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如果打到中国,会不会全军覆没
有人说亚历山大在西方人心中是无敌的,地位超然,可是那是西方人,他们并不了解华夏史。中国是四大古国唯一传承下来的国度,坚韧不屈的精神,用不服输的意志,中华民族是遇强则强的民族属性。如果罗马翻过青藏高原进入华夏领地,那么首先遇到的是狄戎,罗马重甲军团最怕的就是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平推式的战法对他们毫无办法,会被牵扯的人疲马乏。就算赢了狄戎,那么面对百万秦军,硬实力对拼能打过秦军吗?武器上,战国时的青铜冶炼技术是世界最好的,罗马用什么武器能打过秦国的毛戈?重军兵团能挡住秦国骑兵的猛冲吗?秦国的精锐部队黑衣军,能让亚历山大怀疑人生。有人会说,自吹自擂没有历史观,那么我们说历史观:春秋战国几百年,秦国从被欺负的弱国到一国战六国的硬实力,全民皆兵,战斗力旺盛,武将不怕死,士兵都是拿人头记战功,且个个都是身经百战,战斗经验和战斗欲都是无敌的。罗马军呢,打打埃及,打打波斯奴隶军队就觉得可以统一世界了,但是这些被征服的区域都是没有真正正规的部队,充其量是奴隶组成的残兵弱旅,罗马军队的战法又非常单调,在秦军面前根本挡不住。亚历山大是幸福的,不然他会绝望。
东征印度后的亚历山大,直接进攻中国,首先直接面对的是秦国,他会直接交代在这里,家都回不去!

亚历山大征服印度是在公元前327年前后,来看看这个时候的秦国是什么状况?
公元前327年是秦惠文王十一年,秦国夺得魏国河西、上郡七百里地,迫使义渠臣属,以其君为臣,并于其地置县以管辖。

此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国力逐渐增强,全国人口约300余万,军队常备力量约20万人。“强秦”已初露锋芒!
亚历山大征服印度兵力3万步兵,5000骑兵。就靠这些人想要进攻秦国,必先经过西部沙漠,劳师远征,势必士气低落,等待他的将是数十万以逸待劳的秦军,高下立判。

亚历山大闻名于世的兵力就是马其顿方阵,主要由长矛兵和盾牌兵组成,骑兵只是辅助作战。马其顿方阵的特点就是层次分明,进攻性强,适合在平坦地形上进行决战。但是也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移动太慢,机动性太差。
而秦国则有让其他六国闻风丧胆的弓弩军阵,这正好是马其顿步兵方阵的克星!

就算是同等兵力,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亚历山大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
另外,秦国还有重装骑兵。亚历山大来攻,必定落败!
亚历山大东征中国?实际上亚历山大只是阿拉伯的传说人物,阿拉伯人用他意淫征服全世界。这个故事传到欧洲,白人又用它意淫征服全世界,仅此而已。
意淫多了,连自己都信了,最后干脆写进教科书。最后你问问白人,怎么证明亚历山大长这模样?怎么证明历史上有这个人?他们就能当场石化。
至于潘家园都看不上的罗塞塔石碑,已经被证伪。
亚历山大东征应该打到波斯和印度,当时的年代 应该是秦朝,也就是说走北线他会碰到匈奴,匈奴游牧铁骑兵团冲击亚历山大的充其量十万人应该是绰绰有余,更何况并不是全员战斗。如果南线他就更惨了,秦朝号称百万大军,即便是没有也有四五十万吧,更何况远征过来一路征战,再爬山过来战斗力也就寥寥无几了,所以亚历山大是幸福的,不然会在绝望中死去。瞎聊,别喷




亚历山大在西方被吹成了神,要有多牛就有多牛,那是因为他没有遇上真正的对手,如果亚历山大没死继续东征打到中国,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全军覆灭,只有被虐的份,以后就没有他的传说了,只有他战败屈辱的历史!

都说亚历山大牛,确实是牛,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他灭掉了三国,就在他要东征继续要灭掉最后的文明古国中国时却死了,西方人就可惜啊,没死话就成了历史全所未有的壮举啊,把所有的古国都灭了!其实亚历山大幸运啊,早死的好啊,不然东征中国肯定全军覆灭,就没有他厉害的传说了!如果他不死,继续东征,那么肯定从印度那里翻过喜雅拉马山进入到中国,中国那时刚好处在春秋战国时代,亚历山大进入中国碰到的肯定是在西北的秦国!当时是秦昭王的时代,就是战神白起还在时!那么亚历山大的军队能打的过秦国军队吗,答案是完全打不过啊!先从军队数量来说,你亚历山大只有一万骑兵和3万步兵而已,而秦国至少有三四十万军队,用数量就压过你了,你还怎么打啊,当然人数多不一定就赢,那就要看双方的装备和战斗力了!

秦国军队是虎狼之师,战国最厉害的存在,关键的是秦国还有黑科技的武器装备啊!首先秦国的弩箭非常厉害,不仅射的远,威力还强,还可以连发,这是远程攻击武器啊,而亚历山大的军队没有这个武器,就是说双方对打,亚历山大的军队离秦军几百米的时候,秦军就用弩箭射过去,一排一排的箭雨就是马其顿方阵的噩梦,马其顿方阵有个缺点,就排成一块一块的,这不就是弩箭的靶子吗,紧密如雨的箭支实在可怕,防不胜防啊,亚历山大还没接触秦军就已经损失惨重啦!到了短兵相接时,也更悲催,因为秦军装备领先亚历山大的军队,兵器比你锋利,铠甲比你坚韧,一碰撞就是欺负你了,杀你就想砍瓜切菜一样,步兵全军覆没,只剩下一万的骑兵了!只是你的骑兵和秦国骑兵对上没有优势啊,骑兵也怕弓箭啊,这么多箭射来,就算人能避开,马能避开吗,被插成箭猪了,全完蛋了,冲到秦军骑兵面前就没剩下多少人和马了,还怎么打啊,秦国的骑兵还没练手呢,你就输了,你还怎么打啊,只能是全军覆没了!

比指挥智慧,你亚历山大对上白起,那就小学生水平啊,中国可是兵法祖宗啊,白起是谁啊,那是著名的“杀神”,小孩子听到都害怕的要哭,打仗非常牛啊!你亚历山大才4万军队,白起指挥过许多上10万军队的大战争,打你几万人那是小意思啦,要知道白起可是活埋了赵国40万军队的“死神”啊,你亚历山大才几万军队都不够白起活埋的呢,白起每次战争那可都是杀上几万人的,所以比指挥大军团的能力,亚历山大实在比不上白起啊,因此从各个方面说,亚历山大动东征到中国只会全军覆没,惨败而归,也许他自己也完蛋了,谁叫他不好运,碰上了最能打的秦军呢,不是他不行,而是碰上了比他强的对手,输了也不奇怪!









亚历山大东征的终点只能是印度!尽管亚历山大俘虏了前来抵抗的印度国王波拉斯,但是依然不得不继续让波拉斯继续做印度的国王。
亚历山大没有继续东征,而是选择了西归。亚历山大的西归,不是项羽的衣锦还乡,而是不得不撤军。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当时整个军队充满了厌战的情绪,一是亚历山大没有能力再继续东征。
一个充满了厌战情绪的军队,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股锐气了。亚历山大如果再选择继续东征,不仅仅是无法保证自己军队的战斗力,恐怕还会引起军队的哗变。说不定亚历山大在东征的途中就会突然病逝了!
亚历山大从征服的每一处向外辐射,派遣大量的人员进行一系列地探险活动。亚历山大当然知道东方还有一个更加辽阔的崭新国度。从这些大量的情报中,亚历山大不难得知东方那片土地是个什么状况。
正因为亚历山大是知道东方的情况,所以亚历山大才会选择撤兵西归,这也是非常明智的一个举动。否则一世英名就此葬送在中国的土地上了!
等到亚历山大回到波斯之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他想把希腊和波斯融为一体。为此他把大量的波斯部队混编到了自己的部队之中。经过整编之后的马其顿部队,已经不再是原先的那只马其顿部队了!
任何的改革都会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在没有彻底地完成变革之前,亚历山大是不会再次选择重新东征的。
很快亚历山大就离奇地病逝了,引得史学家们又是众说纷纭。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亚历山大后谁继位
亚历山大去世后,各派经过一番争执后终于达成妥协:暂立亚历山大大帝的哥哥阿里德欧斯为王,是为腓力三世,同时,若亚历山大大帝的遗腹子诞生后为男婴,则一并立其为王。
不久,亚历山大大帝的儿子降生。这个孩子刚一出生便被尊为亚历山大四世,与其叔叔腓力三世共享王位。
亚历山大后弟弟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继位。
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1796年7月6日—1855年3月2日),史称尼古拉一世,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五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一位皇帝(1825年12月1日—1855年3月2日在位),保罗一世的第三子。因长兄亚历山大一世死后无男嗣,次兄康斯坦丁大公放弃皇位继承权,因此被立为俄罗斯皇帝。
亚历山大一世和亚历山大大帝关系
二者没有任何关系,亚历山大一世是俄罗斯的沙皇,而亚历山大大帝是2000多年前马其顿王国的国王,后来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征服了波斯帝国,将希腊文化传播至中亚地区,并且丰富了当时欧洲的知识系统。亚历山大大帝是后世许多欧洲君主的偶像,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父亲非常崇拜亚历山大大帝,所以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亚历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