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临终一计害三贤,是怎么回事
一计害三贤:姜维、钟会、邓艾。
事情经过:
1、邓艾偷渡阴平,直取蜀汉,后主刘禅投降
2、后主命姜维投降,姜维在剑阁与钟会相持,闻讯假意投降钟会
3、姜维看出钟会野心,结交钟会
4、邓艾灭国之功,功高震主,司马昭起疑派监军
5、姜维献图,激起钟会欲望
6、钟会星夜兼程,收邓艾
7、姜维再举韩信例,浇灌钟会反心
8、钟会决心造反,不料事泄,三人均死于乱军中。
至此,展现了司马昭高人一等的政治手腕,没有斧光烛影,没有杯酒释兵权,又给扣上了作乱的帽子,洗都洗不白了。
姜维是蜀汉后期的顶梁柱,也是诸葛亮的接班人。诸葛亮死后,姜维接过了北伐的大旗,而且姜维的北伐功绩不亚于诸葛亮。
姜维在最后一次北伐被魏将邓艾、钟会击败,其实也只是一场败仗,蜀汉虽然摇摇欲坠,但是有姜维撑着,还不是灭亡的时候,而这时邓艾偷偷绕到成都,后主刘禅见邓艾兵临城下,竟然选择投降,并命令姜维投降钟会。
姜维无奈只得投降钟会,但是姜维匡扶汉室的心还没有覆灭,他劝钟会造反,钟会觉得有姜维的帮助自己肯定能成功,杀了邓艾,自己就是蜀汉的皇帝了。
于是,钟会杀了邓艾,但是计划败露,自己与姜维也会杀害。这就是一计害三贤,这三贤除了邓艾、钟会还有他自己!

姜维假意投降钟会,唆使钟会造反,让钟会带领魏兵以郭太后遗命反对司马昭,自立为王。然后诬陷邓艾,说邓艾要造反,吞并邓艾的部队,把邓艾打入牢车,有想加害的意思。先以钟会灭了邓艾,在用钟会的手杀光魏国进攻西蜀的将领,再把钟会杀了,恢复西蜀国家,可是刘禅是个亡国之君,根本扶不起来。魏国将士灭亡西蜀以后,立此大功个个想回魏国升官发财,而且他们的父母,老婆孩子都在魏国,不会和钟会造反,钟会没有结婚,没有后顾之忧,但哪些魏国将领不会这样做,他们肯定考虑的比较多。而且西蜀国家被灭,将领和百姓都变成亡国之军和之民,那里还有能力随着钟会和姜维造反。这一点司马昭看的很透,所以他派了钟会和邓艾伐蜀,又自带大军进驻长安,就是防着钟会和邓艾,所以姜维的复国妙计不可能成功,只是把自己,钟会,邓艾都搞死了,解决了司马昭的心腹大患,而且还夺得了西蜀,提高了司马昭的声望,并且加封晋王,准备改朝换代。
姜维一计杀三贤什么意思
“姜维一计杀三贤”是指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姜维在攻打魏国时成功采用计谋,先后击败了三位魏国名将。这个典故的故事始于蜀汉丞相诸葛亮驾崩后,姜维在接任其职位后依旧秉承“以诈为攻”、“出奇制胜”的原则,在攻打魏国的战役中采用了一些出奇制胜的计策。
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攻打魏国将领邓艾的时候,他设计制造出假寨,诱使邓艾进入陷阱之中,从而取得了胜利。
后来,姜维又使用一系列的军事计谋成功地击败了魏国名将钟会、郭淮和张翼三人,因此被称为“姜维一计杀三贤”,并成为了后人赞美和崇敬的英雄人物。
1 姜维一计杀三贤是指姜维在三国时期,通过谋略成功消除了魏国三位杰出的谋臣。
2 姜维作为蜀国重要将领,他在与魏国作战时,对于三位魏国谋臣的能力和影响力有所了解。
通过巧妙的计谋,成功地消除了这三位威胁蜀国安全的谋臣。
3 姜维一计杀三贤表明了姜维非凡的智谋和勇气,也揭示了在战争中,谋略的重要性,并对历史上的谋略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