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演义,竖子、竖儒、竖宦,这个“竖”是什么意思
竖子,指童仆、小子,是对人的蔑称。出自《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为谋”。
竖儒有两种解释。(《三国演义》应该中的是第一种解释)
一是对儒生的鄙称。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 秦 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 秦 ,何谓助 秦 攻诸侯乎?’”
二是用以谦称自己。出自《后汉书·马媛传》:“惟陛下留思竖儒之言,无使功臣怀恨黄泉。”
竖宦,指宦官。出自《后汉书·黄琼传》:“诸 梁 秉权,竖宦充朝。”
综上,竖字,可理解为一种鄙视、蔑视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