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斩华雄是第几集
真三国无双斩华雄是第9集,“温酒斩华(huà)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描述的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
历史上的华雄明明是被孙坚所杀,《三国演义》里为什么会有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尊刘抑曹贬孙,是《三国演义》的主格调,为了抬高刘备及辅佐刘备的人,就尽量的把露脸的事都往刘备这方面的人身上安,这是此书写作的一大特点。
这里就稍列举一部分演义中刘关张诸葛亮几人的虚构事迹:

刘备:
- 没那么爱哭
- 没摔过阿斗
- 没有砍树望徐庶
- 没被献帝认皇叔
- 没被刘安用妻肉款待
关羽:
- 没斩过华雄
- 没诛过文丑
- 没过五关斩六将
- 没义释曹操
- 没有演义中那样的单刀赴会,有阵前单刀会
张飞:
- 没打过督邮
- 没吓死夏侯杰
- 没吓跑过曹操
- 没有大战过马超
诸葛亮
- 没借过东风
- 没草船借箭
- 没气过周瑜
- 没舌战群儒
- 没骂死王朗
- 没有火烧博望坡
- 没参加征汉中之战

由此可见,罗贯中为蜀汉人物虚构的光辉事迹可是不少,此外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也是不存在的。
针对这一现象,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按鲁迅先生的意思理解就是说罗贯中过于吹捧刘备、诸葛亮反而适得其反,显得刘备仁厚过度有点近似虚伪了,而诸葛亮则厉害的像妖怪,不过他对罗贯中塑造关羽的方法还是比较认可的,他认为罗贯中把关羽的义勇气概塑造的很好,令人有亲见之感,但是即使这样,对关羽的事迹也有夸大虚构之处 。

至于罗贯中为何要这样做,无非使小说故事性变得更强而已,如果主角人物平平,那小说恐怕也没多少可看之处了,《三国演义》更不会流传如此之广。
关羽温酒斩华雄,很精彩!历史上正像题主说的,他不是关羽杀的是孙坚杀的,演义中的情节那是罗贯中为了突出关羽的万人敌本色而着意安排的,其实三国演义中类似的移花接木可多了。

可以说,罗贯中真的厉害,虽然他为了写三国演义,把历史上的真实事件给抹去,为了他的故事情节的需要,他是随便挪移,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挪移的很成功啊,真实的历史事件反而不为人知,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却脍炙人口。

而且关羽之所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和民间的膜拜的武圣关二爷,也是三国演义的功劳。关羽被尊为武圣始于清朝,因为努尔哈赤及他的后人们特喜欢三国演义,有最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打仗时都用关羽作保护神,渐渐地关羽地位变得崇高起来。

到后来清朝的某位皇帝直接把关羽封为了武圣,弄到现在家喻户晓的关二爷武圣地位稳固不可撼动很多商店甚至把关羽还当做了财神爷,关羽真是身兼多职守护者人们的愿望。三国演义功劳大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