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轰炸机待空时间长,体积大应该很容易被导弹击中为什么受推崇
这个问题问得好,远轰体积无一不是庞大无比,即便拿最先进的轰炸机美国B-2来说,它的翼展也在52米,高度达到了5米多,想像如此具大的一个大家伙,生存能力会因体积过大随之降低,然而你可能错了,随着科技的进步,体积不再是难以被发现的障碍,经过巧妙的气动外形设计,加上隐身材料和涂料的大量使用,它可以在100公里之外变得如一只小鸟一样大小。

美军B2,探测值只有0.001平米,使当代雷达探测变得极为困难。隐身远轰,成为各大国空军发展的装备目标,只是美军造得有点贵就是了,一架就是24亿美元,而且这还不包括日常维护的费用。然而只有20架B-2的美国空军,作战价值相当大,载弹20吨可以飞行1.2万公里,20架一次性出动,理论上可以消灭400个高价值目标。
从来装备不惜成本的美国空军,价格再高并非是其装备数量少的理由,答案在于B-2只能以亚音速飞行,在成功突防以后执行完任务,因为速度太慢很难全身而退,自杀式攻击才使得空军难以容忍,是以在装备B-2多年之后寻求一种廉价版B-2即B21的打造。

美国空军拿隐轰当宝,称霸全球的重器,有条件发展的国家,当然不能等闲视之,在俄之有PAK-DA,中国也证实了“The next”的存在,都是隐身的远轰。但是作为战略重器,非航空强国而不可得,说到底远轰相当于大飞机结构+发动机+隐身材料和设计的综合体,还需要天长日久的巨额资金投入,才能成功实现全球到达全球打击的装备目标。
他为啥会被导弹击中啊,现在的战略轰炸机并不是只能飞到你上空投弹的,而是能在你防区外进行打击的。
战略轰炸机是一个很强力的武器,它带有“战略”二字,打击力度、打击能力丝毫不输陆基弹道导弹和核潜艇的,并且这东西要比弹道导弹高级多了。尤其现在又发展到了隐身战略轰炸机这个阶段,战略轰炸机的能力更上一层楼了。

弹道导弹这东西呢,靠的是弹头攻击的,弹头往下全是燃料。重点是,这燃料、载体都是一次性的。进行长期的战略轰炸,弹道导弹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战略轰炸机不同,战略轰炸机的载体是飞机,使用的也是油,不是那些固体燃料,重点是可循环使用。你别看战略轰炸机这东西研发生产成本高,它使用成本低,你用的越多,就越便宜。它发射完了巡航导弹,可以回去维修,然后装弹再打。
而且,战略轰炸机不止是可以发射巡航导弹,也可以执行常规的轰炸任务。科索沃战争中,联军总共执行了34000架次轰炸,六架B2轰炸机执行了50架次轰炸,但是其轰炸的投弹量却达到了总投弹量的11%。这个效率是非常惊人的,常规的战略轰炸任务,战略轰炸机非常合适的。

洲际弹道导弹这东西是属于在你本土打出去的,一直打到几千公里之外的对方国土上。而战略轰炸机是将飞机开到防区外进行攻击,以图95为例吧,它上面搭载的是Kh55巡航导弹,射程达到了2500攻击。这个射程,完全可以在对方的防空火力范围外进行打击。它不用硬闯对方防空系统,直接开干的那种。

战略轰炸机的打击能力上,根本就不输弹道导弹。其载弹量怎么都是十几吨二十吨的,一架飞机一次的投弹量,赶上一个导弹旅的投弹量了。你一个导弹旅,几百人几十辆车去打,一个战略轰炸机,一个机组就能把活都干完了。

而且,这东西还能反舰,这也是非常吸引人的。你一架战略轰炸机,搭载16枚反舰导弹,一次出动6架,来个集体突袭,就日本海自那点家底,不是分分钟就被打没了么。
这东西这么好,现在人们追求的不止是战略轰炸机了,还要隐身,开发隐身战略轰炸机了。美国的B2就是个典型。隐身的作用是啥?你不知道他在哪,不知道啥时候来,不知道哪条路线。这啥都不知道,你就没法拦截了。再加上其发射的远射程的巡航导弹、对地导弹啥的,你不就剩下挨打了?

战略轰炸机这东西,远比弹道导弹要高级。弹道导弹能干的活,战略轰炸机全能干,而轰炸机能干的,弹道导弹就不一定能干了。这就是差距,二者不是分工不同,而是战略轰炸机就是高级。
隐身、防区外投射、对地攻击、反舰、常规轰炸、核轰炸,而且效率高、打击强,战略轰炸机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等着吧,等咱轰20服役了,咱们空军的战力是立马翻一翻。
战略轰炸机待空时间长航程大正是其优势之一,至于所说的体积大容易被导弹击中,现代化的战略轰炸机早有应对防空导弹攻击的手段,那就是防区外打击。
为什么说无论战斗机怎么发展,即便有了对地对海攻击能力极强的多功能战斗机,也无法取代战略轰炸机呢?这是因为战略轰炸机有三个优势是战斗机无论如何都无法取代的,首先就是航程大。我国轰6K是一款中程轰炸机,但这样一款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也超过3000千米,而战斗机最远的作战半径也超不过2000千米,重型的F15战斗机作战半径仅有1800公里,即便携带副油箱作战半径也达不到3000公里。
轰6K只是一款中型轰炸机,战略轰炸机的航程更远,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作战半径超过5000公里,而图95和B52这样的战略轰炸机作战半径都超过6000公里,经过空中加油后打击半径接近1万公里,战略轰炸机的全球打击能力正是战斗机无法取代的地方。
战略轰炸机的另一个优点是载弹量大,战斗机载弹量超过10吨的寥寥无几,而载弹量不超过20吨的都轰炸机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战略轰炸机,像俄罗斯空军的图160战略轰炸机载弹量甚至超过了40吨。更大的载弹量意味着更强的攻击效率,战略轰炸机的超强火力打击强度也是战斗机无法取代的地方。
有朋友邀请,就再干一次老本行!
现在的战略轰炸机与原来的战略轰炸机不一样了,也都战略转型了。
过去轰炸机是突出在目标头顶上扔炸弹轰炸的概念,这也轰炸机名称由来。这种轰炸方式虽有战斗机护航,但被击伤击落的风险性很大。
再说说现在的战略轰炸机,航程不能低于5000公里,空中加油后航程增至8000公里以上。虽说现在的轰炸机还叫战略轰炸机,但它所挂在的武器与原来完全不同了,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叫中远程导弹攻击机。
那轰六K和轰六N来说,都是挂在中远程导弹,导弹的射程至少在1000公里以上,加上自身的航程,打击目标是在战区以外直接攻击,其被对方战机或导弹攻击的概率大大降低,当然只要轰炸机出动肯定要有战斗机伴飞护航。

轰六N的航程至少在12000公里以上,16吨的载弹量,可挂载东风16、东风17、东风21多型中远程导弹和无人机等,是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
据消息称我们的轰20也还快面世了。
现在的战略轰炸机就是一种脱胎换骨的作战平台!
大家好,我是头条创作者左担道,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提问,在答题方面,我有着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对于战略轰炸机我是这样理解的。战略轰炸机其实和核弹头的存在,意义是类似的。他和核弹头一样,平时都是靠养着的。一般战争中,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轰炸机在平时的养护,和核弹头保养一样太烧钱。包括一些老牌的帝国,都放弃了轰炸机。

战略轰炸机的待空时间长,不同的型号的轰炸机,待空的时间并不完全一样的。比如在阿富汗战争时期,美国的B-2隐身曾连续飞行三天,从美国基地发达阿富汗执行空中任务。当然轰炸机也可以采用,与加油机和战机伴飞的方式。

战略轰炸机,强调的就是“战略”两字。虽然战略轰炸机在普通战争中的意义不大,但对于核与核强国之间,生死博弈,置对方于死地的利器。我们都知道,核弹的威力巨大。但即使核弹头威力再大,也只有把它发送到对方的领土或者阵地,核弹头才能发挥威力。核弹发射一般分为路基,海基和空基。所谓的空基就是利用战略轰炸机,将核弹。发射出去。

咱举个例子,比如美国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逐渐完善了,其在太平洋的防御导弹系统,已经完成了对中国的包围,就像铁桶一样将中国团团的围住。而战略轰炸机,就可以绕开,类似于美国这样的的防御系统,飞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进入敌国监控盲区,给予敌国致命一击。而且战略轰炸机,还可以打一炮换地方了,更会出其不意,增加隐秘性。(左担道)

以上就是属于我个人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开开心心的做头条,头条作品能更进一步,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回答,帮点个关注,谢谢大家!
〔战略轰炸机〕Strategic.bσmber战略轰炸机,誉
为“大国利器”、是洲际弹道导弹、战核潜艇、战略轰炸机三位一体核威慑、远程打击/反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战略轰炸机也是一款攻防兼备型武器装备。
战略轰炸机可以执行日常远程巡逻和监控任务。
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句名言:“抗议100次、不如战略轰炸机翅膀抖一抖……”
这句话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战略轰炸机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价值。
当今世界真正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俄罗斯。

(留空时间长)、载弹量大对地/对海目标远程攻击威力大,是其特点。
巡航导弹的出现、战略轰炸机更是“如虎添翼”,战略轰炸机的突防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了防区外的精确打击。(俄罗斯空天军战略轰炸机之……三驾马车:图–95“熊”、图22M3“逆火”、图160“白天鹅”同框飞行)
(老骥伏枥之一俄罗斯“图–95/熊
”螺旋桨式远程轰炸机)
(美国隐身轰炸机……B–2)(美国战略轰炸机之……B1B)
虽然,战略轰炸机机体庞大容易被发现和受到攻击、战略轰炸机的长途奔袭有己方、预警机、空中加油机、战斗机保驾护航一路同行,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这些防区外攻击型武器、使战略轰炸机的自身防御得到有效保障。
战略轰炸机是大国利器、威力以及威慑力不可替代、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