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游记中越靠近灵山,妖怪越残忍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灵山是啥地方?四处灵光闪闪,越是靠近灵山,就越有可能被这灵光给照射到,所以灵山周边的妖怪,难免受到些许灵光的滋润,法力就会更强。
加上灵山附近比较偏远,没啥太多的生物活动迹象,估计灵山附近的妖怪们,吃饭问题也很难解决,所以这些妖怪自然就更凶猛,甚至更残忍,一句话,也是生计所迫啊!
当然以上是我个人的猜测而已,毕竟四大名著原文,唯独《西游记》我还真的没有仔细看过,所以没啥发言权,就只是谈一点个人想法而已。
不过除了上述两点基于问题本身的猜测以外,我认为《西游记》里面对于灵山附近的妖怪,之所以会会写的更残忍一些,还有其他两个方面故事以外的因素:
1、写作习惯使然。作者写了那么多妖怪,越是写到最后,对于妖怪的理解更深刻,描写自然也会更生动,甚至作者的想象力已经彻底打开,所以想象出来的妖怪比创作初期更形象更生动。
2、故事剧情需要。作为有着62万字数的《西游记》来说,普通人要想一字一句认真读完,估计真的很难,所以,为了防止读者看到最后打瞌睡或者跳着读,作为必须时不时变换出一些新的剧情出来,时不时创作一些更高级的妖怪出来,一方面为了推动剧情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其实也为了满足读者挑剔的阅读口味。
这个问题,犯一个常识性错误,那就是妖都是坏蛋,都是该死的!
实际上,此时的三界,虽然暗流汹涌、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但大体上已经划分好了势力范围,神、仙、佛、妖、人大体上能够和平共处。
妖其实就是野兽修行,有了一定的潜力之后的称谓。当他们修行更深时,还能够成为神仙或者佛,孙悟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嘛!
那么,为什么越靠近灵山,妖怪越残忍呢?
灵山是三界中实力最强大、对妖怪来说最危险所在,成天神来仙往的,满天神佛飞来飞去的,看到哪个妖怪不顺眼就一下子干掉了,或者抓回去当坐骑什么的。实力差的妖怪,早就被清洗了一遍又一遍了!
灵山天然就有一股威压,等级低、修为差的妖怪,根本受不了这种威压,早早地就“搬家”了,剩下的,都是法力高强、甚至是敢跟灵山叫板的妖怪。
其实这就是阴阳相生的道理。例如冰天雪地中,会突然出现一口热泉;例如毒虫横行之处,往往有解毒之药,是一个道理!
取经路上,最惨的一次就是在狮驼国!大闹天宫、战力彪悍、从不言输的孙悟空,以为师父被吃了,又打不过金翅大鹏雕,哭哭啼啼地去找如来。
如来却面有难色,对于佛界至尊来讲,实在有些出人意料。原来,那金翅大鹏雕是如来的“舅舅”。正因为有这层关系在,他也不好对金翅大鹏雕下手。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遇到的妖怪,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有后台背景的妖怪,二是没有后台的妖怪。就是因为两者之间的不同,所以也就注定了他们截然不同的结局。
比如但凡没有背景的妖怪,不管为恶深浅,大多落下悲惨的结局,如玉面狐狸只是做了小三,就如落下了被打杀的下场。杏仙也并没有必死之罪,但也难逃被杀下场。最会与人为善的黄狮精,只是偷了孙悟空师兄弟的兵器,就被连窝端了。
而像那些有后台背景的妖怪,不管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但到最后总能避免一死。
可见,《西游记》中的妖怪出来混,也是讲出身背景的。
而《西游记》中除了这个现象外,还是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唐僧师徒遇到的妖怪,越靠近灵山,妖怪就越残忍、越厉害。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
修行的人修行的越高,就越有更高层的魔来魔害你 。因为随着修行层次的提高,级别低的魔不是白给吗?就像挑战一样,越到最后的决逐越精彩 。高手对高手吗,在大能面前,小能算个屁。
可修行人就偏偏还得感谢魔,因为没有魔来魔,就不能成佛。
西游记是道人写的,当然要把他们道家写的如此如此的好,把佛家写的如此不堪。这心机,明白了吧?
越靠近灵山,妖怪越残忍
其实也是人性的一个体现,善恶对立,又相互依存
有多善,相对应转变后就有多恶。
尤其是教派之争,没有对比,如何能牢牢抓住信众之心?
同时恶又是佛教传播的基础。。。。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借用一句老话,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暗的。
通往灵山的路是艰难的,离灵山越近,修行的人信心越坚定,因此遇到魔怪的神通也就越大,从魔怪的角度来说,吃掉这些人,对他们的修行最有帮助。不管从哪个角度说,这都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修行遇到苦难,战胜苦难,然后苦难会进一步升级,是退缩还是前行,由修行者自己选择。我们的一生是耽于享乐,还是自我折磨,这件事情通常情况下是没有答案的。耽于享乐者未必死后落入地狱,而自我折磨者也不一定能升入天堂,很可能做了更加强大的魔鬼的美餐。懂得了这个道理,你是选择自我折磨,还是耽于享乐呢?随便你
首先要强调一下,本人观点绝没有歧视外来宗教或者贬低的意思,只是就这个问题开个脑洞!满满的求生欲!
其实这是任何一个外来宗教甚至外来势力,到一个新的环境下都要经历的过程,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如果追溯,三皇五帝、中华文化的起源也是道教的源头!传说轩辕黄帝编写《黄帝内经》的时候,佛教还没创立,道门在中土强盛一时的时候,佛门也只是偏居一隅!《西游记》中四大部洲,佛门也只是在偏远的西牛贺洲!开局没有优势,地理位置、资源也没有优势,这个时候,只能猥琐发育,所以佛门的“有教无类”和道门截教的“有教无类、万仙来朝”是完全不一样的!

首先,道门截教的有教无类,是指世间万物都平等对待,都有修仙的资格,只要机缘到了,都可拜入门下修行,那有人问了,佛门不也是这样吗?金蝉子、白龙马不也获封了吗?但是,佛门是不管这人以前做过什么,哪怕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哪怕一生作恶,临死醒悟,都可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是不是有点太便宜作恶者了?截教的有教无类只是不限制出身,但是一样要考核品行,不能作奸犯科!这一点个佛门完全不一样!

道门是我不管你出身,哪怕是白素贞这样的蛇妖,只要一心向善,一心向道,都可修行,佛门不然,只要你不信我佛,法海就不管你是好妖、恶妖,都要降妖除魔,反过来,不管你以前怎么样,只要进我门下!都是自己人,这猛然间一听没什么大碍,但是这人以前的恶行不能一句“此人与我佛门有缘”,就一笔勾销了吧,这样如果一个人作恶一生,为了活命,就宣称我遁入佛门,这样就能抵消他的罪孽了?凭什么?还有他是真的放下屠刀了吗?这样的情况下,佛门内部参差不齐,人员素质堪忧!那么,西游记中,道门妖怪比较和善,佛门妖怪更加凶残也可以理解了!

一个本质凶残的妖怪,会因为更换门庭就洗心革面了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这样容易就改过自新了,那浪子回头就没那么珍贵了!佛门式微,为了寻求发展,品行、德行哪能要求那么严格?首先要有人,先充实实力再说,其他的就顾不上那么多了!道门毕竟是本土宗教,玄门正宗,选材范围,修行资源,各方面都很充裕,所以,入门考核就比较严格,品行不佳、德行不够的直接就刷掉了!就像现在的一些所谓公知,难道换了国籍,就能改变肮脏的内心和龌龊的行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