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玉帝为什么不请三清,而去请如来佛祖
您说,太上老君这不是帮倒忙了吗!
所以太上老君其实是猴子大闹天宫的导火索。
趣味解读文化,品质成就快乐。我是北暮!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搅的天庭不得安宁,而玉皇大帝也请来了如来佛祖,这才将孙悟空镇压下去。
玉皇大帝请如来佛祖,是有其目的所在的。那为什么不请三清呢?下面就让北暮来说说吧!
说到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的合作关系,不得不说一下天庭,佛教和三清之间的关系。
玉帝的位置并不是封神榜里姜子牙所封的。而是玉帝修炼渡劫之后,最终才得到的这个位置。这在西游记原著中有所描写:
而在玉帝取得这个位置之后手底下拥有了众多的神仙。并且每年都有很多神仙从凡间修炼,得道之后飞升而上。
如此来看,天庭的神仙是一年多过一年的。那么这些神仙如果全部都要养在天庭的话,是必有很多不干活的闲职。
因此玉帝,就是想借这次孙悟空大闹蟠桃会来处理掉一部分神仙。如果蟠桃没了,那么神仙就没有东西来续命,每500年一次的三灾就没办法躲过去,势必有很多一部分神仙要去投胎,。
三清和如来佛祖,一道一佛,二者之间本就有莫大的鸿沟。在玉皇大帝的亲切领导下,使他们放弃门派上的隔阂,达到佛道两开花的和谐统一。
玉皇大帝乃是九五之尊,心系天下而胸怀四海,战力无敌却从不出手。
当年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时候,就有许多神仙劝说玉帝,想把这个洪荒异种灵明石猴扼杀在萌芽里。玉帝却并不想杀死他,觉得人家好不容易来人间走一遭,何必把事情做的那么绝呢?
从这一句话,我们便可以看出玉帝相当的无为而治。道,本不就该如此吗?玉皇大帝作为高高在上的圣人,视万物为刍狗是他的基本工作状态。
从西游记这部小说来看,离玉皇大帝心性最近的,只有三清里的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化胡为佛之前,乃是以老子之名行走人间,并在那里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世方法。
无为,无不为;无不为,而无为。当你什么都不管的时候,什么都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纵观玉皇大帝对天庭的治理方式,就有那么几分野生放养的意思。很多情况下,玉帝只是听了臣子们的意见之后,想都没想太多,就直接应允。
甚至有一次,车迟国的国师虎力大仙发檄文求雨,玉皇大帝也是看也不看一眼,直接就命令雷部派人去降雨。如此行径,在很多人眼里都会觉得玉帝昏庸无能。
恰恰相反,玉帝这才是以不变应万变,心中有大道,任他风吹雨打都不怕。
太上老君做的虽不如玉帝那么极致,在天庭也是能不管的就不管。自己好不容易炼出来的法宝,也是随意送人,从来不觉得可惜。有时候法宝被人偷走了,也只是装作不知道,等有人来告状了,才假装惊讶。
如何评价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看完了只有一个感觉,这个片子可能是被剪烂了。
1.剧情就是渣渣,很多地方看得莫名其妙。还有小狐狸带的那几只妖怪,你们是来搞笑的么,这是动画片么,你以为你很呆萌啊。。 牛魔王炼成斧头那瞬间,我还以为穿越到宝莲灯。。其他很多地方也有其他电影的影子。
2.基本上故事情节是完全改编了一次,但是叙事非常的乱七八糟,各种线索的拼凑完全是幼稚园的水平。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学生突然领悟了一个非常深奥的学问,但是表达能力太差所以说的乱七八糟,各种牵强附会。
3.各方势力之间的故事都可以多一些背景和设定来丰满一下,譬如说为什么神魔要大战?为什么女娲要遗漏一块石头?菩提、观音、如来在这个故事里到底扮演什么角色?玉帝为什么让二郎神守门?天庭的等级森严玉帝是否知道?又是否有所改善?孙悟空最后是不是学会了起死回生之术等等。
4.而一些无关紧要的镜头却又非常拖沓,让人想睡觉。还有那个莫名其妙的感情线,倒不如说那个老猴子死了悟空要大闹天宫还说的通些。
总结:如果可以把故事说圆了,感觉会是个好片子。虽然也没什么深度,但至少不会要靠各种特效让人不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