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星爷最后一部主演电影《长江七号》怎么样,有何感受

周星驰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是一个喜剧时代的代表。让人一想起周星驰,都会戴上喜剧,无厘头的标签。当年香港“两周一成”的名号不是吹的。
与其说《长江七号》是一部喜剧,不如说其实在拍他自己。他把自己小时候的感受融入到电影里面,电影里面周星驰父子打蟑螂这段,里面的取景都来自与他小时候的境况。也许是为了弥补小时候所缺的父爱吧。

周星驰是一个很腼腆的人,从小不太会表达自己感情。小时候为让妈妈吃肉,他会故意把肉咬一下扔到地上。他后来解释说:“只有这样,妈妈才会吃肉”。正因为他的性格原因,后来被圈里的人谩骂,但他从来没有回应过,他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有他最热爱的表演。就像他所说的:“我是一个演员”

《长江七号》之后,周星驰老了。满头的白发倾诉对电影界的付出。我们真的都欠他一张电影票。周星驰之后再无周星驰,期待他以后会更好。
朋友你好,看到你这个关于星爷的问题我想回答一下,因为我也是看着星爷的电影长大的。
《长江七号》是星爷参演的最后一部电影,我也看了好几遍。这部电影故事内容新颖,用到了外星人,星爷的工作成为了一名工地上的工人。
这个故事很讨小朋友们的喜欢,因为外星人无所不能,考试成绩零分可以变成一百分,还能修理各种家电,包括破旧的电风扇,当然还能带给小朋友所有喜欢的玩具。可以说它成就了所有儿童的梦想。

可是作为中年人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我看到的是身为社会最底层人的悲哀。就像电影里的星爷努力做工想要改变儿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可最后就算是自己死了,也只不过得到了一点微薄的抚恤金,可这一点钱对于孩子没有了爸爸来说又算什么呢?
看到星爷从大楼上掉下的那一刻我的心仿佛也顺着一起滑落到了冰点,我想到了自己。身为中年人的我何尝不是如此,每天辛苦的工作,不敢生病,怕自己停下来了父母、老婆、孩子没办法生活,因为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

整部电影星爷没有了以往的无厘头搞笑风格,而把这些笑点都给了其他的演员。这可能也是很多星爷的影迷感到一点点遗憾的地方。
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从星爷从死而复生的过程也告诉我们星爷今后的发展轨迹,死亡代表着他和过去的电影生涯做了一次道别,而重生也代表着他一个新的开始——导演、制片人拍真正属于自己的电影。
虽然以后可能在电影荧幕上再也看不到星爷的无厘头风格了,可做为他的忠实粉丝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看他导演的电影,也希望他能够拍出越来越好的电影作品。

你好,我是小贰,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觉得《长江七号》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温情悲喜剧电影。故事一改星爷往日纯无厘头风格,加入了许多悲情元素,其感染力还是比较强的,小贰十分喜欢。看过后主要有以下感受:
1.民工父亲每天在工地搬砖也要保证让儿子去上贵族学校,虽然穷,也每天要给儿子吃水果,虽然是烂的,再没有钱,也要买个风扇,怕儿子热着,其用心良苦,不正是天下父母心的写照么?再想想自己的父母,不正是这样吗?总是将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我看到这里心里眼睛真的犯酸!父爱伟大。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2.既然是悲喜剧,有悲则有喜,其男主和长江七号在学校里面的经历十分有趣,尤其是上学途中和狗大战的画面,真可谓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当时把我笑出猪叫!
3.而在小迪的父亲坠亡时,小迪一句“你走吧,我累了,我要休息了”把我也看哭了,剧情极富感染力,好在七号耗尽自己能量,救活了小迪父亲,我又转悲为喜,我又喜极而泣,可是七号却离开了,又转喜为悲,故事情节跌宕,极富感染力。让人观后不忘!
4.好在最后故事开放式的结局给了大家更多的幻想,我想大家一定都会往自己理想的结局去想吧,包括小迪父亲追求小迪老师,故事反映出了小人物的卑微出身跟高贵灵魂的对比;处境虽差仍纯洁、坚强、向上,而不是苟且偷生的态度,让人思索。你可以说《长江七号》是儿童剧,也可以说是科幻片,但这部电影很有意义,我喜欢这部电影。
以上是小贰的见解,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谢谢
电影《长江七号》将成为星爷喜剧之路上的真正飞跃,星爷在坚守着原本的“无厘头”风格时,尝试着换上另一件亲情外套,让所有观众甘心被虚拟的小狗牵着鼻子。最难拍的是让人哭的喜剧,这次,周星驰做到了,他离喜剧大师的距离更近了一步。

以往周星驰的喜剧是笑中带泪,基调比较灰暗,看得出他对世界其实是比较失望的。《长江7号》里每个人都是善良的,没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很温馨很励志,比较像迪士尼的动画片,却没有周星驰以往的电影深刻。

当我们随着镜头走进周铁父子的住处,看到那位于宁波闹市边那几乎倒塌的破烂斗室时,面对他们那贫困潦倒的生活环境,怎不催人泪下?当我们看到周小狄因执意苦苦哀求其父购买玩具狗,而囊中羞涩的父亲气急之下打了其相依为命的儿子时,能不让人心寒吗?当我们目睹周铁父子那摆在餐桌上饭菜和那些烂苹果,能不为弱势群体们的那不堪入目的生活而心在颤抖吗?当我们听见小狄天真无邪叫父亲去垃圾堆拣过一双较好的运动鞋时,当我们看到小狄脚上那双破烂运动鞋的特写镜头时,心中能不涌起阵阵辛酸吗?......所有这些,无不让人心在颤抖,刺人下泪。

寓教于乐,让人们在笑声中流出同情的泪水,这就是影片的成功之处.“我们虽然穷,但我们不说谎,我们也不打架。”这句简单的话语,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三次,却是周铁父子们人穷志不穷,勇于面对现实并决心努力改变现状的真实反映,很值得广大观众的回味.谢谢周星驰,又给了我们一次机会,不仅仅是对科幻梦想的追求,更多的是给平民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温暖.也谢谢徐娇小朋友的天才表演,让人们从他的身上看到穷人孩子的未来和希望。
您好,看到您的问题我不由自主的就进来了!星爷电影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本人就是他的资深影迷,星爷巨作很多,但是这一部我认为跟星爷其他搞笑的电影不一样,很感人,很有温情,也非常有教育意义。
目前为止,《长江七号》是周星驰自导自演的最后一部电影,整部影片依旧有着周氏喜剧的风格,除此之外,它还教会我们很多道理。
一、环境容易改变一个人
周小狄出身贫苦,父亲为了让他受到好教育而送去贵族学校,但是他的成绩并不好。成绩不好不算什么,但是他身边相处的人都是比较有钱的。看到同学有玩具他也十分想要,但是家里条件却很差。小狄还学会了骂人“你大爷”,甚至考试作弊,和父亲顶嘴。
这让人想到了现在很多大学生,也有着相似的样子,明明家里条件一般,父母在苟且,自己却炫耀诗和远方。人本来就如此?不,是因为环境会改变一个人,当身边相处的人都那样的时候,自己总会想要去合群的。而周星驰早年就在电影里展现出了这个现象,实在是很厉害。
二、没有能力,一切好的想法都是负担
周星驰为了让儿子读书好一些,送他去贵族学校。这个想法是好的,为人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出息,想给他好一点的教育环境,昔日孟母尚且三迁。周星驰的这个做法也比较像现在广大的父母。但是,林子聪一语道破了。“那你也要有能力才行嘛”,这一句话,以前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感触,如今却觉得这也是精髓所在。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百般疼爱,自己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过得好,这是爱的力量。但是,爱的力量总归是有限。所以,无论有什么梦想或者想法,你得有能力才行,否则就会成为了焦虑和负担。
我看完星爷最后一部主演电影《长江七号》观后感;
让人们在笑声中流出同情的泪水,这就是影片的成功之处.“我们虽然穷,但我们不说谎,我们也不打架。”这句简单的话语,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三次,却是周铁父子们人穷志不穷,勇于面对现实并决心努力改变现状的真实反映,很值得广大观众的回味.谢谢周星驰,又给了我们一次机会,不仅仅是对科幻梦想的追求,更多的是给平民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温暖.也谢谢徐娇小朋友的天才表演,让人们从他的身上看到穷人孩子的未来和希望。






很荣幸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观点。
我觉得这部影片 比起以往的影片 是下了功夫拍的。不像以往的影片没有深刻的寓意,这部影片中不仅有搞笑 中间还加杂了一些恐怖 最后则是很感人。
我觉得对于这部影片会让人有两种很极端的看法 一种是很好 一种则是很烂。
我身边就是 很多人觉得很好看 相反也有很多人觉得很难看 但是没有中立的。
觉得好看的 是因为情节 觉得难看的 则是因为太过科幻了。
也许是因为星爷从来没有拍过类似这种的影片吧 所以很多人觉得太过于科幻!但是仔细品味我觉得星爷还是保持了他的一贯作风。
关于《长江七号》我早早就抱着相当大的期待,想看看周星驰超人的想象力和电脑合作的大制作,看完了才知道《长江七号》其实只是有点科幻元素的儿童电影而已。

一开始我还以为星爷演绎感人的父子之爱,是这部号称转型之作另外一大看点。原本是备着纸巾去的,真的怕被星爸煽到不能自已,可到了最后字幕出来纸巾也没用上,整个剧情太过简单,一切都遵循简单直接的原则,好处是看着不累。不过,星爷的片子再差也终究还是星爷的片子,还是有亮点。如果你不是期望的那么高,会更容易接受和满足。

片子里还是有几个片段处理的不错的,让人感觉非常的温馨。比如父子俩踩蟑螂比赛那里,让人为那成群的大的成仙一样的蟑螂不寒而栗,又为父子之间流露出来的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而感动。星爷大骂小狄和人打架又掏出针线包给他亲手补校服,很容易让人想到自己“恨铁不成钢”,用打骂表达爱的父母……

至于有的人说自己被感动得稀里哗啦,我想那也不至于,当然有人天生泪点低没办法,星爷肯定希望大家都在笑过感动过后,带着对美好生活希望离开影院,总之吧,《长江七号》的确算是星爷的转型之作,但给观众的惊喜不大。
长江七号城市
宁波。
《长江七号》是在浙江宁波拍摄的。
《长江七号》里饰演周星驰儿子的童星徐娇,原本是女儿身,戏里周星驰与她父子情深,戏外周星驰还将徐娇收为干女儿。据了解周星驰原本想找男孩演出,然而面试过上千童星找不到人选,反而回到家乡遇上徐娇后一见钟情,决定由女孩反串演出。 徐娇确实是浙江宁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