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高分剧情片《告白》讲的是一个女教师的复仇,论善良是如何崩坏的,你怎么看呢
《告白》里面,每个人都不是一开始就坏的,私以为,老师是发现学生杀了自己孩子之后毫无悔过,于是决定复仇,在心理上面对犯罪的少年进行碾压。学生也是各种家庭问题,和青少年时期特有的中二病。总之,不幸有千千万万种,善良在如今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因为善良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冷漠甚至自私的利益会越来越趋向本人。无论如何,穷则独善其身,富则接济天下。我们身为普通人,只能尽量过好自己的生活,真的被伤害了,也许我们也会选择反击或者复仇,善良永远都不是唯一的正解,但是我们也要对社会和他人保持最基本的善意。
一个人的善良是相对的,但无法面对心里的恶念,没有人替他们分担时终究会变。
《告白》这是一部非常现实的电影,这部片子和爱情沾边比较少,主要是告知真相的意思。从一开始就交代了凶手和缘由。以复仇为主线缓缓进行。反映对青少年暴力死亡犯罪的态度。
女老师未婚生子,独自抚养可爱的女儿(爱美),但孩子被自己的学生推到游泳池溺死了~
在法律上未到十四岁,免于刑事责任无法治罪,女老师不能堂堂正正的把他们送入监狱,唯有以暴制暴。少年A渡边(有杀意,却没有杀害爱美)单亲家庭的孩子欲以自己的发明犯罪以吸引母亲注意。少年B,受渡边的话影响而抛爱美下游泳池(无杀意,却杀害了爱美,后证明其有杀意),误以为自己患了爱滋及深怕森口的复仇行动升级而经常待在房间变得疯颠,亲手杀死母亲。女老师腹黑到底,把两个少年折磨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人们在社会中无助与无奈。未成年心理成长与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为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敲响了警钟,法律对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惩罚力度过低,甚至如同发了“免死金牌”,使之对犯罪更加肆无忌惮。
《告白》说的不是日本社会的普遍现象,他说的是少年们的自我意识膨胀到无法自控的程度,然而失去了犯罪意识。
总结:这是部典型的日本电影,暴力美学表现极致,极其小清新的表达了一个极端压抑的故事。
建议:日本人拍的这类电影,我们可以闲来没事聊一聊,但剧情别当真,更别去深究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