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的各个首都分别都在哪
齐国为临淄。楚国为郢。燕国为蓟。韩国为宛。赵国为邯郸。魏国为大梁。秦国为咸阳。楚的都城——宛(今河南南阳)战国七雄之一 *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战国七雄之一 *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战国七雄之一 *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战国七雄之一
春秋五霸是如何过渡到战国七雄的
赵魏韩三家分晋是分界点,田氏代齐,郑国已灭,燕国加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便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打那以后,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的晋国为何被灭亡、造就了战国七雄的形成
单方面看来是因为国家内部的家臣势力过于强大,公室和公族衰落才导致了国家灭亡。但实际上,这是由多个方面共同影响造成的。
第一,经济发展情况有所转变。春秋早期各诸侯国还是使用传统的井田制,但是随着战争的需要,田制、税制都有所改革。这就间接地造成了各采邑地(家臣封地)的财富也在直线上升,由于代际之间的传承,有些家臣的封地富庶的程度几乎与公族不相上下。这就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也助长了他们的野心。
第二,晋国内斗严重,公族势力逐渐低微。甚至一段时期有“晋无公族”的说法,为了防止权力外流,晋公上位之后一般都会大肆杀戮迫害同宗兄弟。骊姬之乱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这样国君只能大量依靠家臣,韩赵魏三家的祖先早在春秋初年就已经活跃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上,经过数百年的积累,他们自然有足够的力量取代国君。
第三,晋国长期担任北方势力抗击南方楚国入侵的尊长,在长达数百年的晋楚对抗中,虽然成功地打退了楚国的北侵,但实际上自身消耗也很大。一旦遇上国君昏庸的时期,家臣势力就难免会反弹。“赵盾弑其君”其实就体现出了这种矛头,后来赵家被灭族,也是君权的一次反抗。所以,晋国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自身内部积弊重重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