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为什么会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是法家代表,所谓法不容情,而儒家提倡仁爱,与法家有一些矛盾的地方是存在的,所以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者,义也,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作为侠者的义务和责任,这种依持武力的行为自然是法律所禁止的,是故韩非子说侠以武犯禁。
韩公观点有失偏颇!儒虽擅文,但未必乱法!侠虽精武,也未必犯禁!关键是这个“法”是否给了儒合理的生存空间!这个“禁”是否违背了天道人伦!儒之大者,教化十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此公目光如炬,且一针见血,说得非常精辟!
文化人,总是崇尚特立独行,许多惊世骇俗的言论、观点,常常与当权者的思维相背离,所以,强权非常讨厌硬骨头的文化人!
而所谓的“侠”,通常都是一群不安分的人,他们的“血性”与“彪悍”,一旦社会不公所点燃,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引发灾难或变革!
韩非子是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李斯与他同在秦为官,李斯很赞成他的见解,却又害死了他,韩非子不赞成儒家的做作法,认为儒家思想会扰乱国家法律,不如用法律治国普单明了,依法办事。又识为俠义之人虽然主持主义,有时也能好心办坏事,干扰法律的正常进行,也主张不採用。
这要从法家的思想来看,韩非子主张,国家在他们设计的规则下行事。从秦国的崛起来看,法家功不可没,所以当时的法家拥有话语权,而儒家和侠客(墨家的代表)自有自己的规则,相对于法家来说,他们就是异端,所以韩非子就说了这样的话。
当然后来,秦二世而亡,和法家也有一定关系,规则可能是好的,但是再好的规则也需要人去执行,也需要弹性。
大家又开始反思,法家到底行不行,汉朝初期是道家无为而治,完全自由市场经济,让市场自由野蛮生长。后来武帝汉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儒家成了显学,儒家缺乏治理国家的工具,最后还是外儒内法,朱家,郭解之流的侠客遭到打击。本质还是话语权的争夺!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侠土往往凭武力来触犯禁令,儒生往往用文墨来扰乱法律。
出自司马迁的《游侠列传记》: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译文:韩非说:“儒生往往用文墨来扰乱法律,而侠土往往凭武力来触犯禁令。”这两种人都曾遭到讥评。而有学问的人还是大都被世人所称赞。