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牛手游网,重度软件行业发展门户!

文章更新 | 热门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  礼包 → 《qq三国 6c,qq三国六出祁山

qq三国 6c,qq三国六出祁山

2025-07-09 17:17:53      小编:来源于网络      我要评论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祁山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诸葛亮六处祁山,祁山到底在哪里呢?

《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的看点,前期是曹操,后期是诸葛亮。在小说中,诸葛亮六出祁山是故事的主线。那么,祁山在哪里,为什么要从那里出兵,而诸葛亮真的是六出祁山吗?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部、西汉水北侧;西起平泉大堡子山,东至盐官镇,绵延约50里。从地图上来看,对蜀汉而言,曹魏在东北,而祁山在西北,为什么打曹魏不往东而要往西呢?简单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西北地区曹魏统治力量薄弱,而且马超经营多年,在氐、羌少数民族内威望很高,可以利用;二是诸葛亮性格谨慎,没有考虑毕其功于一役,而希望先消化西北,徐图渐进。祁山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正好作为跳板伺机进攻。



诸葛亮从祁山出兵,是贯彻落实《隆中对》策,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以成霸业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是值得一说的是,诸葛亮南征后,即南中平定战后,蜀魏先后大规模作战七次。其中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并未交战。第五次只出偏师,诸葛亮未出汉中亲至。因此,实际上应该按照清人俞樾在《小浮梅闲话》中的说法,诸葛亮是五次北伐。



在这五次北伐中,从祁山用兵的只有两次。第一次北伐就是从祁山用兵,这是在诸葛亮恢复孙刘联盟后,公元228年发生的。这次战争构思非常巧妙,一方面事先扬言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于斜谷,吸引曹真重兵;另一方面自己则率大军攻祁山。开始很顺利,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还收服了姜维。但是张郃宝刀不老,大破马谡于街亭,演义中的失街亭、空城计皆出于此。



第四次北伐也是从祁山用兵,建兴九年,诸葛亮进攻祁山,司马懿拒守。他知道蜀兵长途而来,粮草不多,便死活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手段诱使司马懿进攻,但都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其实司马懿比他谨慎得多。诸葛亮退到哪里,他就跟着进到哪里安营扎寨,就是不主动进攻。后来刘禅听信谗言,召诸葛亮回成都,诸葛亮归途之时斩杀名将张郃,“木牛流马”的故事也是发生此时。

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其实只是误传。

蜀汉时期,汉昭烈帝刘备驾崩之后,为了回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遗愿,诸葛亮总共进行了五次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可惜的是全部以失败告终,最终命丧五丈原。

为了统一中原,匡复大汉王朝,在刘备驾崩,后主刘禅继位之后,经过各种准备,公元228年春,诸葛亮进行了第一次北伐。发兵祁山,出陇右,直取长安。然而曹魏在北方的富饶之地经营多年,兵强马壮,又有很多的谋士和武将,人才济济。而蜀汉大将马谡违抗军令 ,痛失战略要地街亭,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无奈退军。

公元228年冬,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散关,欲取陈仓,然久攻不下,粮尽无奈退军。

公元229年,第三次北伐。起先非常顺利,攻占了武都,阴平,但是蜀中后主刘禅听信小人谗言,诸葛亮无奈退军。

公元231年,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再次出祁山,经陇右,直取长安。然而由于押粮官李严粮草供应不及,无奈退军。

公元234年,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讨伐曹魏。然而天不逢时,诸葛亮在五丈原逝世,蜀君再次退回汉中。

综上所述,诸葛亮一生只进行了五次北伐,都是最终撤军,以失败告终,出祁山只有两次。

祁山坐落在现在的甘肃省礼县东侧。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祁山是位于如今甘肃省礼县东、西汉水北侧,西起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东至卤城(今盐官镇),绵延约50华里。原来的时候被叫做“祁山乡”,后来在2014年的时候,被改为祁山镇。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中原总是要到祁山这个地方呢?

我们可以从地理形势来看一看这个问题。

秦岭和大巴山脉夹汉水河谷构成汉中地形的主体,两列山脉平行耸立,东西延绵,汉中便夹在它们之间。秦岭东端有武关,西端有散关,另有三条谷道,可为汉中与关中之间的通道,它们是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在汉中与四川之间,也有两条谷道穿越大巴山脉:金牛道和米仓道。汉中夹在关中和四川这两个上游地区之间,其利害关系到川蜀存亡。且汉中地区没有什么回旋余地,南北双方在汉中地区一时的得失往往足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蜀汉开国到灭亡一前一后在汉中地区经营的得失,比较典型地反映出汉中在南北之间地位的轻重。

汉中地区南北利害关系如此胶着,东西伸展的天地却非常广阔。西汉水河谷低地提供了一条由汉中通往陇西的比较平坦的通道。陇西地势明显高于关中,自关中仰攻陇西较难,而自陇西下攻关中却较易。

这就给在汉中、关陇一带的角逐者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与其在秦岭南北争一日之短长,不如取远势争陇西,取得一种地理上的有利态势。

诸葛亮指挥下的蜀汉北伐多出祁山即是出于这种思路。


诸葛亮六出祁山只是后人的说法。在历史上,诸葛亮五次北伐,只有两次经过了祁山道。

祁山,在今天的甘肃礼县东北,六盘山南段,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诸葛亮这么喜欢祁山,是因为她进行北伐可以选择的道路太有限了。

从四川进汉中到达关中,从西到东一共有五条路。分别是陈仓道、祁山道、傥骆道、褒斜道、子午道。


其中,子午道最近短也最险峻。所以魏延就根据这个提出了“子午谷奇谋”。但诸葛亮的打算是先夺取陇右,然后再图谋关中。

这样一来,祁山道就成了诸葛亮的首选。

原因有两个。一是出祁山道可以直接到达陇右,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二是祁山道有一条西汉水,可以走水路运粮,比走山路运粮效率要高得多。

出祁山道以后,距离魏军主力距离最远,距离上邽、街亭等要点最近,有利于蜀军占据阻击魏军主力的有利地形,实现诸葛亮的企图。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汉语成语,拼音是liù chū qí shān,意思是三国蜀汉诸葛亮攻魏的战事。相传公元228-234年,诸葛亮六次出祁山(今甘肃礼县东)攻击曹魏,第一次因马谡战败而退兵,后五次因供给不继等原因不果。实际上,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仅两次。出自《三国演义》。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伐魏仅有两次,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决策,是贯彻落实《隆中对》策,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以成霸业的正确军事举措和重要战略方针,有其重要战略意义。

  • 猜你喜欢
  • qq三国六出祁山更多>>
  • 相关游戏
  • 发表评论
资讯排行 资讯中心 热门专区 软件评测
软件排行榜 软件攻略 软件下载 软件开测表
软件排行榜 软件礼包 软件下载 新软件测表
安卓排行榜 软件视频 软件下载
苹果排行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渝公网安备 50011802010619号

渝ICP备2022002092号

本站为非盈利性网站!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