游戏不是将动画、音乐、故事等包含在内,而是一种理想的、1+1>2的结合。游戏确实有着独特而强大的魅力,这正是因为诸多元素的参与和共同作用,但这并不代表它能够替代任何一种其他的内容表现形式。实际上在当今的ACG文化产业中,结合多种元素的艺术形式才是多数,轻小说有插图,动画有配乐,音乐有人声歌词,也可以通过物语音乐的形式讲述完整的故事。本来ACGN体系各成员(也包括音乐在内)就是相互结合,共同造就整体的表现力的,而游戏正是其中的代表。
也许国内有种不科学的观念,那就是二次元中动画还是主流,其实也可以说得过去。其实在日本,动画、漫画和游戏的兴起和发展虽然几乎是平行的,但是早期的游戏与动画的风格还是有很大差距,游戏因其操作性需求通常与动画的题材有着不小的差距,而且因为游戏对技术与硬件能力的依赖,使得早期的游戏在视觉表现上和动画还是有不小差距。不过恋爱冒险游戏,也就是galgame的前身,有可能是最早的虹桥,诸如《樱花大战》等经典作品就将游戏和动画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而到了现在,动画和游戏完全是并驾齐驱,互有借鉴,相互补充的成员了。告诉题主,新海诚在开始做动画前,就在游戏公司falcom工作,像《永远的伊苏》、《英雄传说5》等作品中,就有新海诚的参与。
文:霜辰
要说二次元的话,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有的玩游戏不看动画,有的则相反.
个人认为动画可能影响大一点,毕竟动画的传播范围更广,游戏虽然也很广,但是可能给人的影响没有动画这么大,游戏体验的是快感快乐,动画有时候还可以引人深思,令人感动落泪,这是游戏很难有的.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