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牛手游网,重度软件行业发展门户!

文章更新 | 热门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  评测 → 《梦幻西游 真假美猴王,梦幻西游真假美猴王

梦幻西游 真假美猴王,梦幻西游真假美猴王

2025-08-06 22:34:26      小编:来源于网络      我要评论

《西游记》中为何会出现真假美猴王一出

西游记看似是神话传说,其实具有很强的惊世和教育意义,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成,假孙悟空六耳猕猴是真孙悟空的二心,最后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代表着孙悟空消灭二心,一心向佛的本意。

真假美猴王这一出在原著中的第五十八回?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一出,其实这一章节的题目就给了我们答案。第五十八回的题目:“二心搅乱大乾坤”,所要表达的主旨就在“二心”。

一、降服“二心”

出现真假美猴王,两个孙悟空,所要表达的深意就在于此时正有两个“心猿”正在扰乱心智,搅乱乾坤,因此也直接导致一体难修真寂灭。如何解除,唯有降服异心,做到二心合二为一,一心一意,方可继续修行,取得真经。

故事的最后,孙悟空将六耳猕猴打死,也意味着他自己已经降服了自己心中的“异心”,因此,在打死六耳猕猴后,孙悟空的修行已经得到升华,佛性更纯,也可在修行的路上继续坦荡前行。此章节之后,孙悟空的表现也脱胎换骨,如同从一个大男孩成长为一个有担当、责任感的男人。

二、春秋笔法

这一出还有深意,即为吴承恩的春秋笔法。作者吴承恩生活在明朝,当时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集权专制,老百姓苦不堪言,没有言论自由。而吴承恩这么写,其实也就是借小说反应世道,指桑骂槐,借此表达自己内心的意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以为自己能力大,就可以为所欲为,总有一天,会有能够顶替你的人

当然,名著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它的深意你可以有很多更深度、更多元的解读。以上仅为我的一家之言。欢迎交流。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请抛开阴谋论去看西游记这部书,西游记是一部讲修心的书,孙悟空在书中最多的一个别称叫做"心猿",我们说心猿意马便是讲人心的心思好似猿猴一样控制不住,胡思乱想。整个西游的过程是孙悟空修心,也是整个取经团队一同修心的过程。

读懂真假美猴王剧情,就必须要看到这段剧情中的一个高频词汇,那便是"二心"。西游记汇评本中,古人批注有“一心可成千事,二心不可干一事”。

所谓二心,包括唐僧对孙悟空的不信任之心,孙悟空自身的骄纵之心,八戒沙和尚对孙悟空的嫉妒之心。

这次师徒间的二心源于孙悟空打死了强盗,唐僧埋怨孙悟空乱杀生,并且给死去的强盗祝告。其中说了一句"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意思是你们到了阎王那里告状也告对人不要告我唐僧,猪八戒听了之后,开玩笑的说了句"师父推了个干净,他打时也没有我们两个",于是唐僧就又补了一句"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事"。

这段话无疑惹怒了孙悟空,于是孙悟空说:

孙悟空这通话更加了师徒内部的二心,"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唐僧不满于孙悟空的狂悖,八戒、沙僧嫉妒孙悟空的本领,师徒四人生出了二心,也就给了六耳猕猴乘虚而入的机会。

真假美猴王事件和孙悟空初次离开,都是因为孙悟空打杀了强盗,孙悟空第一次打杀的强盗名字十分有寓意,叫做"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而孙悟空打死六贼,其实是寓意着孙悟空或者说世人都当除去这六项欲望。而真假美猴王的结局是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则是指整个取经团队祛除二心,解除误会。

真假美猴王辨认顺序

真假美猴王中都找过谁来分辨美猴王


《西游记》真假美猴王中找了唐僧、观音菩萨、阎王、谛听、如来佛祖来分辨美猴王,唐僧、观音菩萨、阎王、谛听都没有分辨出来,最后是如来佛祖分辨出来的。

1、找唐僧:念紧箍咒,两个都喊疼,看不出哪个真假。

2、到天宫:拖塔天王拿照妖镜照,也看不出。

3、又找观音:观音也看不出。

4、最后到幽冥处阎罗那,经“谛听”听过之后,“谛听”却说:“我看出来了,却不敢说”。

5、最后还是如来老佛爷道出六耳真身并用金钵盂罩住。

  •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渝公网安备 50011802010619号

渝ICP备2022002092号

本站为非盈利性网站!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