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说岳全传》中的岳飞人设不讨喜,甚至让人“恨”
假如有人会“恨”演义小说里的岳飞,那只能说明,今天的我们和作者的时代已经大大的不同,那个时候的道德要求,今天人不能接受了。
不论时代,小说作品都要符合当时时代的行为习惯与思维习惯,越是畅销小说,越是要按照这个模式去写,否则不可能畅销,甚至不可能流传开来。
“忠君报国”是作品的主旨,这和今天个性自由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在实现个人目标和忠于君主制度这个大前提下,小说里的岳飞选择了后者,强行压抑自己内心的渴望,最终臣服于主流价值观之内,这让今人肯定是很不舒服的。
看看现在流行的网络小说,几乎都是什么“天大地大,我心最大”,主角都是要砸破一切社会规则,去任我“逍遥游”的。还有一个专用名词来界定——爽文。老子要“爽”,不爽了,就干掉它。
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规则过于界线分明,过于纷繁复杂,过于压抑,读者更愿意去读去看那些超越现实的夸张与想象,更愿意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想成为一个规则的守卫者吧。
《说岳全传》里的岳飞,是作者设定的符合当时封建君主时代价值观的这样一个人设。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个人设确实不讨喜,原因在于,太迂腐,愚忠。当我们看到风波亭这一段时,真的是替他着急,替他不值。他自己被冤死不说,还要拉上自已的儿子岳云和爱将张宪。更可气的是,他死后,部下欲为他报仇,他却阴魂不散,拦住部下,不让报仇。真是气人,让人有一种把书撕碎的冲动。这个人设有点类似《水浒传》里的林冲,林冲也是一样,空有一身本领,却逆来顺受,面对别人期压不敢有丝亳反抗。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人喜欢呢。人们更喜欢象武松,鲁智深那样恩怨分明,快意恩仇的人,这才是人们喜欢的英雄。
同样,在《说岳全传》中,牛皋的形象似乎更让人喜欢。他虽然武功,才华各方面都不如岳飞。但他活的通透,敢爱敢恨,敢把皇帝拉下马。岳飞却是唯皇帝之命是从,不问对错。
做为一个文学人物,读者会有一种代入感,希望小说的主人公拥有我喜欢的人设,所以像金庸小说中的令狐冲,杨过。水浒传中武松的人设就极为讨喜,读者的代入感也极强,但这种人物角色是虚构的,作者可以天马行空的联想,怎么舒坦怎么来,而《说岳全传》中的岳飞却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民族英雄,你可以在其他无关紧要的方面随便创作,但对岳飞的结局却不能胡编乱造,而为了这个结局就把作者给束缚住了,为了这个结局就要不断修改主人公的人设,越到后面人设就越不讨喜,读者就会越来越讨厌主人公,再加上作者的写作功力不够,也没有能力扭转既定的写作思路,既然没有这个能力那么就只能委屈我们的民族英雄了!
说岳全传岳飞手下将领名单
《说岳全传》中的岳飞来历不俗,其麾下的岳家军共有大将五十七员,大致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岳飞发小、旧交;其次是名门之后、朝廷官吏;最后是平民百姓以及绿林中的草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