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战斗机在服役期间获得了“寡妇制造者”的名声
要说到寡妇制造者,那就必须要提到最早的寡妇制造者F104轻型战斗机。该机属于二代早期战机,为了达到超音速性能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虽然速度上去了,极速能达到2.2马赫,但是翼展极小,内油系数也极小,其作战半径只有不到四百公里。我们先来看看其机体尺寸。
F104的机体长度16.65米,但是其翼展只有区区6.68米。为了超音速性能其机翼比一般的飞机机翼要薄的多,而且机翼前缘非常尖锐。以前有人开玩笑说F104的机翼能削土豆皮,这可不是一个笑话,真的有人拍视频测试的。其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绰号叫“人操火箭”
F104的坠毁率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F104美军自身装备很少(估计就是卖出去害人的),绝大多数都出口了,其中最惨的还是西德,一共装备了九百余架。一共摔了292架,损失了120余个飞行员。我国台湾地区也装备了不少F104,F104服役期间一共掉了96架,飞行员死亡64人,据说实际数字还要远远超出。所有购买F104的国家当中除了日本的损失大约在15%左右外,其余没有一个是低于30%的,这寡妇制造者的名号可是坐实了的,当然其最知名的壮举还是干掉了自家的XB-70武神婢女超音速轰炸机。说到寡妇制造者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印度。F104坠毁率高是因为其本身作死的设计。而印度的飞机纯粹就是自身保养问题了,印度自1966年开始陆陆续续采购了九百余架米格21战机,至今已经坠毁了482架,超过了一半了,掉的比F104还要凶残。
有德国和台湾使用的f104,还有在70年代的时候,美军引进并服役了鹞式战斗机,即AV8A型,这款战机已经有一半在各种各样的事故中坠毁了,而后继的AV8B也损失了约25%。 不光美军战机经常出产这种飞机,苏联战机同样也有着样的杀手存在。著名的米格21战斗机在印度空军手中也是事故频发。冷战初期的苏联战斗机,战斗力和飞机性能自然是不错的,但安全性从来都被苏联人抛之脑后,再加上印度历来令人诟病的后勤养护,服役期间每年都有很多坠毁事故。
再说回美军。著名的V22鱼鹰旋翼机,双可倾转旋翼,可垂直短距起降。从研制到服役,五架原型机都发生过严重事故,已经造成30多名战斗人员丧生. 二战中日军著名的零式战斗机,作战性能比较突出,在战争初期打的美军四处逃窜,但是这款飞机在追属性能的同时抛弃了安全性,重要位置没有装甲防护,发动机性能又差,美军发现这些弱点后研发的新战机在面对老对手后,他就变成了打火机了,一点就炸,后期还加入神风敢死队,不仅制造寡妇,还制造老绝户。
我们的老式轰6战机,本身的性能并不算差,但是发生事故后飞行人员不能安全逃生,使得41名优秀的飞行员丧生,该机型的弹射救生系统设计非常不合理,弹射成功率几乎为零,在军中口碑向来不佳。不过真说起寡妇制造者,个人觉得战机只是一个工具,真算起来,印度的斯坦航空公司才是真正的杀手。他是印度唯一的航空制造公司,经该公司修理保养过的战斗机几乎都坠毁了,几十年前已经有一千多架坠毁,寡妇制造者的名头可谓实至名归。
美国生产的“F104”战斗机是最大的寡妇制造者,没有之一!美国二战后靠着自己的影响力,甚至强买强卖将这款战机大量推给了自己的盟友,然后1/3数量都是各种摔、各种坠毁报销,这款战机一共生产了2578架的总产量,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装备,最后摔了估计又800架左右吧美国坑起盟友来也是不要不要的啊!
大名鼎鼎的F104星式战斗机,他的最大的特征就是那对超小、超薄,都可以用来当菜刀切菜的小翅膀了,为了获得良好的超音速性能而设计这个小翅膀,为此舍弃了太多的其他性能。
这款战机刚设计出来就被德国王牌飞行员指出了弊端,美国在研发出来后就盯上了二战战败国西德,让他来带头买打开销路。西德非常重视派出了一个王牌飞行员来试飞了一下,然后说了一句美国人不爱听的花:“像我这种老鸟开着很爽,但是要是给菜鸟们就驾驭不了了”。在美国眼里战败国哪来的话语权,这位飞行员很快就在美国的影响下被直接退役,西德也乖乖的开始了购买916架的大订单,然后就是不断的摔,不断的坠毁,很快德国飞行员就给她起了一个外号:“飞行的棺材”,到德国这款战机退役时一共摔了292架。
F104的老摔机的问题不得不提他这对超小超薄的翅膀,看着这个飞机极不协调,机翼的最前缘薄到只有0.41mm,有人用来做过试验,直接削红薯、切蔬菜一点问题没有,而且还超小,这样飞机飞行中阻力很小,高速性能极佳,在那个年代战斗机的理论就是:“速度就是战斗力”,F104将这样的理论发挥到了极致。翅膀太小造成高翼载,盘旋性能差,低速操控性也差,其他飞机如果在下坠的时候,拉起让他平飞一下,然后靠着这段时间解决问题。F104根本没有这个时间,一旦失速直接就朝着地面下坠下去了,搞得飞行员都是手忙脚乱慌了神,坠机也就是常态了!
这款战机在上世纪60年代与米格21、幻影3齐名的三大战斗机,设计上还是非常前缘的,使用了很多新技术,很多飞行控制气动细节都非常复杂,为何如此先进的战机事故故障率如此的高,最后总结出了几点原因:
1、最初美国人解释是发动机不稳定造成,毕竟翅膀本来就小,更像是坐着飞行员的火箭一样,靠着发动机的蛮力硬推到天上去,发动机一直都是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经常出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最终美国解决了发动机问题,还是老摔飞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2、后来各国分析的基本结论是这款战机操作太复杂了,小机翼开来的高翼载和很多细部设计让操控这架飞机太复杂,一旦遇到复杂任务或者紧急状况,往往搞的手忙脚乱,特别是新飞行员和技术一般的飞行员。当时有没有电传操控系统,一切都靠人来操控,而且在紧急状态发生后往往飞机升力不足直接就下坠下去了,根本不给飞行员反应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我甚至脑补了一下这个飞机来个俯冲,然后想拉起来恐怕都有些困难,坠机不就更正常了,寡妇制造者头把交椅给他完全没有毛病!
有“寡妇在制造者”称呼的战机:美国鹞式战机,B-26轰炸机,印度米格21战斗机,F104战斗机,美国鱼鹰倾转旋翼直升机,中国轰六轰炸机,日本零式战斗机。
举几个例子。
美国鹞式战机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某鹞式中队接连发生机毁人亡的事故,中队飞行员干脆给这种飞机取了个“寡妇制造者”的绰号,结果它一直流传至今。据统计,AV—8A一半多在事故中坠毁。20世纪80年代中期,陆战队开始用安全系数更高、作战能力更强的AV—8B取代AV—8A。但是截止到1996年,新型鹞式战斗机也摔毁了近1/4。
B-26轰炸机
在实际运用中,飞行员发现,虽然B-26在速度和载弹量等方面优于B-25,但其起降特性较为恶劣。由于高翼载荷的设计,B-26的失速速度高达209千米/小时,起飞滑跑距离长达704米。当飞行员试图在短跑道上降落而降低时速时便会引发失速,导致坠毁。寇蒂斯的电驱动螺旋桨和前起落架的故障使得这一问题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飞行员自身也缺乏经验。由于战事需要,大多数新兵仅在T-6单发教练机上接受训练后便转移至B-26单位。而B-26独特的飞行特性要求飞行员拥有熟练的双发飞行经验方可驾驭。因此,新编成的B-26轰炸机大队事故率明显高于战前成立的、从B-18轰炸机换装B-26的大队,最多时达到30天内坠机15次。
F104战斗机
马丁B-26“掠夺者”轰炸机(1941年~战后):由于早期型号在起降阶段的高事故率,B-26因此在美国陆航服役期间获得了“寡妇制造者”的称号。不过后来经过重新设计(增加翼展和机翼迎角,采用更大的垂尾和方向舵),该机的事故率大为降低。
道格拉斯A3“空中勇士”舰载战略轰炸机(1956年~1991年):绰号“鲸鱼”,它是美国海军航母上操作过的最大最重的舰载机,机长23.27米,翼展22.1米,机高6.95米,最大起飞重量37吨。A3D因糟糕的机械故障记录被飞行员戏称为“All Three Die”,所有机组成员死亡——A3拥有三名机组:飞行员、投弹手/导航员和第三名机组成员。虽然A3的飞行员技艺高超,但是驾驶这种体型大、速度慢、机体沉重的飞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沃特F7U“弯刀”舰载战斗机(1951年~1959年):绰号“少尉杀手”,F7U在其短暂的服役生涯中遭遇了数不尽的技术和操作问题,造成4名试飞员和21名海军飞行员死亡。F7U舰载机累计制造出320架,四分之一的飞机毁于各种事故。糟糕的安全记录主要归结于采用新的空气动力学理论、推力不足和发动机不可靠。
北美F-100“超佩刀”(1954年~1979年):美国空军第一架能够在平飞中实现超音速的战斗机,累计制造出2294架。服役美国空军期间,889架F-100战斗机毁于飞行事故,造成324名飞行员死亡。1958年是F-100战斗机最为黑暗的一年,这一年有116架飞机被毁,47名飞行员遇难!不到三天摔一架的节奏,称其为“寡妇制造者”一点也不为过。
印度空军米格-21:早年印度时报有篇报道称:印度空军共引进了946架米格-21战斗机,476架在过去45年时间里损失于各种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