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中的“巴西战舞”真实存在吗
当然是真实存在的,巴西战舞原名叫Capoeira,现在的称呼是香港人取名的,巴西战舞是16世纪出现在非洲,介于武术和舞蹈之间,不过一直不出名,直到与巴西人舞蹈接合,才逐渐的发展开来,现在已经成为了巴西本土的文化象征和国技之一。巴西战舞里面有大量的侧你空翻和回旋踢,观赏型非常好,值得一看
kapoeira,就是巴西战舞,这是流传至香港的译名,直译为卡波耶拉。
在中国很多大城市都有巴西战舞的培训场所,和跆拳道一样也分段位。
它的起源据说是巴西的非裔奴隶为了对抗奴隶主而发展出来的,在葡萄牙奴隶主的统治下,奴隶们不能公开练习拳脚,只好在来自家乡的舞蹈的掩饰下创造出这种独特的形式,对外宣称是信仰仪式,暗地里却以此来练习武术。
以上就是巴西战舞的简单概述。
在《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中,玛莎变身为游戏里的人物——少男杀手萝比.旺德豪斯,最酷炫的特长就是巴西战舞,虽然听起来一脸懵逼,但是音乐声一响起来,萝比就自动触发了战舞技能,几个大杀招就把两个拿着枪的壮男给打得灰头土脸。
这个巴西战舞在片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去仓库为队友引开两个大兵的注意力,一次是在丛林中吸引摩托车杀手的注意力。每次音乐一响起,紧张的画面就瞬间进入激情模式,再配合“星云”凯伦吉兰的大长腿,非常有看点。巴西战舞主要体现在腿部的动作上,所以长腿美女练习这个舞蹈特别具有美感。
实际上巴西战舞这个元素不止出现在此部电影中,《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以及《终极斗士3》、《永不退缩》、《王牌至尊》等多部电影都曾出现过巴西战舞的身影。这种充满力量的舞蹈极有节奏感,带给观众非常棒的感官刺激。……说得我自己都想去学一学巴西战舞了。
电影《勇敢者游戏:绝战丛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勇敢者游戏:绝战丛林》作为一部合家欢娱乐大片,在这个月带给我们足够的惊喜,感觉巨石强森就是票房灵药,本来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因为有他的表演而变得不同。
电影一改前作的设定,将游戏定义为一盘游戏卡带,而不是之前的游戏棋,又让主角们穿越去到游戏中的丛林世界,可谓创意十足。
作为适合所有人观看的爆米花大片,自然少不了那些有教育意义的大道理,发挥愚教于乐的作用。
当中传达的那些道理虽然有点老土,但是对青少年也很有意义。
一是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板,比如有吃蛋糕会爆炸的;有被蚊子叮咬会死的;有被毒蛇咬了会中毒的。
这些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生活,比如有些人盲目自信,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另一些人就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了解自身,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学会扬长避短。
二是应该积极面对困难,好像其中第一个进入游戏的少年,因为已经失去了两次生命,就不敢再面对挑战,躲在游戏里二十年,这是不可取的,无论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强的面对。
三是要学会团队合作,电影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只有合作才能一起闯关。
《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虽然从观影角度看非常一般,但由于其明显的说教性,通篇的鸡汤还是很浓的。
电影里的几个角色,从现实生活中到了游戏里,各怀绝技和缺点,如果大家各走各的:没有地图、没有武器、没有计谋,会像飞行员一样,被困在游戏中20年。这好比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现在又有谁能说自己牛到可以不依赖任何人很好地生存呢?
影片中原本美丽动人的贝瑟尼在游戏中竟是一个大腹便便的书呆子,一时间不能接受自己的容貌、体形甚至是性别——该怎么尿尿呢?同样高大魁梧的冰箱在游戏中变成一个力量和速度都很弱的“沙僧”,被平常弱不禁风的斯潘瑟揍到无还手之力。
那又怎么样呢?为了生存、为了回到现实生活,他们只能接受并适应这样的身体,并能在这样的条件下找到自己所擅长的地方然后发挥。
这是我觉得整个影片最值得探讨的点,五个小伙伴打败大魔王有机会回到现实生活时,变弱的贝瑟尼和冰箱几乎毫不犹豫选择了回去,变强的斯潘瑟竟然犹豫了,他希望玛莎也留在这个游戏世界中,与他并肩作战,可见他非常享受自己游戏中的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