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刘备初领徐州,立足未稳,为何还要进攻袁术
在《三国演义》陶谦在去世前第三次相让徐州,刘备才答应,其实这时候刘备已经民心所向,只不过地盘太小,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进攻袁术。
第一,荀彧的计策。荀彧是曹操帐下有名的谋士,在刘备接管陶谦相让的徐州时,曹操还想着报仇,被荀彧劝阻,曹操也因粮草问题听从了荀彧的计策。曹操和荀彧都觉得小小的徐州不成气候,暂时放弃攻打徐州。但是毕竟荀彧在曹操手下做事,要想进一步发展还是要想办法为曹操报仇。在曹操想逐鹿天下时,荀彧献策借刘备是汉室之后用假诏书命令刘备攻打袁术,刘备在此等压力下必须攻打袁术。
彧曰:“可暗令人往袁术处通问,报说刘备上密表,要略南郡。术闻之,必怒而攻备;公乃明诏刘备讨袁术。两边相并,吕布必生异心:此驱虎吞狼之计也。”操大喜,先发人往袁术处;次假天子诏,发人往徐州。
第二,曹操势大,刘备迫于压力,不得不为。此时,曹操打败了劫驾的李傕、郭汜,李傕、郭汜不敌逃走,二人手下投降曹操的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曹操的实力。曹操手下文有荀彧、荀攸、郭嘉刘晔等谋士,武有许褚、典韦、徐晃、李典、乐进等,其中郭嘉在诸葛亮未出世时一直是三国第一谋士,号称“郭嘉不死,卧龙难出”,许褚和张飞、马超都有过精彩对战,典韦更是被誉为“古之恶来”。刘备手下只有武将关羽、张飞,文臣糜竺、孙乾等,这点实力哪敢和曹操叫板,只能临时听从号令。
操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以荀彧为侍中尚书令,荀攸为军师,郭嘉为司马祭酒,刘晔为司空仓曹掾,毛玠、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催督钱粮,程昱为东平相,范成、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许都令,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皆为将军,吕虔、李典、乐进、于禁、徐晃皆为校尉,许褚、典韦皆为都尉;其余将士,各各封官。
第三,刘备太过于注重自己的名声,不排除此时有逐鹿天下的可能。刘备为汉朝王室之后,王室的号令必须听,要不然对自己不利,荀彧正是看中这一点,才建议曹操用假诏书号令刘备。刘备太过注重自己名声在投奔刘表时也有体现,不听从诸葛亮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隆中对》宏图的进行。另一方面不排除刘备想打着正义之旗攻击袁术,进而扩大地盘。
玄德在徐州,闻使命至,出郭迎接;开读诏书,却是要起兵讨袁术。玄德领命,送使者先回。糜竺曰:“此又是曹操之计。”玄德曰:“虽是计,王命不可违也。”遂点军马,克日起程。
笔者从荀彧、曹操、刘备三方面谈了这个问题,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以上是本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有不足,欢迎交流补充。
我是路留星,热爱武侠文化的行路人。
那是因当时是汉朝时代,袁术要皇帝,正好曹操借汉朝皇帝之手给刘备备下旨意,去协助曹操去征讨袁术!其实是曹操离间吕布和刘备的关系,吕布被曹操杀败了无路可去正好去投了徐州的刘备暂居小沛,这时曹操用了离间让汉皇帝给刘备下旨去打袁术,结果徐州让吕布给占逼着刘备去投奔了曹操,随后跟其一齐打败了吕布其实这都是曹操的计谋之一!
因为刘备这个人总是打着匡扶汉室旗号为己任。在他领了徐州牧后不久,袁术因为得到孙策质押的一方传国玉玺,以为天命所归于是公然称帝。于是朝庭在曹操的授意下传令刘备前去讨伐袁术。刘备既然接受了朝庭的官,那自然要领命前去攻打袁术。



演义中刘备在自己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奉诏去攻打袁术,是罗贯中为了体现刘备忠于汉室。
《三国演义》第14回曹操得知吕布去徐州投奔刘备以后,担心两人联手以后会成为心腹之患,于是和众谋士商议。荀彧出了一个驱虎吞狼之计,以献帝名义下诏,让刘备去攻打袁术,这样吕布肯定会起异心。
刘备出兵讨袁术以后,吕布果然乘虚夺取了徐州,丢失了刚得到不久的基业。这让很多人觉得非常可惜,而此事在历史上有原型存在,只是细节上稍有出入。
历史上在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以后不久,刘备和袁术之间确实开战了,而且吕布也是借此机会夺取了徐州。不过和演义不一样的是,并非刘备去打袁术,而是袁术主动进攻徐州,刘备只是被动迎战而已。
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阴。
徐州是四战之地,地理位置重要,刘备实力不强,袁术攻打刘备也是很正常的事。
在演义中把刘备和袁术之战写成曹操挑拨而不是和历史上那样袁术主动来攻,一是为了凸显曹操的狡诈,二是为了写明刘备的忠义。
实际上在刘备接到献帝诏书,命他出兵攻打袁术时,糜竺就已经发现了问题,说“此又是曹操之计。”刘备也明白了这是一个陷阱,但是他认为“王命不可违”,还是决定出兵。
在东汉末年汉室的威信已经荡然无存,群雄纷争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刘备在明知此事有诈的情况下还是坚决执行献帝的诏书,体现了他忠于汉室的忠义之心。也是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尊刘贬曹”思想的体现。
初占徐州之后,刘备在曹操的心理,早已奠定了地位。
要除掉渐渐壮大的刘备,就要削弱他的力量,所谓上兵伐谋,就要用计策堂而皇之的令刘备攻占袁术,此时的刘备,知道自己拿的,哪怕是矫诏,也不敢撕破脸皮。因为他要做到表里如一,用行动去证明自己是刘氏宗亲,时时刻刻是在捍卫着汉室江山,而不是自己搞小山头。他要让各路诸侯看到自己的忠心,不在防备他攻击他。从而找到喘息和发展的机会。
那个时候的刘备和袁术其实是一样,都不能稳定自保,而弱智的袁术却在此时称帝,恰好给了别人一个攻打他的借口,让枭雄曹操有了可乘之机,一箭双雕。
三国的徐州是谁的
徐州是陶谦让给刘备,张飞又把徐州丢给了吕布,曹操破了吕布之后,派车胄守徐州的;
后来刘备从曹操那溜出来之后,又去徐州,杀了车胄,做了一段时间;
曹操率兵攻打,刘备败走荆州,徐州就一直属于曹操了。
三国时期的徐州,归属于曹魏政权治下,其州府治所为下邳郡治下邳城,该城位于今天的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考虑到汉代经常把州治、郡治所在城池,称为某州、某郡,那么汉末三国时期文献上所称的“徐州城”便是下邳(古邳镇)了,这是三国时人所谓“徐州”的含义之一,也是所指代地域范围最小的一个“徐州”,仅仅是一个州城大小而已。
徐州一开始是徐州刺史陶谦,死后归刘备,后来被吕布夺取,再后来曹操发兵夺回,归曹操所有。三国时的徐州有很多历史故事,刘备三让徐州,曹操三次攻打徐州,刘备四辞徐州,很多历史故事,要想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最好是读三国演义,或者多看一些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