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官职有几个列举
丝路英雄官职 0 布衣 5 里长 10 亭长 20 乡长 40 县令 80 中书令 160 尚书令 320 大司马长史 640 丞相长史 1280 郡都尉 2560 破虏将军 5120 中少府 10240 郡太守 20480 州牧 40960 平西将军 81920 大司农 163840 镇西将军 327680 廷尉 655360 卫尉 1310720 骠骑将军 2621440 太尉 5242880 丞相 10485760 诸侯王 640声望就可以点亮图标了!
历史上著名的解忧公主,听说是罪犯家属,是怎么回事,她有什么事迹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公主是帝王对自己女儿的称谓,历史上的公主有很多,出名的也有很多,但对我国历史有着积极贡献和影响力的公主就不多了;对外和亲贡献最大的三位公主,分别是 入乌孙解忧公主、入匈奴的王昭君、入吐蕃的文成公主,他们的功劳完全不输给开疆拓土的武将。
历史上解忧公主的祖父叫刘戊,刘戊是汉高祖刘邦的四弟刘交的孙子,地道的皇亲国戚,刘邦称帝后被封为楚王。在汉景帝时期,当朝的太皇太后薄太后去世,天下所有的皇族都必须要服丧。恰恰在此时不知刘戊哪个神经出了问题,竟然在服丧期间饮酒作乐,好不快活;后为被人告发,汉景帝下旨训斥,并且将他的封地削减大半。刘戊非常生气,就跟着吴王刘濞一起造反,参与七国叛乱。汉景帝在此危机下,派出了著名军事统帅周亚夫平叛,打败了七国叛乱的势力,刘戊兵败自杀,刘戊一族也就成了叛乱的罪臣。
解忧公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其父亲所连累,长期受到皇族的打压和猜忌,生活过的十分压抑。当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刘彻为了打通西域贸易路线以及巩固和乌孙的政治联盟,就下诏封罪臣家属刘解忧为皇室公主,远嫁到乌孙昆莫之孙岑为右夫人。
刚嫁过去,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昆莫也比较宠爱她,但多年却没有生子,没有过多久,昆莫因病去世了。按乌孙传统风俗,解忧公主就改嫁了肥王翁归靡,翁归靡也就是解忧公主的叔子,生活没多久就接连生了五个子女。翁归靡死后又一次改嫁给了乌孙公主的儿子泥靡,他们又生了一个儿子。少数民族的风俗,中原汉族人是极其鄙视的,按儒家思想来看,简直是乱伦的不行。想想来看,我们的解忧公主是经历过多么复杂的思想斗争。但是为了汉朝的和亲政治,维护汉朝与乌孙的政治联盟,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纵观解忧公主的一生,本可以像其它的皇族公主生活的无忧无虑,但命运实在太捉弄了,少年受家人牵连,过着心惊胆颤、猜忌的生活;成年后,又远嫁异域他乡,受尽了伦理的屈辱。在她快七十岁时,上书汉朝皇帝,乞怜对家乡的思念,希望自己死后可以葬回家乡,皇帝深受感动,就下旨迎回了刘解忧。
刘解忧,彭城(今徐州)人,乃参于“七国之乱”的刘戊的孙女,故为罪人之后。汉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1年),为延续与西域乌孙国的军事联盟,共同抵御匈奴,被封为“公主”,远嫁乌孙国。一嫁军须靡,二嫁翁归靡,三嫁泥靡。主要事迹:协助汉乌联盟打跨匈奴,致使匈奴从此一蹶不振。张歆艺、袁弘等主演的古装电视剧《解忧公主》主要讲的就是这位大汉公主的具体事宜。
解忧公主,即西汉时期末代楚王刘戊之孙女刘解忧。富不过三代的老话,在刘戊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其祖父楚元王刘交博学多才,为官恭谨,诗经学著曾经风靡天下。其父亲夷王刘郢客那也是有美好的名望而被人所拥戴称道。哪想到家门不幸除了刘戊这么一个孙子。
整天的游山玩水,不学无术,目无尊长,生活淫荡放浪;逾越礼制大修自己的陵寝,因为当时晁错急于削藩,以所谓的私奸罪险些被其诛杀在京城。有名的老实人汉景帝觉得这些罪名不足以服众,就含糊其辞的削去了楚王直属的两个郡,刘戊因而心怀不满。七国之乱时刘戊伙同楚元王的少子刘艺等人起兵参与吴王造反;最后兵败如山倒,只有自杀了断,可他的罪过却连累到子孙后代的悲惨命运。因而还未出世的刘解忧已经注定了是罪人之后。
公元前121年,刘解忧出生在楚王府的一个偏狭简陋的屋子里,虽说是个女孩儿,但也可以给这个支离破碎,陷入深渊的破败家族带来一点儿生活的希望,从她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来,她的到来家族也是寄予了一些厚望的,解忧,解忧,希望可以缓解一下这个罪臣家族头顶上的那一大片无尽的愁云。给还活着的,匍匐前行的族人们一点儿前路的光亮。
前101年,汉武帝为了延续乌孙国与汉朝的联盟,一纸诏书封年仅20岁的刘解忧为公主和亲乌孙。皇帝的话就是命令,谁也无法抗拒的命令,解忧一家含着眼泪跪拜谢恩,奔赴西域被封为右夫人。解忧公主始终位居右夫人的不利地位,始终处在亲汉派和亲匈奴派的矛盾冲突,和宫廷王位争夺战的险象环生的逆境中,忍辱负重的解忧公主志向坚定,极力维护汉朝和乌孙的联盟,致力于乌孙国的兴国之路,一点一滴的苦心经营,站稳脚跟。
史书评价:她是对汉朝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也是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之一。她为了大汉的和平与安定,不计个人的利益与得失,毅然接受使命,远嫁乌孙,稳固了大汉边界的安全,促进大汉和乌孙之关系,为大汉和乌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乌孙公主相比,她的历史贡献不逊于乌孙公主,甚至大于乌孙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