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个卫星天线,也就是锅,要每年得要升级吗
看你收的是哪个卫星,如果收的是中星6B的信号就是通常所说的“大锅”那就不用升级,如果是中星9号,那就要升级,升级的次数取决于加密的次数,只是现在的机顶盒基本上是能自动升级的,在你购买时一定要和卖家说清楚了,是能“自动”升级的就可以了。 希望回答对你有用!
如何知道世界上所有卫星每天发射情况
本来很简单的一个问题,那个军事自媒体的一堆答案简直是废话,既冗长又没有有效信息,让人看得无语。
下面这个网站,就可以查看航天发射记录,既可以只查中国的,也可以查全世界范围内的,只要是公开发射,就可以查到。

从图上可以看到,最新的航天发射是2018年3月10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4颗通信卫星。
我是理工男“稻壳张”,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与我一起闲址科学,乱谈八卦。
小时候在屋顶乘凉,经常可以看到会走的星星,大人说那是卫星,是真的吗
不知道你说的小时候是哪个年代,其实晚上晴朗的夜空,看到的移动小星星大多数是飞机,主要是客机,现在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闪一闪从天际缓缓划过,远一些的就只能看到一闪一闪的小星光,近一些的除了看到白色的灯光,还可以看到一闪一闪的小红灯和小绿灯。这些灯光主要是在天上防撞用的,飞行员在驾驶飞机途中,看到周围或上下有这些灯光闪烁,就可以凭借看到的灯光状况来分辨对方的方位,防止相撞事故。在起飞和降落时,飞机还有照明灯打开,很亮很亮。
人造卫星现在虽然很多,但由于飞得很高,而且很小,自己又不发光,只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芒,反射面小,所以要看到还是比较难的。一般有些卫星发烧友会造访Heavens Above中文网,这是一个专门预报人造卫星的网站,了解卫星经过某个星座的时间,然后在那里等候,就可以看到。大部分卫星的运行1.5--2个小时绕地球一周,所以经过你所在的天区视界需要40--60分钟。你必须耐心的观察几分钟,才能看出那个小亮点与其他星星的区别,如果看到这样速度的“星星”移动,就非常有可能是看到人造卫星啦。而飞机划过天际的速度相对会快很多。
晚上要看人造地球轨道天体的话,最容易看到的只有国际空间站。因为国际空间站轨道只有300多公里高,而其他的卫星一般都有几千乃至几万公里,且体积远远小于国际空间站。一般在天黑后不久或黎明前,国际空间站会依然有太阳照耀,发出反射光,而在其他时间,会进入地球阴影。在这个观测的最佳时间,如果国际空间站正好运行到了你所在地区上空,就能用肉眼观测到。但肉眼观测只能看到一个缓缓移动的亮点,如果使用望远镜就可以看的比较清楚,能看清大致结构。看一次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国际空间站就会进入地球阴影,就看不见了。
所以,要看人造卫星包括国际空间站,要准确把握经过你那天区的时间,建议还是要先到相关网站去了解清楚情况,以免白忙活一场。你可以登陆heavensabove中文网(),在首页输入观测地的经纬度,或者点击页面上的“通过百度地图来标识你的位置”,系统就会确认你观测地信息。然后你就可以选择想要查询的人造天体,浏览它们的过境信息。
综上所述,题主所说的小时候晚上“经常”看到会走动的星星,十有八九不是人造卫星,一般不会有那么幸运,随机经常的看到人造卫星。所以时空通讯认为题主大致看到的是飞机。当然流星也常常可以看到,但一般都瞬间划过,不会被误认为卫星了。
不知道你说的小时候是什么时候。如果是90年代的话,那么你看到的会走的星星可能是国际空间站。
因为自然界中,你能明显感到在移动的星星,不是流星,就是航天器,也可能是火箭飞机。
我刚刚看了一下,国际空间站现在在这个位置。一会写完再看看它移动到哪里了。
其实天上的卫星,我们有的时候就可以用肉眼观察到。尤其是在这些卫星正好能反射太阳光到我们的眼睛里,而这时恰好是傍晚或者黎明。
为什么只有傍晚或者黎明能看见呢?因为卫星要恰好反射太阳的光啊。比如傍晚,我们这边天已经黑了,卫星却在高空正好被太阳照,这时就能看见。而半夜,即使卫星在天上,那卫星正好被地球挡住了,在地球的阴面,所以没有阳光的反射。

上图就是观测到的亮度等级,有些卫星在傍晚和凌晨可以达到2到-2星等亮度。就是比北极星还亮的多。
上图是今天过一会到凌晨在天空能看见的航天器。比如国际空间站,一会可以达到-1.3的亮度,绝对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当然了,上图是以我家的位置观测的。京津冀一带参考我这个可以,再远就不行了。(如果你看到我的文章已经是2017年12月18日天亮以后,那么这个表上的航天器都已经表演完啦。)
今天国际空间站过境的时候,是格林威治时间18:43开始。加8个小时就是我们的时间了。即北京时间半夜两点四十开始。过境路径可见下图。
可以根据上图判别,也就是在凌晨的时候,国际空间站会从我们的西北偏西方向的天边出现,然后向南移动。整个过程很快的,稍微不注意他就已经溜走了。
小时都在外边乘凉,一个凉床,睡在马路边上,挺有意思的,有小朋友玩,当时就是三角形硬点的牌,在床上拍,拍翻面才算赢,没事了就望着天很蓝,很清晰的各种星星,总是数星星玩,最亮的星星是北斗星,有时突然间漂飞一颗星,大人叫流星,我们也才知道叫流星,现在才知道叫慧星。速度应该是以光计算,天上的秘密花园可能故事更多,更精彩绝伦。只有天文学家知道的最多最多了!!!
我的回答:是的,每年的,夏天,我们就在楼顶,拿着凉席和一条被单,在楼顶上乘凉,不瞎聊的时候,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有时候会发现,有一颗会走动的星星,慢慢的在朝另外一个方向移动,所有的星星都很明亮,但那一刻会走动的星星,才是我们注意的目标,我们一直盯着那棵会走动的星星,直到消失在我们的眼前,其实包括现在的夜晚,也偶尔还可以看到有一颗会走动的星星,其实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也都教过了,那个会走动的星星是卫星,还有就是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流星,瞬间划过眼前,既明亮而又躁眼,时间很短暂,但流星很美丽,不知道为什么?小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流星,为什么现在的流星会那么少,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家园越建越美丽?天上的星星是不是会越来越走向了正常的轨迹,所以碰撞的时候越来越少,或者说,天上的流星,已被神秘的力量,给控制起来了,不让它在肆意的破坏我们美丽地球上的家园。
先借用张图让老铁们感受下,看看人造卫星经过夜空时是什么景象?
(图片来自网络)
图中横向移动的小亮点就是一颗人造卫星,它的移动速度相当快,这是因为很多人造卫星等航天器不到两小时就能围绕地球飞行一圈,所以当它经过我们的头顶上方时,感觉其移动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有的甚至会和夜空中的民航客机差不多。
上图中的光点的光度会有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人造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的时候姿态会有所变化,它们的太阳能帆板需要向着太阳接收能量,所以在围绕地球飞行的过程中,其太阳能帆板会调整姿态,而且航天器的天线要向着地球上面的无线电接收站,所以航天器的姿态实际上在不停的变化,而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人造卫星等航天器,正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了它们上面,又由于其姿态时刻在变化,把它反射到我们眼中的光照也会有变化,所以看上去它的光度就会有变化了。
很多人认为人造卫星个头那么小,在天上运行时又离我们那么远,是不可以被观测到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如今很多人造航天器个头都很大,加上两端的太阳能帆板的话甚至会超过十米,它们在运行的某些时刻是可以向地面反射很多太阳光的,特别是向国际空间站这样的航天器,向外延伸有很多的太阳能帆板,能够大量的向地面反射阳光,所以国际空间站特别明亮,目前其亮度已经直追金星。
当年我国的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时候,就曾经向人们科普它是可以在夜空中用肉眼看到的,由于当时的太阳能帆板还不像今天这么先进,所以东方红一号上并没有太阳能帆板,用的电都是自身携带的电池供电,但是科学家们在东方红一号末端火箭上安装了直径三米的减速伞,使得东方红一号在夜空中最高相当于二等星的亮度,人眼目视它完全不是问题,这也是五六十岁的人都知道夜空中看上去会行走的星星是人造卫星的原因。

不过对现在很多城市中的孩子来说,可能大部分都没有看到过满天繁星的景象,更没有看到过人造卫星横贯夜空的样子,这是因为城市中有很高的光污染,掩盖了夜空中的星光,所以想看星空和行走的航天器的话,还需要在郊区或者农村等光污染少的地方,最好在手机上装上一些星空观测软件,再带上一架望远镜,在晴朗的夜空下将可以感受星空的静谧与神秘。
是的,夜空中肉眼可见的移动星星(不是一闪而过的流星)基本上是人造卫星。只要人造卫星反射的太阳光足够强烈,使其视亮度高于6等星,我们直接就能通过肉眼看到它,而不需要天文望远镜。

例如,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在进入轨道之后,它当时的亮度很高,人们可以在地上直接看到它。不过,东方红一号本身的个头很小,它的视亮度不足以使我们看到。但我国科学家把运送东方一号的火箭的第三级用一个巨型镀铝结构包裹上,所以我们在地面上可以用肉眼间接看到东方红一号这颗卫星。虽然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轨运行,但第三级火箭早已分离,目前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但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到。

就目前而言,有不少的人造卫星可以用肉眼看到。例如,摩托罗拉在上个世纪末发射了数十颗视亮度极高的铱星,它们至今仍然可以看到。

图中快速闪过的亮光为国际空间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