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是指什么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什么是诸子百家?名词解释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诸子百家除了九家外,还有哪家
【抛开九家,诸子百家还有几家?】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用来形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术氛围,再贴切不过啦。自由奔放的社会环境,学者们纷纷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渐渐形成很多学术思想流派。
据史料记载,有名有姓的有198家。很多人,然而,“诸子百家”中的百家,指的是与诸子学术理论相关的198部著作,而不是有198位思想家。
汉代史学家班固对自春秋时期以来的学术思想归类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这就是所谓的“十家九流”的由来。
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其《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增加“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故除去“九家”外,常见的“3家”:
创始人:宋钘
集大成者:曹雪芹
其分支为四:
1)兵家之兵权谋家
谈起春秋战国史,除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说的比较多的就是诸子百家,个人觉得那时候的学术氛围应该是相当浓厚,虽然当时没有那么多典籍供人参阅,但是学派之间的竞争交流,相互的学习沟通大大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那时流传下来的文学典籍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其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后世无可比拟的,像《周易》、《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鬼谷子》、《诗经》、《春秋》等等,大部分书都远播国外,大受推崇,可见那时产生的这种智慧或者说思想的价值之高。
那当时的“诸子百家”是不是真的有100家?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共计189家,有4324篇著作。而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将百家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
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增加纵横、杂、农、小说,并称“十家”,班固遵刘歆的说法,有去掉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之“九流”。
到了近代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基于刘歆“十家”再增兵、医,就形成了今天我们说的“十二家”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名家、杂家、小说家、医家。
所以除了九家以外还应该有小说家、兵家、医家。

诸子百家是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汉书》的记载有名字的一共有189家之多,共4324篇著作。而后世的《隋书》《四库全书总目》等书籍中记载“诸子百家”则有上千家。但从流传广大,影响深度来看,差不多有十几家最为有名。这其中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是三教九流重要的基础来源。
诸子百家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的分别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他们创造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各家各派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尤其是先秦时期,形成了百家争放,百舸争流的局面。
儒家我们很熟悉。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就一直流传下来。主张仁。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的无为思想和朴素的哲学思想要是影响极大。主张无为。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人们对墨家的了解应该是通天的机关术,但其实墨家不止这些。主张兼爱非攻。
代表人物: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