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姓什么名什么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一作嬭姓[53]),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1]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还有一种说法,屈氏的来源是西周前期的楚国人屈紃,可能是楚君熊绎的弟弟[53])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2]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谁知道屈原姓什么
屈原其实姓芈(发mi音),又叫芈原,芈’在楚国是公族,包括国君、贵族等的姓。准确来说,‘芈’姓起源于楚国。战国时期常见,演变到现在成为罕见字。其间‘芈’姓有改成‘米’、‘弭’等,有传言北宋着名画家米芾,本姓芈,后改为同音字米。”
人们为何改姓?钱文忠表示:“有的是亡国之后避祸改姓,有的是为了使用方便,文献中无从考证。”
屈原不姓屈,本姓"芈","屈"是部族支系称号。
屈原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姓氏有别,姓是有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屈原不叫芈原。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为一。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 ,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今湖北省秭归县,一说湖北荆州纪南)。自称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爱国诗人和文化名人。屈原的姓在历史文献中有不少记载,但存在争议,有以下几种说法:
1.屈姓:《国语·楚语下》中有“屈万户之曾孙屈大夫者,以周公之训事君”,表明“屈”是楚国有名的姓氏,屈原极有可能姓屈。
2.姓羋:《说文解字》中有“羋,楚國之字也,今字毛貉。或作戚。”,有学者认为“羋”是楚文中的圣字代表,屈原的祖先可能是“羋”的后代,因此姓羋。
3.姓端:《竹书纪年》称屈原“子姓端”,认为屈原的姓是端。
虽然屈原姓什么存在争议,但是屈原的爱国诗篇《离骚》和楚辞的另外一些作品,依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屈原,姓什么
姓芈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今湖北省秭归县,一说湖北荆州纪南)。自称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