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的职位
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
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千字文受文字不能重复及押韵的限制,所选的四人都是战国后期的名将,战功都很伟大,却没有军事著述。
如果按照官职(军职)大小来看,廉颇曾担任代理相国,地位最高;王翦曾任秦国灭六国的主帅,地位仅次于秦国丞相;李牧曾获得赵国最高军职大将军,但没有明确的官职,但应该为卿的级别;白起最高军职为上将军,也最多是卿的级别。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抗击匈奴,在赵国的政治军事活动。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中少数能与秦军抗衡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战中屡次重创敌军而未遭失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四大名将中武功最强的,谋略能与白起相比,受到赵惠文王的重用,攻打各国,消灭各国部队不计其数,廉颇是攻打齐国燕国魏国最有战功的将军,但未能被赵孝成王(赵惠文王之子)重用,结果长平大败。
【白起】战国时秦国郿人,善用兵,事秦昭王。伊阙之战,白起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攻赵先后歼灭赵军60万(含长平之战),攻韩魏歼灭30万。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约165万!
【王翦】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东乡人,秦国名将。据说,周灵王太子宗敬,人称王家,因以为氏,王翦是宗敬的十四世孙,秦王尊其为师。王翦毕生的代表一战就是用六十万大军对楚的大战,这一战成了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这一计的典型战役,王翦是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继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