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风暴》里的极端天气比《后天》还震撼,但为什么口碑差这么多
评价一部灾难片的好坏,不在于灾难本身有多震撼人心,电影情节,特效,演员演技这些因素才是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关键因素。倘若只以特效来评价一部电影,那有特效师就行了,要导演和演员什么干什么。
特效方面,虽然说《全球风暴》里的极端天气比《后天》还严重,但是大场面的视觉冲击力,绝对比不上《后天》震撼!《全球风暴》里虽然堆砌了很多的地球灾难和太空冒险的场面,但因为缺乏紧张感,让人有一种秀特效的感觉。而《后天》善用长镜头,把城市灾难拍得恢弘壮观,可以说连世界末日都是美的。
剧情方面,《全球风暴》讲述的是环绕全球的气象卫星系统“荷兰男孩”出现异常,导致足以毁灭地球的风暴卷土重来,只有卫星的设计者才能化解危机,但在调查过程中却发现这背后藏着更大阴谋。这样的剧情延续了好莱坞大片的传统套路——把所以的灾难都和阴谋论牵扯起来,使得这部电影失去了特色。
反观《后天》,讲的是大环境下,小人物的故事,不讲人类存亡,更关心个体面对世界末日时的反应,影响最深刻的是两位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拥吻的场景。以小见大,体现的是人性温暖,不会让人觉得假大空,更容易打动观众。
因为实在太老套。
数一数全片有多少咬不动的老梗,就知道大家为啥不想看它了。
坏人利用超级武器想摧毁全球√
坏人是阴险的政治人物√
有良心的专业人士抽丝剥茧发现了阴谋√
有人因为发现阴谋被灭口√
美国人在最后关头拯救地球√
美国人舍生忘死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也要拯救地球√
最后一秒钟法则√
男女主角感情随着整个事件升华√
作为一个已经看过的人 我来讲讲为什么吧 我个人认为全球风暴特效不差 但比起2012来说特效镜头不够多 不能让人震撼 而且全球风暴的剧情也是有点拖沓 为了搞清楚为什么全球会有这么多极端天气的出现 居然用了半集电影的时间才引出原因是病毒引起的 总体来说 演员演技在线 然而感情戏尴尬的让人出戏 13岁小女儿成熟的像个大人似的 让我给这部电影评价 两个字:一般
昨晚去看了,口碑好不好也要看各人对电影的胃口吧。视觉效果是不错,但其实电影把灾难镜头大多都推向了太空中,反正看完了感觉不像灾难片,因为不是自然灾害,而是认为目的,而且情节显得略于太过英雄主义。此前里面有兄弟情,有婚爱情,有亲情,有爱情,但对比后天,后天剧情引人入胜,很多猜疑和疑团让你思考和惊讶。有时候看电影,不单单看特效,特效看太多也会视觉疲劳而忽略了看电影还可以让你思考人生的,反正后天好看太多,就这么简单!
“全球风暴”拍摄于2014年,由Dean Devlin(“独立日:卷土重来”制片人,“全球风暴”是他个人指导的第一部院线电影)指导,原定于2016年3月上映。但由于试映反馈表现不佳数度推迟上映日期,期间还经历了大规模补拍,出品方华纳兄弟和Skydance甚至还找来了新的导演Danny Cannon来负责补拍。
“全球风暴”特效其实很震撼,绝对不是五毛特效!但是太少,纵观优秀的灾难片往往都是特效镜头一个接一个,去则所的时间都不愿意给你,这是其一;第二:剧情太烂,这几年好莱坞的编剧水准真是直线下降,不要因为有特效就可以不讲故事了!
《全球风暴》有着灾难片一如既往的先铺垫,后呈现的模式,然而呈现的效果却让人大为失望。影片老套的剧情,高手总是隐藏在民间,在危难之际站出来拯救世界。
电影中不管是太空站里的设备,还是电脑科技设备完全没有感受到高科技的感觉,仿佛看的不是一部新片,而是一部老片。当男主发现了问题,找到手下查询原因并要求保密的时候,你真的不怕后面那位小姐姐听到你们谈论的重大秘密吗?
所谓全球风暴,就是将过去灾难片中的场景做了一个拼接。并且都是一闪而过的镜头,虽然特效场景宏大,但是特效技术却令人尴尬。
所谓全球风暴就是将各种灾难情节做了一个拼凑。狂风暴雨,电光火石,连激光都来了,可惜不是美容激光。。。。
值得吐槽的是两兄弟在发现了灾难出现的原因之后进行暗语对话。为的是不被人发现。而在之后的对话过程中竟再也没有用过暗语。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吴彦祖出场客串了一下香港燃气爆炸,回头跑美国去了,太意外了,就这样被车撞死了,自然灾害太生硬,没有连续性,没有小市民的生活去贯穿面对自然灾,一段段的天灾,没有连续性,我只能说这是小制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