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刺杀希特勒》的一个隐晦细节:为什么施陶芬伯格上校打电话能获准通过第三岗亭
透过细节看历史
(临时客)
实际上,电影“刺杀希特勒”里的这个细节,是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只不过,在电影里未被明确地演绎出来而已。被隐藏的真实情况是:希特勒的警卫营营长(或者说卫队营长)冯•莫伦道夫上尉也是密谋集团的一分子,这位上尉与施陶芬伯格上校一样,也是一位贵族、同样也是一位伯爵。这个细节,在巨著“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是有所描述的。
在动手之前,冯•施陶芬伯格上校已经事先与冯•莫伦道夫上尉达成了默契,在上校驱车逃离“狼穴”的警卫岗亭时,莫伦道夫上尉会尽力予以配合,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上校是不会直接给卫队营长打电话的,这就是为什么上校在通过第二岗亭之时,打的是假电话,谎称获准通过,蒙骗过关。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事后,莫伦道夫上尉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坚称:自己毫不知情,是上校自己打了假电话,自说自话,自己批准自己离开的,就可以避免莫伦道夫暴露身份。但是,真的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莫伦道夫上尉还是会亲口批准上校离开的,这就是为什么第三岗亭的少尉打电话核实的时候,上尉会亲口予以证实,允许上校离开。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极端隐秘的情况下进行的,只有当事的双方知情,且有高度的默契,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电影里连施陶芬伯格上校的副官都蒙在鼓里?但是,这个第三岗亭少尉的精细举动,直接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事后,冯•莫伦道夫上尉也暴露了身份,被盖世太保逮捕,当成密谋分子的一员处决了。
![](http://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0022/9151daec1c554f1eb29d4c62297229cf~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40482946&x-signature=C5ZsgB8573U%2Bu0rlj2bviInkaXg%3D)
![](http://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0022/6c48dc40600c4b6fb28ace0a4f4f3e52~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40482946&x-signature=HA5X7pa156no1Vw8d3hySHgg3cE%3D)
为什么卫队营长会放行?
因为山雨欲来风满楼,每一次政,变开始,都需要选择站队来确保自己与身家老少的安全。
又无可否认能坐到营长高位的人,情商智商肯定比我们高而且反应更快,暗潮汹涌,风言风语,还有战败如何善了,相信每个也做过沙盘推演。
他如果听到会议室的巨响,十有八九是希特勒死了,巨变开始,他选择赌一把,放过匆匆忙忙跑路的人。显然,这是一次风险投机。
叛逆是来者不善,会有接二连三的接盘准备,而指挥官一无所知肯定被碾压,所以他偏向包庇。
![](http://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0022/e5408048580c48d8b71bbd1eb372ffc4~tplv-tt-origin.jpeg?_iz=92253&from=wenda&x-expires=1740482946&x-signature=LFV7WZWY8%2BXU0EPKbanzH4zCgQ0%3D)
当时有很多人暗地里帮老史,他想干的事情在WH中很多人是有耳风的,只不过自保不敢明确站出来,另外总参谋部那帮人都是人精知道暗流,看到他真正行动了当然会祝一臂之力。
我个人认为,第三个接电话的人可能考虑到他已经顺利的通过了第一和第二个关卡,说明他的到来是被认可的。如果拒绝的话,就是否定了前面两个关卡的认可,所以第三个关卡确认的官员给予通过,这是合乎逻辑的判断。
《刺杀希特勒1》游戏好玩么
找不到下载的地方了,你是说最早最早的那款游戏吗?
也许每一个资深的玩家都还记得当年的一款名为《刺杀希特勒》(Wolfenstein 3D)的游戏吧,算起来那可是笔者接触到的第一款主视角射击游戏(比《DOOM》还要早),相信那个时候有不少玩家就是由于受这款游戏的影响才喜欢上FPS游戏的。说句实话,《刺杀希特勒》作为主视角射击游戏的元老,的确是一部经典之作,看看现如今叱咤风云的《雷神之锤》(Quke)、《虚幻》(Unreal)系列,尽管在高水准硬件机能的帮助下,它们拥有了精良的画面与动听的音响,但谈到游戏方式它们与老前辈《刺杀希特勒》相比却没有什么大的改观,这一点正是《刺杀希特勒》足以傲视所有FPS游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